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新聞閣網絡熱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網絡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社會、民生、國家等熱點綜合資訊。

  按語:朝鮮黨報《勞動新聞》報道稱,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8月15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去賀電。

  賀電説:值此朝鮮解放72週年之際,我謹向您,並通過您向友好的貴國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我相信,在嚴峻的抗日大戰時期共同鬥爭締造的朝俄友好關係將按照兩國人民的利益繼續獲得加強和發展。藉此機會,我衷心希望您在建設強大俄羅斯的重要工作中取得成就。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勞動新聞》當天還報道稱,普京8月11日向金正恩發來賀電。

  普京賀電錶示:在解放日之際,我謹向您致以由衷的祝賀。我們虔敬地追念在爭取貴國自由和獨立的鬥爭中獻出自己生命的紅軍戰士和朝鮮愛國者。我相信,進一步加強俄朝友好關係和建設性合作,符合我們的共同利益,為保障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做出貢獻。我祝願您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希望貴國全體人民享受幸福和福祉。

  據英國《金融時報》 8月16日報道,朝鮮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金永南(Kim Yong Nam)本月參加伊朗總統就職儀式時曾繞道莫斯科,儘管航班從北京中轉要方便得多。

  對於一些觀察人士而言,轉機地的選擇,標誌着朝鮮政權似乎因其核野心越來越與中國盟友疏遠,而更依賴與俄羅斯的長期關係。

  朝鮮轉變注意力還創造了一個美國外交人士渴望利用的潛在機會,他們正尋找方法限制朝鮮快速發展的核導彈計劃。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前俄羅斯駐朝鮮大使、俄羅斯經驗最豐富的朝鮮問題專家之一瓦列裏•蘇希寧(Valery Sukhinin)表示:“朝鮮對中國不滿,他們之間的很多政治聯繫要麼被凍結,要麼被大幅收縮。”

  過去一年,朝鮮政府官員多次出訪俄羅斯,有時會在莫斯科的活動上會面。一些西方觀察人士認為,在朝鮮內部,朝鮮官員與俄羅斯外交官的接觸現在超過了與中國的接觸。

  儘管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支持了聯合國(UN)對朝鮮的新一輪制裁,但特朗普(Trump)政府對中國不願利用經濟影響力向金正恩(Kim Jong-un)施壓感到失望。中國佔朝鮮對外貿易的90%。

  雖然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好,但美國已開始寄望於俄羅斯對朝鮮施加影響。

  “你可以看到,美國正在測試俄羅斯在朝鮮的渠道和影響力,”一位西方外交人士表示,“今年3月和4月,(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曾測試中國的渠道和影響力,現在是在測試俄羅斯。”

  本月,蒂勒森同時談到了中國和俄羅斯,他表示,兩國與朝鮮有着“非常良好且暢通的溝通渠道”。

  他表示:“我希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我認為他們確實對朝鮮政權有影響力),讓他們達到可以對話的水平。”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最近幾個月,隨着緊張關係升級,俄羅斯試圖表現出適度的中立,就言論升級的危險向雙方發出警告。俄羅斯正與中國一道,促成以朝鮮暫停核試驗和導彈試射、同時美國和韓國軍隊暫停大規模聯合軍演為基礎的對話。

  這位外交人士表示:“美國正觀望朝鮮是否會做出正面回應,或者朝鮮是否會對俄在把朝鮮帶到談判桌旁來方面所具備的影響力表示不屑。”

  但美國這種對俄羅斯或將在斡旋這場危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預期,在俄羅斯卻受到質疑。

  俄羅斯專家警告稱,俄羅斯和中國一起支持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的最新制裁,進一步削弱了俄羅斯對這個曾經的盟友所剩無幾的影響力。

  蘇聯曾與朝鮮簽訂同盟性質的條約,根據條約規定,蘇聯必須在朝鮮遭受武裝攻擊的情況下為其提供支持。逾17年前,俄羅斯與朝鮮簽訂的友好條約去掉了這一條款。

  蘇希寧表示:“朝鮮因此早就降低了對我們的期望。但至少他們不會用憤怒的言辭責備或者針對我們。但在最近的聲明中,俄羅斯首次被點名指責,理由是俄羅斯屈從美國並支持華盛頓方面。”

