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午公佈:三大科學家或將獲獎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IT之家10月2日消息 今天下午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最先公佈。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通過分析學術引用,預測了獲獎的三大熱門人選。

  劉易斯-C-坎特利:獲獎理由——發現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信號通路並闡明其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

  卡爾-J-弗理斯頓:獲獎理由——通過統計參數圖和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對腦成像數據分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遠、帕特里克-S-摩爾:獲獎理由——發現卡波濟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8型

  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獲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中國籍獲獎者。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今年7月,葛蘭素史克宣佈,由其生產的中國內地首個獲批的HPV疫苗希瑞適在時隔一年後正式上市。就在兩個月前,由默沙東生產的4價HPV疫苗佳達修已獲內地藥品註冊批件。據佳達修獨家供應公司重慶智飛生物半年報顯示,目前,疫苗的全國招投標正在有序推進當中。

  自1992年世界衞生組織宣佈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是引起子宮頸癌變的首要因素以來,宮頸癌已成為唯一明確病因的癌症。隨後,HPV被發現與包括肛門癌、口咽癌等多種癌症都有相關性。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更因確認這種致病關係而被授予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我很高興中國能夠引進HPV疫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昨日(9月13日),因參加“第十六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而來到成都的豪森對記者如是表示。但在他看來,HPV疫苗的普及力度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男性當中。“事實上,由於HPV疫苗的運用,多種癌症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已有了明顯的下降。”他説。

  讓疫苗在男性羣體進行推廣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專家喬友林教授曾表示,“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為10萬,死亡病例3萬,其中是15歲至44歲女性中第三大高發癌症。”

  “事實上,宮頸癌是完全可以被預防的。”豪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

  在他看來,目前,全球癌症發病率在降低,病死率也在降低。癌症的一級預防是最具社會成本效益的辦法,能有效長期地控制癌症。

  但在他看來,確保宮頸癌的預防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讓疫苗在男性羣體內進行更大力度的推廣。

  “我一直在強調的一點,是不僅僅要給女孩注射HPV疫苗,我們知道,HPV病毒主要是通過性傳播的。在絕大多數國家,15到40歲是擁有性伴侶概率比較高的時期,而通常男性會擁有比女性更多的性伴侶,因此,對同年齡羣體的男孩和女孩都要注射疫苗。”他説,

  與此同時,他還指出,HPV也是肛門癌、口咽癌和疣的致病病毒,這些疾病在男性中患病的概率都比女性更高。“如果我們能夠給男性接種疫苗,就可以對女性宮頸癌的預防起到更好的作用。”他説。

  “現在,男性接種疫苗還未受到重視,但包括澳大利亞、奧地利和德國的一些城市已經引入給男性接種的疫苗。我相信,以後情況還會越來越好。”豪森説道。

  基礎科研還需更多投入

  宮頸癌致病原因的發現,讓癌症這個向來被認為“不治之症”的疾病有了另一種可能。這一突破並未讓豪森止步,他還在尋求新的突破。現在,他將研究方向指向牛肉:在他的研究中,生食牛肉與癌症罹患直接相關。

  “我們就流行病學方面的全球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並不是生食所有的牛肉都與人罹患癌症相關,而是某個品種的奶牛,生食後有較高的概率患癌症。我們發現,在全球某些國家食用這種牛肉的比例比較低,比如蒙古,而其罹患這些癌症的比例也要低一些。”豪森向記者介紹。

  而在採訪過程中,豪森還對中國醫療科研領域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感覺非常矚目,在醫療應用等方面,包括初創公司的設立,政府給予了支持。但我建議,在重視初創公司的同時,更應該加大對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他説,“我認為,所有技術進步,都是基於廣泛的針對基礎方面的工作,才能進行大規模應用。所以,對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是如此,首先要在基礎研究方面開展大量工作。”

  他也強調了疾病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球範圍內,我們花在治療癌症上的力量比花在預防上多得多。但病人因為治療常常要遭受極大地痛苦。因此,特別是對癌症這種很難治癒的疾病,我們要運用一切方法進行預防。這特別體現在對該領域科研的支持上。”他指出。

  (2017-09-14)


  每週六

  《走進諾貝爾醫學獎》

  會如約同您見面每週我們會向您介紹一位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

  展現獲獎者的傑出貢獻和波瀾起伏的人生

  在不知不覺、不緊不慢中

  品味醫學的進步和博大精深的醫學史!

