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來自:西安城記

  前言 | Preface

  《史記》曰:“秦嶺,天下之大阻也。”作為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有“九州之險”之稱。如今,我們花了幾十年,現代版的“愚公移山”,終於徹底打通了秦嶺!

  如今,包括西城高鐵在內的交通動脈,已讓天塹變通途。“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已成歷史。可是,8月10日23時34分許,西漢高速陝西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傷。這,讓所有人為之遺憾、嘆息和震驚!

  秦嶺通途大道上的不“通途”

  中國最危險的路段之一

  關於西漢高速重大車速隧道口設計問題,成為網上爭議的焦點。而且,相關專家也對設計合理性提出質疑。

  由於本人經常穿行於西康高速,途徑包括“中國第一長”的終南山隧道(18.2公里)和“中國第三長”的包家山隧道(11.2公里)。所以,今天就將這些問題做一些整理和説明。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這是西漢高速車禍現場,從公開的照片來看,這輛紅色的大巴,是正面撞到了入隧道口的牆壁上。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種情形則更加明顯。在高速正常行駛的車輛,正前方就是隧道牆壁。

  作為“天塹”的秦嶺,在發達的現代技術和施工背景下, 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裏,我們就來看看西康高速終南山隧道和包家山隧道的情況。

  終南山隧道和包家山隧道入口處情況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單洞長18.02公里,雙洞長36.04公里!從2001年開始修建,這是亞洲第一長、世界第二長的公路隧道,整整花了五年。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長隧道易視覺疲勞,這裏擁有較為先進的特殊燈光帶。通過不同的燈光和圖案變化,將特長隧道演化成幾個短隧道。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包家山隧道,由於秦嶺南坡河流切割強烈,地質災害頻發,穿越地質斷層三十七條,難度堪比西藏墨脱公路隧道。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1997年12月開工,近三千位工人和工程師們,花費了近三年時間鑿穿了它。2000年5月28日,在端午龍舟節之日開通。

  對於西漢高速的情況,據封面新聞採訪成都一市政道路工程監理師雷先生,他曾參與高速工程建設。對於事發地秦嶺一號隧道口的設計,他直言“不合理”。

  “一般來説,在進入隧道口事,路面寬度需要和隧道口寬度趨於一致。如果道路是三車道,隧道是兩車道,就應該提前收窄。”雷先生説,該隧道的設計使高速路上形成了一條“斷頭路”,根據業內工具隧道施工的相關條款,“應該是不符合規定的。”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海事大學交通工程專業副主任錢紅波表示,事故原因可能跟司機疲勞駕駛或分神有關,另外大巴車座椅安裝強度不夠、沒有系安全帶也是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但是,他説:

  “我個人認為這也應該是造成這起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從事故現場照片來看,隧道外的道路斷面比隧道內寬度有明顯突變,但隧道外面護欄與隧道內壁之間沒有任何過渡連接設計,造成隧道側牆外露,且沒有任何吸能防撞設施設計,造成失控車輛與隧道側牆形成正面碰撞,這種正面碰撞能夠倖存幾率微乎其微。

  另外,也沒有看到隧道內外光照強度漸變設計與依次漸變限速設計,以及隧道口路面抗滑設計!”

  發生事故的西漢高速段,北起秦嶺一號隧道南口(京昆高速1165KM),南至大河壩收費站立交橋北側(京昆高速1243KM),全長78公里,共有橋樑220座,隧道80座,橋隧比例佔全段70%。

  其中,秦嶺服務區海拔1600多米,寧陝服務區海拔572米,平均坡度3.8%。海拔高、坡度大、彎道急,客觀上已經增加了很多駕駛難題。鑑於道路施工條件的限制等,進隧道前,三道變兩道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設計是有前提的——比如,必須提前收窄。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讓人揪心的是,事發路段西漢高速已經連續多次上榜全國“十大危險路段”。

  公安部交管局據交通事故統計數據,總結十個比較危險的路段,有西漢高速西安段1136公里至1158公里(基本為澇峪-朱雀段),西漢高速澇峪-朱雀段六年時間死亡139人。

  千百年來想方設法穿越秦嶺

  天下之大阻也

  古時八百里秦川,是最早的“天府之國”。在關中與外界之間,隔着一座綿延數百公里的秦嶺。它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巴蜀水鄉和關中平原分割並區別開來。

  這次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紅色車輛,是從四川成都前往河南洛陽,途徑穿越秦嶺天塹的西漢高速。車輛核載51人,事發時實際裝載49人,沒有超員。另外,這輛客車於2011年12月19日出廠,檢驗有效期至2018年1月31日,目前屬於正常營運狀態。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過去穿越秦嶺,並非易事。由於長安一直貴為“國都”,從古至今,無論是軍事、貿易還是文化交流,南來北往的人們為改善當地的交通做出了太多的努力。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古代由中原入蜀,進入大西南的交通要道。秦嶺古棧道是蜀道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發現較著名的有褒斜、故道、儻駱、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等十餘條。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當年秦嶺首條盤山公路的建成,實現了公路交通的跨越。但從安康到西安,需要穿越漢陰、石泉、寧陝再到西安。走完這條盤山公路,需要八個多小時山路。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翻越盤山公路經常發生交通堵塞,司機被困秦嶺動輒數小時、多則十多個小時。只要跨越秦嶺,就都無一例外地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曲折盤旋。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目前,有包括“”210國道“”在內翻越秦嶺的公路,個個“九曲十八彎”。雖有了公路,旅客們仍然為乘車在這盤旋蜿蜒又極具危險性的的道路,感到無比暈眩。

  西漢高速修建背後的故事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西漢高速,全程跨越西安、安康和漢中三市九縣區,總長258公里,有橋樑411座,隧道130座,景觀休息區五處,總投資約138.78億元。”——公開資料

  “目前,西漢高速日均車流量大概在16000-18000輛,設計日均流量是8000輛,現在已超出設計流量一倍多,特別是到節假日最高可以達到50000輛。”——2015年7月7日人民網

  “任陝西高速集團董事長期間,陳雙全受賄摺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創下平均每天受賄1萬元的“陳雙全速度”(當年陳雙全承包了這段路)”——2008日7月21日新浪網

  “為修西漢高速,施工便道就修了一百多公里,投資十多億元。最初的施工設備、生活用品全靠人背馬馱,光馱設備的馬就累死了四十多匹。”——網絡公開信息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じ☆安好せ勿念こ”:事後諸葛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2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哥:西漢高速事故爭議: 我們用幾十年鑿穿了秦嶺, 這個細節不容忽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