  他補充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公開表示感謝中國和俄羅斯支持最新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這尤其有消極作用。“如果這種狀況持續的話,他們可能也會疏遠我們。他們感覺受到孤立,他們的回應是加快核武器計劃。”

  或許最重要的是,克里姆林宮對朝鮮核計劃僵局的評估與美國截然不同。卡內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亞洲問題專家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表示:“從俄羅斯政府的角度來看,這場危機中的破壞性力量仍是美國。”

  俄羅斯官員認為,朝鮮作為一個受到孤立的弱小國家,痴迷於發展核武器保護自己免受實力強得多的對手的傷害,是可以理解的。

  莫斯科的官方立場是拒絕承認朝鮮的核國家地位,因此支持聯合國制裁。但大多數俄羅斯外交政策官員和分析人士指出,解除危機的唯一現實選項是簽署協議授予朝鮮事實上的核國家地位,與印度和巴基斯坦類似——不正式承認,但也不試圖讓他們解除核武。

  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的俄羅斯教授安德烈•蘭科夫(Andrei Lankov)在一篇關於朝鮮危機解決選項的評論文章中寫道:“美國和其他相關各方應該悄然轉向不那麼令人愉快、但在現實中可行的目標,即擁有小型、穩定核武庫的朝鮮,而不是追逐讓朝鮮成為無核國家這個不可能且無法實現的目標。”

  蘇希寧表示:“朝鮮的目標是讓所有人承認(即便不是正式地承認)它現在擁有核武器,就像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一樣。他們想要獲得這樣的地位。我們認為朝鮮不會威脅到我們或者中國,但同時重要的是,我們要確保這種過程不會進一步擴大,而且也不再有核擴散。”

  在朝核升級、而中國不願利用影響力向朝鮮施壓之際,美寄望俄對朝鮮施加影響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海爾工廠的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埋頭工作。 東方IC 資料

  曹德旺赴美設廠的言論,點燃了中國製造企業人工、税費成本高漲,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的討論。而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後,身陷員工訴訟和爭議,又掀起了中國製造業企業生存現狀和國際競爭力新一輪熱議。

  中國製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近年來漲幅有多大?人力成本與社保支出是否是壓垮企業的最重大負擔?中國製造業企業如何應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6月20日,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了中國企業-勞動力匹配調查(CEES)報告,就上述問題上得出了一些結論。

  調查的主要負責人,武漢大學質量院院長程虹在報告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中國的製造業佔全球比重從不到2%,達到現在的約25%。這麼大的經濟體,卻在2011年左右,開始遭遇變化——中國的人工成本從不到美國的3%,發展到超過美國的20%。中國在30年之內,急速完成了製造業的發展,但現在,僅僅是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就為中國經濟帶來了太多沒想到的問題。

  程虹説,他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企業家都不想再幹下去了,很多企業家在以創新的手段,抵抗企業的下滑,而很多的企業員工,都離開了企業。

  2016年,在東部製造業大省廣東和中部地區的製造業大省湖北,CEES對1208家企業的11366名員工進行了調查。其中2016年,廣東省受調查的企業為573家,湖北受調查的企業為585家。調查的員工數量為廣東4989人,湖北4114人,總計9103人。所調查的區域,覆蓋廣東90%的製造業產值和86%的製造業就業人口,湖北89%的製造業產值,和90%的製造業就業。

  製造企業利潤率5年下降46.8%

  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從利潤率來看,2015年受訪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3.3%。但在2011年,中國製造企業的平均利潤還有6.2%,相比今天而言,企業利潤率下降了46.8%。

  在這3.3%的企業利潤率中,企業的分化情況也非常嚴重。2015年,有25%的企業利潤率接近於0,有19.8%的企業出現虧損,另一方面,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利潤率超過了7%,而有一半的企業利潤率卻達不到在2.5%。

  程虹認為,按照低勞動力成本的低端產業做下去,利潤會越來越低,而創新企業的利潤率卻越來越高,由於需求倒逼,創新企業或許已迎來他們的時代。近年來中國外貿一直承受壓力,而出口企業中的加工企業利潤率最低,低於非出口企業和一般貿易企業。