  田穎醫生

  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聯合創始人

  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

  點擊上方語音,收聽【走進諾貝爾醫學獎】

  第4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1849年-1936年)

  獲獎年份:1904年

  國籍:前蘇聯

  獲獎理由:

  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説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是第一個在生理學領域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個人履歷: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

  1860年進入梁贊教會中學。

  1864年畢業後進入梁贊教會神學院,準備將來做傳教士。

  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聖彼得堡大學,先入法律系,後轉到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

  1874年,他和同學阿法納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論支配胰腺的神經》,獲得研究金質獎章。

  1875年,巴甫洛夫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再進外科醫學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以使將來有資格去主持生理學講座。此期間成為了自己老師的助教。

  1878年,他應俄國著名臨牀醫師波特金教授的邀請,到他的醫院主持生理實驗工作。

  1879年從醫學院畢業並獲四年的獎學金。

  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點研究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問題。

  1883年寫成“心臟的傳出神經支配”的博士論文。獲得帝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博士學位,講師職務和金質獎章。

  1884-1886年期間,赴德國萊比錫大學路德維希研究室進修,繼續研究心臟搏動的影響機制。

  1887年,他逐漸將研究的方向轉向人體的消化系統。

  1888年開始,巴甫洛夫對消化生理進行研究。

  1903年起,巴甫洛夫連續30多年致力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學方面的出色成果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金,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

  巴甫洛夫經典語錄: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2017-05-13)


  中國網訊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應邀於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國內地訪問。

  關於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訪華背景介紹:

  沃森博士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也是當今在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作為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譽為“生命科學界的愛因斯坦”和“DNA之父”。除了在科學上的貢獻,沃森博士也是分子生物學的奠基人和旗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首任主任。在近70年的職業生涯中推動了生物學向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的發展,並先後把哈佛大學和紐約冷泉港實驗室打造成了該領域的全球重鎮。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沃森博士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就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傾注了無數的個人關懷。他數次訪華,對中國的生命科學發展給予了厚望,對包括談家楨、王應睞、李載平院士、陳竺院士等在內的一大批老中青中國科學家提供了幫助,並邀請和資助大批中國學生學者進入冷泉港或其他機構學習深造,為中國生命科學事業高端人才的培育作出了突出貢獻。此外,2016年沃森博士欣然受聘樂土科學總顧問,願意為中國生命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發展給予引領和指導。

  據即將陪同沃森博士來訪的冷泉港亞洲CEO季茂業博士介紹:此次沃森博士訪華,有一個重要目的是推動“沃森生命科學中心”在中國的落地。沃森認為,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科研創新實力也躍居世界前列,完全有能力在美國和歐洲之後,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創新中心—這就是以他名字冠名的“沃森生命科學中心”。該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於基因組和生命健康大數據的癌症精準醫療,這也是目前生命科學最前沿的領域。圍繞此中心,將形成產業園、高端孵化器、博士後站等教育和培訓基地,不斷孵化、引入前沿項目,引入和培養高端人才,形成產、學、研、投資的良性互動,創造一個生命科技產業生態系統。

  這個中心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第一,生命科學尤其是癌症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直接推動改善人民的健康醫療事業、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生物醫學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新興產業之一,對於中國經濟轉型具有關鍵作用。第二,中美作為世界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其頂級科學家聯手建設“沃森生命科學中心”,在人類健康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度,推動兩國關係的建設性發展,惠及世界和平和人類福祉。

  籌建中的“沃森生命科學中心”的倡議,已經得到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個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響應和支持。沃森博士此次訪華旨在為選址進行實地考察,並邀請中國學界、投資界、政府方面共同參與。

  領銜主持“2017深圳國際精準醫療峯會”並發表主旨演講,同時考察“沃森生命科學中心”選址。

  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

  沃森博士訪華的行程初步安排如下:

  首站北京~3月28日-4月1日,主要活動包括:國家領導人會見,出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院士主持的歡迎晚宴,受邀在清華大學演講並與師生座談,同媒體見面接受採訪,參觀科研單位。

  其後,計劃於4月1日-4日訪問成都、廈門;4月5日-7日在深圳。此間,將同四川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校領導及專家學者座談交流,並會見當地政府主要官員、參觀考察。

  4月8日赴香港,中國內地訪問結束。

  沃森博士隨行人員包括:

  從美國來華隨行人員:

  詹姆斯.沃森博士夫人伊麗莎白•沃森女士

  冷泉港亞洲CEO季茂業博士

  深圳樂土精準醫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院長,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傅新元博士

  樂土投資集團(紐約)投資總監馬炯博士

  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資料圖

  參考資料:

  20世紀80年代,沃森第一次訪華。那時,“文革”剛過,百廢待興。整個行程從北京——合肥——上海——桂林——香港,唯有上海一站令他印象頗為深刻且愉快。他記得,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遇到了在劍橋的老朋友。這位朋友的住所雖然狹小簡陋,但沃森在這裏度過了訪華最愉快的時光。他們在一張小桌上以畫分子結構來對話。沃森由此對中國科學產生了巨大信心。

  當他對中國的科學狀況有了瞭解之後,他認為提高中國科研水平最好最快的辦法是讓中國科技工作者直接去國外接受培訓。不久,沃森便開始邀請中國學者去冷泉港學習、接受培訓或參加會議,還為此落實費用。

