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歌舞之鄉”美譽的新疆,都塔爾、冬不拉、彈布爾、熱瓦甫等獨特的樂器,如今不僅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還奏響了當地民眾增收致富的樂章。
“我是家裏都塔爾手藝的第四代傳人,都塔爾如今成了我和村民脱貧、致富的寶貝。”今年44歲的阿布來提·尼亞孜居住在新疆南部的新和縣阿孜那巴扎村。其實在2016年以前,他一個月也就做出幾把都塔爾,拿到集市上賣了貼補家用。
但在2016年,阿布來提·尼亞孜成立了都塔爾製作專業合作社,帶領妻子和村裏的其他村民開始“專業”製作都塔爾。
5月的新疆南部氣温頗高,當人們步入阿布來提·尼亞孜的院子,就可聽見調試都塔爾琴絃的聲音。庭院樹下,兩人正用小器具修整一把都塔爾的琴頭,一人在調整共鳴箱。在房屋裏,還有兩人正為剛做好的都塔爾上色。都塔爾是一種長頸二絃彈奏樂器,與冬不拉、彈布爾、熱瓦甫齊名,是新疆主要流行的四種彈撥樂器之一。
“以前一把都塔爾賣150元(人民幣,下同)都很難,但現在我們批發都塔爾一把都要250元。這100多把都塔爾還沒做好,就已被客商預訂了。”阿布來提·尼亞孜告訴記者,最近網絡直播帶貨很火,他們也開始在直播平台上直播都塔爾的製作過程,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新疆的音樂和樂器。
目前,阿布來提·尼亞孜居的合作社帶動10名村民就業,喀哈爾·庫爾班就是其中之一。由於家裏地少,還缺少技術,喀哈爾·庫爾班家中貧困,生活拮据。2019年,他來到合作社裏學習都塔爾的製作技藝,通過勤奮努力學到了技術,還掙到了錢,實現了“摘帽”脱貧。
今年年初,他用製作都塔爾掙到的錢幫妻子在村裏開了一家商店。“村裏像我這樣在合作社打工的脱貧户有3人,我們會繼續努力學技術,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阿布來提·尼亞孜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他的合作社也成新和縣部分學校的課外實踐基地,每週都有學生來參觀、學習。“看到孩子們對都塔爾這麼感興趣,我非常開心。”阿布來提·尼亞孜有三個孩子,7歲的小兒子也在週末的時候學習製作都塔爾,“我要把都塔爾的技藝傳下去。”
阿布來提·尼亞孜説,今後還將製作彈布爾、熱瓦甫等樂器,豐富合作社的樂器種類。在他的帶動下,阿孜那巴扎村近期又有了兩個小型樂器製作合作社,正帶動更多民眾走上“樂器之路”。
和阿孜那巴扎村距離約20公里的新和縣加依村,有“新疆民間手工樂器製作第一村”之稱。該村約一半村民從事樂器製作,生產的都塔爾、彈布爾、熱瓦甫等樂器,遠銷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甚至走向歐洲。該村每年平均製作銷售樂器約2萬件,平均每户依靠製作樂器收入約8000元。
近年來,隨着新疆旅遊業的持續向好,和新疆樂器的知名度逐漸提升,樂器製作產業在天山南北興起。除新和縣外,還有喀什市、烏什縣、疏附縣、焉耆縣等地正大力發展樂器製作產業,還為貧困户開設樂器手工製作脱貧項目,扶持貧困户創業就業,並促進當地旅遊的發展,各種樂器正奏響一支“增收致富曲”。
文/孫亭文苟繼鵬馮磊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賀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