  而從企業類型來看,市場化企業的經濟活力更高。調查顯示:其中民營企業的利潤率為3.9%,遠高於國有企業的2.2%和外資企業的2.1%。從虧損率來看,民營企業的虧損面為18%,低於國有企業的26%和外資企業的21%。

  中國工資水平遠低於美國,但顯著高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

  受訪企業的員工工資在2015年經歷了大幅增長。2015年,廣東製造企業新進員工的實際工資增長了14.5%。對於工作兩年以上的員工而言,廣東製造業員工的實際工資在2014年-2015年增長了8.3%,高於2013年-2014年增長的5.8%。程虹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工資上漲趨勢還沒看到停止的跡象。

  但從實際工資來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還是遠遠低於美國。調查顯示,中國工人的實際工資(包括年終獎)為每月4216元,摺合635美元(以2015年底的名義匯率折算)。但美國工人的實際工資則為每月3099美元,是中國的4.88倍。不過與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中國的工資高於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墨西哥、越南、印度。越南2015年的實際工資水平在每月206美金。

  社保和工資支出佔企業總成本不高

  調查發現,雖然工資持續增長,但其佔總成本的比重一直控制在較低的18%之內。程虹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企業加大了技術、研發等投資,降低了人力成本的相對比重。二是企業採取了各種方法,減少為員工繳納社保,而員工希望遠期的社保回報能夠變做當下的工資收入,因而也十分配合。

  從主觀問題來看,企業管理者仍最擔心勞動力成本和市場需求。據CEES調查,企業管理者認為,勞動力成本是妨礙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妨礙程度達到60%,市場需求問題僅次於勞動力成本,達到56%。其他妨礙因素與勞動力技能相關,依次是技術人才、創新能力、勞動力技能、管理人才。其後才是税收、融資成本、融資途徑等因素。政策穩定性則是相對最不擔心的問題,為23%。

  CEES發現,雖然勞動力的工資在不斷上漲,但企業工資支出佔總成本的比重卻相對較低,且僅有小幅的上漲。工資支出佔總成本的比重在2013年和2014年均為17%,2015年上升了一個百分點,為18%。

  CEES發起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主任都陽對澎湃新聞表示(www.thepaper.cn),雖然人工成本佔企業支出比重相對不高,但中國傳統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對勞動力價格上升非常敏感,因此企業家會多有抱怨。另一方面,企業對勞動力成本的變化已經有所反應,一些對技術、創新進行投資的企業,相對獲得了更好的發展,中國的製造業也需要優勝劣汰這個過程。

  社保繳納所佔的成本比重則更低,僅佔企業總成本的3%。CEES發現,雖然政府要求,企業和員工需繳納工資總額40%左右,但企業實際繳納的社保費率與政府規定的費率有巨大差距。主要原因在於:有的城市設定了相對較低的有效繳費率,企業使用低於實際工資的參考工資為繳費基數,員工社保覆蓋不全,以及其他形式的規避。

  調查還發現,27%的員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在簽訂合同的員工中,20%的員工簽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76%的員工參加了社保,其中廣東的社保參保率為80%,高於湖北的72%;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社保參保率分別為98%和92%,顯著高於民營企業的69%。

  工資上漲導致員工離職,如何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

  程虹表示,員工工資不斷增長的一個直接結果,是較高的員工離職率。2015年,製造業企業員工的離職率達到26%,且大多為自願離職。在2014年-2015年,CEES受訪製造企業的就業人數出現了更為明顯的下降,廣東省達到6.3%,此前一年的降幅僅為2.2%;湖北省則在2014-2015年下降了3.3%。2014年-2015年,廣東就業下降的企業佔比為52%,湖北則達到了45%。

  CEES發現,員工人數的下降集中在非技能型勞動力,一線工人就業數量的下降幅度最高,而技術設計職位則是調查工種之中唯一增加就業的職位。CEES認為,就業的這一結構表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正不斷提高技能密集度。

