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8日央廣財經頻道報道,山東多地社區服務中心包括藥房裏銷售的老百姓家庭日常使用藥品短時間內大幅漲價,漲價幅度均翻好幾倍,最高超過20倍,為需要這些藥品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造成極其負面的社會影響。
經記者走訪,在濟南很多連鎖藥房裏,老百姓日常使用的紅黴素眼膏,以前均為0.3-0.5元一支,這幾周突然漲到4.8元,雖然調價後只有4.8元看似不高,實際已經翻了10倍。
或許有人覺得10倍也沒漲多少,那是因為基數不高,我們再看需要一天注射1-4支的用於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等疾病的重要常用注射液——“高三尖杉酯鹼注射液”,從5元暴漲至110元。價格這樣的暴漲,為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面臨失去治療的機會。
部分常用藥物價格對比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幅的漲價?
記者聯繫藥廠時,廠商均以“漲價理由不方便透露”來回避該問題。但是據業內人士分析,漲價原因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藥品原材料的上漲。因為2016年國務院對藥品生產出台的“一致性評價”意見。“一致性評價”簡單説就是要求現有生產的仿製藥需在質量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這樣就對藥品生產提高了要求,其中最關鍵的原材料品質就需要嚴格把關,這樣就可能導致產量下降。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這未必是最關鍵的理由,真正重要的是——如果原材料與藥品生產廠商一旦達成利益一致行動,極其可能形成暗地的價格聯盟,趁國內其它行業原材料的漲價機會,對藥品原料進行炒作,抬高價格。
該類分析並非沒有根據,去年國家發改委已對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常州四藥3家公司達成並實施艾司唑侖原料藥、片劑壟斷協議案依法作出處罰,合計罰款260餘萬元,3家公司也被依法責令立即停止實施壟斷協議。
我們等待相關進一步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