  1982年1月29日,沃森曾寫信給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Hummel,信中表示將從上海邀請約45名學者。此後,中國學者開始陸續正式進入冷泉港,有些學者直接接受沃森的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便是其中一位。

  每當冷泉港有空餘位子時,沃森就直接寫信邀請中國學者。當發現有天賦的中國學者時,他時常主動留心冷泉港內是否有合適的實驗室可供其發揮。此外,沃森還多次給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復旦大學寄去冷泉港出版的最新書籍。

  第二次訪華

  沃森第二次訪華是在2000年6月26日,應中科院院士、時任中科院基因組所所長楊煥民之邀,參觀了北京基因組所、北方基因中心、清華、北大、西安交大、浙大、杭州沃森基因研究所、上海交大等科研機構。凡他所到之處,師生談笑風生,興趣盎然。他説,中國在科學上的進展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特別是上海交大教授、中科院院士賀林領導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該所走廊裏詳細閲讀了科研成果海報,頻繁提問,並同學生愉快地交流。此外,他對楊煥民領導的基因組學研究給予了很高評價。

  第三次訪華

  2010年4月10日上午,第三十六期湖畔論壇因為“DNA之父”、諾貝爾生理獎得主詹姆斯・沃森的光臨而顯得格外“星光熠熠”。這位中學生物教科書裏的科學家“走出”課本,來到蘇州獨墅湖高教區,讓區內外的學子及聽眾經歷了一次特別的“追星”,面對面地交流接觸讓大家強烈感受到了生命科學巨匠的偉大魅力。82歲的詹姆斯・沃森儘管已頭髮雪白、臉龐滄桑,但依然精神矍鑠、目光睿智、滿臉微笑。他給大家講述了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個人經歷,並謙遜中肯地與聽眾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心得體會。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於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國內地訪問。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於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國內地訪問。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樂土科學總顧問詹姆斯•沃森博士資料圖

  (2017-03-24)


  諾貝爾獎自設立以來,已歷經百餘年,成為了科學界備註矚目的年度大獎。在小夥伴們歡度國慶小長假時,翹首以盼的諾貝爾獎紛紛公佈。今年備受矚目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日本的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他的研究開創性地揭示了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小編看到得獎結果後,也是激動萬分。懷着激動的心情,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這些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趕緊一起來漲知識吧~~2016年-揭示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日本大隅良典,他發現並闡明瞭細胞自噬作用的機理,他通過尋找到麪包酵母中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發現酵母菌體內自噬作用的機制,而該機制同樣存在於人類的細胞中。該研究的發現為細胞中許多生理過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如生物體如何適應飢餓,如何應對感染反應等。自噬作用機制在一些癌症和神經疾病等病症中也發揮了作用。

  2015-寄生蟲抵抗藥物的發現

  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屠呦呦、威廉坎貝爾以及大村智。這也是國人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從青蒿中提取獲得青蒿素,可以治療由瘧疾感染引發高燒、寒顫等症狀,青蒿素的發現促進了對抗瘧新藥品的研發,挽救了上百萬人的性命,將過去15年瘧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威廉坎貝爾與大村智共同研發出一種活性元素-阿維菌素,用於治療因寄生蟲感染而引發的疾病,可以拯救數十萬人的生命,讓他們免遭殘疾。

  2014-大腦內置“GPS”

  2014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發現大腦內置“GPS”系統的科學家,美國科學家約翰-歐基夫,挪威科學家梅-布萊特-莫索爾,以及挪威科學家愛德華-莫索爾。大腦中形成定位系統的細胞能夠讓人們在空間中實現定位,揭示了高等認知能力的細胞層面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大腦如何創建一個有關自身周圍空間位置的地圖,使得人們如何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找到方向。約翰·奧基夫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發現當處於不同環境時,小鼠海馬體會產生由大量神經細胞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圖。生物體對環境的記憶,可以用海馬體中神經細胞特定激活組合的方式來進行存儲。梅-布萊特-莫索爾與愛德華-莫索爾,他們識別出另外一種神經細胞——“網格細胞”,這類細胞可產生一種座標體系,可與位於海馬體內的位置細胞相互協調,構成一條完整的迴路。這一回路系統構成了一個複雜而精細的定位體系,它是我們大腦的內置“GPS”,可以實現空間導航。該研究的發現對於治療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2013-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發現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分別是美國科學家詹姆斯-E. 羅斯曼和蘭迪- W. 謝克曼、德國科學家托馬斯- C. 蘇德霍夫。他們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細胞在準確的時間將其內部物質傳輸至準確的位置的細胞生理學的一個基本過程。

  2012-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和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他們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即將成年體細胞重新誘導回早期幹細胞狀態作出了傑出貢獻。該研究有助於臨牀醫學的發展。

  雖然每屆諾貝爾獎只有幾人獲獎,但仍有無數科研工作者們在默默的探索着,每位探索科學未知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都值得大家的尊重。向所有奮戰在科研一線的老師、同學表示誠摯的敬意!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