  企業也在通過增加技術、教育等投資,對沖成本上升,應對勞動力問題,尤其重點投資自動化、機器人設備。CEES發現8%的企業使用了機器人,其中廣東為10%、湖北為6%;40%的企業使用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設備佔設備價值總額的17%。從企業類型來看,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使用機器人的比例均為14%,遠高於民營企業的6%,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企業使用機器人的比例分別為15%和11%,也遠高於非出口企業的5%。行業分析發現,機器設備製造、電子設備製造、金屬製造等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比例最高,而紡織和皮革製造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比例最低。

  調查結果顯示,在成本壓力之下,許多企業退出了市場,而另外一些企業,在通過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技術含量、機械自動化等創新投入,希望能夠在變局中打開出路。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風中的臉龐”:賺的就是廉價的勞動力

  網友“中國澎友”:人工成本和企業成本是2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工資在企業成本中可以忽略不計。比如百強縣之首江陰,絕大部分企業,實行12小時工作制全年無休,無社保無福利無合同,工資需到年底結清......可老闆一般還嫌工價高,因為他們除了貸款,還想借2分息左右的民間借貸......

  網友“四海一家”:税太高,減税!

  網友“北飛的鳥”:房價,油價,税,收費站……

  網友“大男”:“人事”成本比較高!

  網友“低吟輕誦”:為啥呢?你懂得,

  網友“今兮®何兮”:企業有錢去養那些閒人不做事的。工資拿的比普通員工高,卻整天無所事事混日子,很多工廠裏都是這樣子,老闆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以前也打過三四年工,説實話根本掙不到多少錢,除了上班還是上班發工資時就那麼點,自從回老家跟別人學會做地方特色小吃後,就自己開了間特色地方小吃店,再沒背井離鄉過打工。雖説不是很富有但是養家過日子還是理想的。打工那種滋味真受夠了,給別人打看別人臉色

  網友“四季坊”:阿法狗的世界,人就曬曬太陽吧。。。

  網友“黃孩子”:利潤下滑的原因是什麼呢?

  網友“Zyl”:哪些成本因子居高不下?

  網友“Zyl”:哪些成本因子居高不下?

  (1970-01-01)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中國獨立設計的實驗裝置搭載“獵鷹9”火箭首次飛向國際空間站。

  受阻於美國國會於2011年通過的“沃爾夫條款”,中美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長期受到較大限制。隨着雙方民間科學界合作呼聲不斷高漲,中國科學家積極探索,藉助商業合作模式,繞過“沃爾夫條款”,終於在當地時間6月3日成功將中國自主設計和研製的科學實驗裝置送往國際空間站。

  不少美國媒體和專家將此稱為中美太空領域的“破冰”合作。一個商業事件,何以衝破藩籬,開啓中美航天領域科學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商業合作並不違反“沃爾夫條款”。

  由美國前國會議員弗蘭克•沃爾夫起草、推動的“沃爾夫條款”,堪稱目前中美航天科技合作的最大壁壘之一。該條款禁止美國與中國開展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儘管這一條款涉及範圍廣泛,但它並不包括商業範疇的合作。

  為進一步研究空間環境裏基因突變的規律,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科研團隊於2014年就以高校身份,向美國負責商業化運營國際空間站科學研究平台的納諾拉克斯公司提出了合作意向。歷經重重挑戰,這一項目最終於2015年通過美國國會、國際空間站合作方等各項審查,獲得美國航天局批准,從而簽署合作協議。

  納諾拉克斯公司對於相關合作是否會違反“沃爾夫條款”十分小心謹慎,開展了大量工作。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弗裏•曼伯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中美航天合作存在壁壘,並努力去繞過壁壘,而並非與之對抗……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白宮、國會和兩黨成員的合作(態度)。”最終,該公司於2015年宣佈,美國政府已明確告知該公司,該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開展的這一合作不違反“沃爾夫條款”。

