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北京全聚德某店的涼菜間,工作人員存在較多不衞生的操作。針對熱傳視頻中的內容,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回應稱,該店為了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加入了淮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導的“淮安透明食藥監”網絡平台。而網上熱傳的視頻,正是來源於一位消費者的手機查詢端。(7月8日 中國新聞網)
隨着“廚房透明”理念的不斷延伸,通過手機監控餐廳後廚現況,已不是新鮮事。記得在“直播廚房”誕生之初,曾有不少人對視頻監控的作用表示過擔憂。而近段時間,諸多由“直播廚房”曝光的不衞生事件,也等同於向人們表示,直播是有用的。只是從現今情況看,“直播廚房”雖然有用,但終究有限。
就事論事來看,全聚德作為首屈一指的“中華老字號”,出現如此現象實屬不該。正如俗話説的那樣,“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在食品安全廣泛受到關注的當下,一家百年老店,出現這樣的“管理失誤”,對他們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是用“烤鴨品質”就能輕易彌補的。當然,這從側面也反映出,“直播廚房”對食品生產單位監督的公平性。在監視器之下,無論有多大名氣、多大規模、多大影響力,都會受到民眾的直接監督,而企業越大,關注度也就越強。
可是,不得不承認,視頻直播的威懾性,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在慢慢減弱。回顧全聚德後廚不衞生視頻,也不難發現,雖然有視頻監控,但幾名工作人員仍舊“我行我素”,對可能存在的直播置若罔聞。也許,在安裝攝像頭初期,他們對攝像頭還有一定的“防範心理”,不過 “平安日子”過久也就會變得輕忽和麻痹,認為監視器不過是“擺擺樣子”,進而做出各類“違規”舉動。與此類似,在不少由直播曝光的不衞生事件當中,所曝光內容往往都是“不應該犯下的小錯誤”。因為,人是有惰性的,當監督不夠全面和細緻的時候,僥倖心理就會產生,違規也就無法遏制。廚房直播是利器,但若不能持續“拋光”,再好的工具也會失效。
其實,“直播廚房”概念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指出,視頻直播能成效,有賴於噱頭的作用,等大家習慣了也就不常看了。畢竟來餐廳吃飯,不需要事先“偵查”。而在飯桌上閒談敍舊的時候,又有誰會主動查看後廚情況呢?同時,即使發現了有不衞生的狀況又如何?長此以往,“直播廚房”就變成了華而不實的平面眼鏡,既看不清細節,又防不住問題。若不是“有心人”刻意將直播畫面公佈於網上,恐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自己用的盤子是用抹布擦的。令人憂心的是,在新聞的評論之下,有不少網友對此卻“習以為常”,有的甚至認為涉事分店的衞生還是“比較乾淨整潔的”,可見不少民眾對後廚亂象已無可奈何。
直播廚房是好事,但直播不能僅限於“看得到”,還得向“治得了”“防得住”“看得多”延伸。對此,我們需要充分發動民眾的監督力量,通過引導鼓勵民眾在就餐時,能主動利用手機觀察後廚情況。同時,能通過有效渠道,將發現的問題快速上報。並對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的人給予更多的物質獎勵。只有讓後廚工作人員時刻感受到藏於攝像頭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廚房直播帶來的監督效應,才能充分激發出來。
文/嚴奇
青年實力派演員曹炳琨近年來佳作不斷,頻頻以各種形象出現在電視熒屏以及影院的大銀幕上,給觀眾留下一個個經典的形象有《潛伏》中結巴的謝若林。
因為謝若林這個人物是從《潛伏》的第17集上場,在此之前曹炳琨幾乎把這部戲忘個乾淨。可就在17集播出之後,各家媒體紛紛接踵而至,採訪、錄棚讓他應接不暇。就在曹炳琨深刻體會到什麼叫迅速躥紅之後,他還生病了一場,究其生病原因,他説是被嚇得:“您想想突然間來了這些事給誰,誰也受不了,因為我是一個平民老百姓,一個非常平庸的老百姓,突然一夜之間來了這麼多節目,而且很多節目都是在黃金檔,許多節目都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不過我曾經自己也做過一個夢,就是自己坐在那種周圍有許多觀眾的舞台上,跟人家聊天兒。可是誰知道這會來的這麼快,一點準備都沒有,我一下就發燒了。”也因此結巴一年多!
早年間,如今演藝界的當紅小生曹炳琨曾經是全聚德的一名廚師,中考時,貪玩兒的他選擇了到職業高中學烹飪當大廚,“那時因為正好看了張國榮演的《滿漢全席》,覺得大廚拿個鍋特帥。”
於是,曹炳琨開始學習廚藝,在高二時就到和平門的全聚德烤鴨店實習,當時他負責切菜和打下手。説起自己最拿手的菜,曹炳琨如數家珍:“奶油炸糕,火燎鴨心。我做得最好的是蛋炒飯,還特別用心地研究了不同口味的蛋炒飯,用不同的作料搭配,能做幾十種。”
無論是熒幕還是銀屏,曹炳琨都給我們留下了眾多難忘影視形象,而曹炳琨更期望以後能有機會給觀眾帶來一部美食題材的影視作品。
(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