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真不是個好孩子,奶奶不喜歡你了”,站在一旁的小孫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這已經不是奶奶第一次用“反話”來試圖引導小孫子了。比如上一次,為了讓小孫子多吃點飯,奶奶竟然説“你再不吃飯,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説反話”也許一次兩次管用,可是如果使用不當,長期讓孩子站在和家長對立的立場,困對孩子帶來的傷害非常之大。
家長“説反話”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從家長的心理層面來看,我們總使用“説反話的方法試圖去教育孩子,糾正孩子,是為了告訴孩子如果不按照大人的做法,孩子將會面對什麼樣錯誤的結局。
可是在孩子看來,也許並不會因為即將面對糟糕的結局而瞬間轉換當下的抉擇,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恐嚇,一種來自最親密關係中的威脅。
孩子容易變得膽小怯懦
知乎上曾有一位媽媽尋求幫助:我的孩子總是膽小怯懦,怎麼辦?
回答近五千條,但無一得到這位媽媽的認同。直到她發佈了下一條“感謝**網友的勇敢批判,我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才完全解決了她的困難。
三線城市中,單身母親獨自撫養未成年的兒子,她把所有期望都寄託在這個小生命上。每日的鞭策,鼓勵,催促,也讓兒子變得越來越膽怯。
用她的話説“我似乎總是讓孩子”,比如她希望兒子的輪滑滑的更快一些,於是“你滑的慢就像烏龜一樣”的話出現在孩子的耳朵裏。
本想着通過運動讓孩子變得更有膽量,殊不知,這些“反話”之後,卻讓孩子變得更加膽小怯懦。
“反話”,更多時候,讓孩子產生了不安全感,甚至恐嚇感,尤其是這種話出自孩子最信任最熱愛的人,應有的温暖與保護,瞬間變成了威脅與危險,孩子沒有安全感,自然就會變得膽小怯懦。不過相比膽小怯懦,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衝動。
孩子容易變得衝動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説的是一個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佳,隨即離家出走,3天后發現在街頭衣衫襤褸,卻不敢回家。而這段可憐的遭遇,竟是源自於考試前父母的一句話“你要是這次考不好,你就別回家了”。
父母以為是一種激勵,可卻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成一種扭曲的概念“我考不好,爸爸媽媽就不能讓我回家”,於是離家出走成了這句話最終的敗果。
衝動,是這次事件中孩子對於父母“反激勵”的錯誤理解,他並沒有能力去理解父母是在鼓勵自己,而父母的莽撞“反話”恰恰助長了孩子最容易養成的衝動習性。
反激勵,如果長期延續,會讓孩子對於問題從處理方式愈加衝動,他們更加願意去快速行動快速做決定以證明父母的“反話”是錯誤的。
而快速,往往就會形成不必要的傷害。
錯誤的鼓勵,往往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傷害,如何既有鼓勵,又能保護孩子?正確的鼓勵方法,家長要學會。
家長如何正確鼓勵孩子?
1、讓鼓勵更具温度和保護感
在子女教育中,似乎掌控型父母越來越多,掌控之下,我們看到的未必是父母的愛,反而是冷冰冰的鞭撻。
所有的教育,最原始的初衷是為了被教育者能夠有愛的成長,而鼓勵也要遵循有温度,有保護感的原則。
我當然理解大多數父母在看待孩子成長的問題上,焦慮大過放鬆。但如果我們調換一下,放鬆大過焦慮,也許我們就可以實現為孩子提供温暖的鼓勵。
比如2019年以707分被北大錄取的中文系女生王心怡,説她是才女,未免有些浮躁,但説她是一個有着愛的貧窮女孩,再恰當不過。在她的《感謝貧窮》一文中,處處展示着母親對其的愛護,以及在貧窮中家人之間的互幫互助。
所以你看,我們生活條件不錯,每天為孩子花費鉅額教育資金的家庭中,為何沒有如此的感恩之女?
因為我們的温度不夠,我們的保護感也不夠。
我們更應該以愛為出發點,去鼓勵孩子為愛出發,而不是為了成績出發;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他即將為之努力的事情有何意義。我們給了孩子温暖,保護了孩子奔圖的步伐,孩子才會深刻明白,自己努力的意義何在。
2、為孩子制定“激勵額度”
瞭解一個孩子,可能要比了解一個孩子難得多。因為孩子的實力是不斷在變化的,你需要時時刻刻為孩子的實力做評估,以此給與孩子最精確的“激勵額度”。
很多家長喜歡透支“激勵額度”,過分的激勵,會超越孩子的真實實力,激勵太少,又會不足以推動孩子。家長們不妨同孩子一起制定激勵評估表。
比如,孩子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為孩子設定激勵階梯,如果我們幫助孩子完成了一件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假設最終激勵階梯為100分,那麼我們就要為這100分劃分幾個階梯,讓孩子循序漸進的消耗掉他贏得的“激勵額度”。
孩子會因為激勵額度的不斷提升,以及逐漸趨於完成任務而快樂而有動力。
為孩子制定“激勵額度”,也更大程度上限制父母一次性透支激勵額度,這樣可以為孩子減少不必要的過度壓力。孩子只有在逐級的上升中,才能一步步實現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和吸收。
3、鼓勵也有“保留科目”
孩子所有的能力都要被認可嗎?孩子所有的任務都需要鼓勵嗎?其實未必。
有心理學家曾研究表明,人類的所有能力中有70%是依靠自身的發現和提升得到最終歸納的。
所以,即使我們家長已經極力在使用温暖和保護感,即便制定了完美的激勵額度,我們依然需要為孩子的自我激勵“留白”。
怎麼理解“保留科目”?
唯一的判斷方式是,當下你的鼓勵和孩子的自我鼓勵,哪個更有效?或者説,你是鼓勵對孩子而言可能完全無效。
舉個例子,孩子大哭大鬧的説自己不會穿鞋,可是當下這種情境,孩子完全聽不進你的鼓勵,那麼此刻你的鼓勵是有必要“保留的”。
等到下一次,孩子可以自行穿鞋的時候,那麼你的鼓勵就可以“錦上添花”了。非保留科目鼓勵,可以為孩子當下的事情加註,保留科目鼓勵,只是摁了一下暫停鍵。
經過大海的一番磨礪,卵石才變得更加美麗光滑。如果孩子的卵石,那麼父母就是大海,我們想提供磨礪,就要提供最適宜卵石的温度、保護,潮汐相應,適時而發。成長源自鼓勵,也有可能毀於“反激勵”,切莫讓鼓勵成為了教育的絆腳石。
我是C位媽媽,一名專業育嬰師,還有一個3歲的寶寶,如果您有任何帶娃養娃的困擾和問題都可以諮詢,當然我更願意傾聽所有媽媽的酸甜苦辣,除了帶娃也能做你的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