  第二,隨着雙方關於太空領域合作的呼聲不斷高漲,“沃爾夫條款”已成為“孤獨的堅持”。

  早在多年前,沃爾夫曾聲稱,中國可能會在與美國的航天合作中藉機獲取美國的技術機密。就這一偏見,許多人不以為然。如美國華裔宇航員焦立中就曾反駁説,俄美兩國積極、成功的民用太空項目合作,也並未讓俄獲取有軍事價值的美國技術。他説:“我一直相信,合作、特別是以民用航天探索作為途徑,是美中兩國向前走的最好方式。”

  “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希望能在國際空間站做實驗,但只有中國科學家不可以,這是沒有道理的,”鄧玉林指出,“中國科學家不是洪水猛獸,科學探索需要國際合作,我們在做純粹的科學研究,成果將造福全人類。”

  在美國航天界,與中國科研團隊開展或拓展合作的意願並不罕見。顯然,“‘沃爾夫條款’已經成為孤獨的堅持”,美國航天領域律師萊娜•巴查尼對記者説,華盛頓每年都開會討論這個問題,她希望今年能夠把這個條款廢除。

  已退休的沃爾夫“的確製造了很多麻煩”,納諾拉克斯公司的載荷業務負責人瑪麗•墨菲對記者説,“我們希望藉此能夠釋放合作的積極信號,最終讓各方都能受益”。

  第三,全球航天領域正在迎來商業時代,商業模式是拓展中美航天合作的良好契機。

  低成本、商業化的航天模式,正讓更多科學家能夠有機會利用空間平台從事前沿科學研究,此次商業模式的航天領域“破冰”合作,將可為更多中國科學項目利用國際空間站開展實驗提供借鑑和經驗。

  美國空軍高級系統與發展指揮部副主任傑弗裏•施圖茨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自主設計的實驗首次前往國際空間站,無疑代表商業模式的又一次成功。

  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官員邁克爾•迪基則認為,儘管並不喜歡有些法律,但仍必須遵守。而只要不違反政策,合作必然是個會帶來共贏的好主意。他認為,創新沒有國界,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其中一部分,為全人類進行(科學探索),也“需要全球支付”。

  曼伯認為,正如在地球上一樣,太空只是另一個做生意的地方。商業是推開一扇門的好方法,是與中國公司和教育機構進行更多合作的新途徑。

  “當年是小乒乓球帶動中美外交,如今是小基因、高科技推動太空商業合作,這應該説也是個契機”,本次科研任務中方團隊主要成員、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李曉瓊對記者説。

  最後,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地得到國際認可,也促進了相關領域的合作。佛羅里達大學空間生命科學研究專家韋恩•尼科爾森教授説,北京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是一個非常敬業和專業的團隊,並期待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

  美國佛羅里達航空局商業發展部負責人託尼•甘農讚歎説:“中國科研人員已經證明,他們是真正的科學家。科學探索是全人類的事業,我們必須打開大門,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科研院校將他們的科學實驗從這裏送往國際空間站。”

  (新聞分析:商業模式何以“破冰”中美太空科學合作)

  (1970-01-01)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9日電 作為全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引領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到世界頭號農業機械製造商美國迪爾公司青睞,28日,隨着雙方代表簽訂相關協議,兵團棉麻公司成為迪爾公司在新疆區和中原區進口設備總代理。

  作為兵團棉花行業管理和經營業務的主管者,兵團棉麻公司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迪爾公司的授權代理商。

  兵團棉麻公司總經理梁東亞介紹,近年來國內對農機產品需求急速增加,尤其包括採棉機等出現了井噴式需求。此次迪爾公司對國內部分代理商“化零為整”,兵團棉麻公司成為其新疆區和中原區進口設備總代理,將為全國70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用户做好“三農”服務,也確立了兵團棉麻公司在新疆乃至全國進口農機行業的領頭羊地位。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新疆2014年

  進口的美國迪爾公司的採棉機。

  美國迪爾公司中國銷售市場部總經理李立鳳表示,看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全國重要優質棉生產基地的實力,這些年來,兵團農業現代化和全程機械化得到全面普及,在農機銷售領域也有口碑,希望通過這次強強合作,實現品牌、資源互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1996年引進採棉機,目前棉花機採率已達70%以上,成為我國最主要的採棉機使用區域。同時,兵團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形成機械化大農業生產體系,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和農業新技術應用,均走在全國前列。

