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王筱銘
奧地利著名的心靈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展階段中的口欲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簡而言之,就是可以從一個的吃飯習慣,反映出他的內心特徵,而這些特徵將會在他的人際關係中體現出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
為什麼可以從一個人的吃飯習慣,可以知道他的人格?上面提及到的口欲期是指嬰兒0~1歲時,他們尚小,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基本上沒有行動的能力,完全依賴於母親或其他養育者,“口”就是嬰幼兒生活和興趣的重心點,他們只能通過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飢餓等。
而一個人最初時期與母親(撫養着)的關係,將成為影響他今後和其他人,甚至整個世界關係的基礎。
這個階段孩子的生理需求主要是吃奶,精神需求是與母親(撫養着)建立起永久的親密關係,這時候媽媽需要對寶寶無時不刻的進行照顧和幫助,只有滿足了孩子精神和生理的需求,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全面的生存安全感,讓他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對社會產生信任感,從而產生自信、活動開朗的性格。
而若是在這一階段,口欲需求受挫,就容易導致安全感缺失,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從而養成自卑、不信任他人、戒備心很強的性格;相反,如果口欲得到過度滿足,就容易養成嫉妒、過度依賴等性格。
有這3種吃飯習慣的孩子,骨子裏自卑,戒備心強1、吃飯有潔癖
在飲食上講究衞生本來是一件好事,畢竟“病從口入”,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説,幾乎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絕細菌,且適當的細菌也對人體有益。
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人在吃飯的時候,過分要求潔淨,甚至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這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這種人會表現出這些行為,如即便在吃自己爸媽做的飯菜時,也總是會覺得沒有洗乾淨,更別説出門吃飯了,老是會覺得菜沒有洗乾淨,餐具沒有消毒,如果和他人一起進餐時,又怕沒有面子,只會忍着吃下去,但他的心裏又特別不舒服等。
其實,這種吃飯習慣,在心理層面上講,孩子對飲食已經到了一個“強迫”的地步,這很可能是由於內心的自卑感擠壓,促使他在自我要求上不斷地提高,從而強迫自己。
此外,這樣一個充滿潔癖的人,在生活上是這般,在道德上也不會例外,會總覺得自己是好的,別人是“壞”的,還會聲稱為了淨化自己的朋友圈而不去跟一些朋友聯繫,但實際上是他的朋友不願意和他交往、親近。
2、 吃飯忌口太多
忌口這件事情,其實,看起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口味喜好不同,可若是一個人的忌口太多,那麼跟他一起吃飯時,他的朋友、家人將很遭罪。
而實際上,這種吃飯忌口太多,食譜太窄的人,往往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差,也會習慣性地去拒絕一切新的食物,只願意待着自己的狹窄空間裏。
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他可能已經出現了自卑、膽小怯弱的心理,在生活會表現得謹小慎微,更願意固步自封,待在自己封閉的“安全區”內,這將很難與他人相處。
長期如此,很可能就會形成“社交恐懼症”,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3、吃飯總要剩一點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吃完飯後,碗裏總是要剩一點,即便是再好吃的東西,都這樣。
據長沙心理研究機構調查統計發現,大約有46.8%的心理諮詢者都表示自己總要在吃飯時剩一點,不管飯的多少。
其實,有這種吃飯習慣的孩子,是由於內心缺乏安全感,對他們而言不管吃了多少,只有碗裏剩下一點,才能夠讓自己感覺到已經吃飽了,才能心安。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在人際交往中也會表現得敏感、多疑等,對他人有一種天生的排斥感,戒備心也很強,總是喜歡去猜測別人怎麼想,會讓他活得很累。
如何改善孩子的這種性格,讓他今後的人際關係變好?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擁有足夠安全感的人,更容易被人喜歡、接受,也更容易在羣體裏找到歸屬。
1、給孩子足夠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能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由家裏的老人或保姆照顧,很少抽時間陪娃,這樣不利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因此,作為家長想要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就應該沒有擠出一點時間來陪伴他們,陪他們聊聊天、玩玩親子游戲,給予足夠的愛。
2、鼓勵孩子
父母在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後,也需要給他們適當的建立規則,鼓勵他們獨立,這樣才能讓娃覺得這個世界是堅實可靠的,更有利於安全感的建立。
3、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若孩子長期處於一種不安的家庭環境中,每天聽到的是各種爭吵聲,那麼他們的內心就容易感到恐懼,而對於大人的爭吵,他們又顯得無能為力,只能獨自躲在角落裏承受,將這種情緒積壓在心裏,就容易產生自卑、敏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