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玩手遊花10萬 不要讓疼愛變成溺愛

  男童玩手遊花10萬不要讓疼愛變成溺愛!一個六年級的男孩,用爸爸的手機玩遊戲,揹着家人用微信支付的方式買遊戲裝備。短短3個月時間,居然花掉了10萬多元。男孩阿拓承認了買遊戲幣的事,他哭着説自己錯了。鄭先生只能讓孩子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後不再玩手機遊戲,在學校好好讀書。

男童玩手遊花10萬 不要讓疼愛變成溺愛

  近年來,隨着我國手機網絡的迅速發展,大屏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手機遊戲產業日益成為數字娛樂文化產業的主力軍,漸漸的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也因此沉迷到手機遊戲裏面去了,甚至為了更好地進行遊戲不惜花錢購買遊戲裝備,真是“勞民傷財”。新聞中的小學生竟然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因為玩遊戲買裝備花掉了10萬多元,這樣的事情應該值得大家深思。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作為家裏的“獨苗”,父母以及家裏的長輩肯定是把其視為掌上明珠、心肝寶貝,正如那句“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家裏人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小孩最好的,對於小孩的一切要求都是全力滿足,對小孩的行為也是聽之任之,大部分人覺得這樣是對小孩的一種很好的關愛,其實不然,小孩因為年紀小懂得的東西不多,缺少是非辨別能力,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的言行舉止灌輸正確的思想。對於一些不利小孩身體、心理健康成長的事物,應該儘可能的避免讓小孩接觸,類似把自己的手機拿給孩子打遊戲,這樣的做法確實不應該。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的原因,他們不具備是非辨別能力,同時又具有好奇心強、自制力差的特點,看到周邊的一些現象就想着去“一探究竟”,甚至還會去模仿。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手機的功能也日益強大,可以通過手機和朋友聊天、看電影、聽歌、玩遊戲等等,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對手機產生了依賴性,逐漸淪為人們口中常説的“低頭族”、“手機控”,在這裏面有很多是成年人,作為成年人應該是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的,但他們依然很容易成為“手機迷”,更何況是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大的孩子。作為父母,應該避免讓小孩在不合適的年紀使用手機。

  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那是理所當然的,但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要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多讓小孩接觸一些正能量的事物。面對孩子,在給予的過程中要思量所給予的東西是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讓疼愛變成溺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0 字。

轉載請註明: 男童玩手遊花10萬 不要讓疼愛變成溺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