  (原標題 新疆兵團成為美國迪爾公司中國總代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ipfreak”:我完全不同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存在對該地區是一個關鍵的穩定器。

  網友“翔翔”:建設兵團早該退出“建設”的歷史使命了,與民爭利製造衝突

  網友“翔翔”:建設兵團早該退出“建設”的歷史使命了,與民爭利製造衝突

  (1970-01-01)


  作者

  駐洛杉磯總領事館經商室劉海彥

  近年來,中美地方交流合作蓬勃發展、成果豐碩。其中,加利福尼亞州(以下簡稱“加州”)依託其地理、經濟、人文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與中國各地交流合作表現尤為突出。

  中國-美國加州經貿合作

  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加州地處美國西海岸,是美國通往環太平洋地區的門户。州內四通八達,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發達,使加州與美國各地、世界各國相聯通。洛杉磯港、長灘港和奧克蘭港分別名列全美第一、第二和第五大活躍港口,為發展國際貿易提供了便利條件。

  加州還是美國人口數量最多和經濟體量最大的州。加州人口近3900萬,佔全美總人口約八分之一。加州國際貿易、信息產業、生物技術、節能環保、農業、航空航天、影視娛樂、服務業等發達,對外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中國與加州的往來源遠流長。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加州的“淘金熱”時期,就有不少華人移民到加州定居立業。過去三十多年,隨着兩地交流日益頻繁,加州的華人華僑也越來越多。目前,加州已成為美國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遠超其他州。加州還是美國與中國締結友好省州關係最多的州之一,已與廣東省、江蘇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締結友好省州關係多年。地理位置、經濟規模和人文紐帶成為加州對華經貿合作的獨特優勢。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中國-美國加州經貿關係

  蓬勃發展

  加州獨特的地理、經濟和人文優勢,以及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東風,使加州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日益緊密,兩地合作碩果累累。

  在港航貿易方面。中美貿易的迅速發展讓加州獲益良多。如今,洛杉磯港從來沒像現在這樣繁忙,它已經成為全美第一大港口,而進出其中的集裝箱,60%與對華貿易有關。用洛杉磯港貿易發展部負責人的話説,“中國成為洛杉磯港的第一大客户已經二十多年,中國的發展成就了洛杉磯港的今天”。

  中國生產的計算機、電話機、電視機、玩具、傢俱、箱包、皮鞋等產品源源不斷地通過加州進入美國市場,豐富了美國民眾的消費選擇。加州生產的機動車、生產機械、民用飛機、計算機芯片、醫療器械等對華出口增長迅速。隨着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百姓可以越來越多享受到加州櫻桃、柑橘、奶油果等時鮮農產品。

  在投資方面。加州與中國相互投資活躍。加州有《財富》500強企業53家,其中絕大多數在中國都有投資或合作項目。加州不少中小企業亦與中國有密切的商業合作。近年來,中國企業對加州投資快速增長。過去四年,僅南加州地區每年新增的中資企業就有80多家,2016年新增近110家。目前,南加州地區中資企業有550多家,加州已成為中國企業在美投資項目最多的州。另據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研究報告,2000年至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企業在加州投資項目累計458個,投資總額276億美元。

  中資企業在加州投資領域廣泛,從傳統的貿易、金融、海運、航空、旅遊等領域,拓展到清潔能源、生物醫藥、商業地產、電信、農業、科技等領域,大型投資項目也不斷增多。

  此外,中國赴加州旅遊者和留學生數量近年來也快速增加,給雙方相關的服務貿易形成有力拉動。目前,中國已成為加州最大的海外遊客來源地。2016年到訪加州的中國遊客超過136萬人,消費近30億美元。洛杉磯還成為美國第一個中國遊客數量破百萬的地區。加州已成為中國留學生在美最集中的州。2015-2016學年,加州在校的中國留學生5萬餘名、經濟影響超過18億美元。

  為適應中國遊客和留學生持續快速增長的形勢,國航、東航、南航等中國航空企業紛紛增加往來洛杉磯的航班,海航、川航、廈航也相繼加入運營。洛杉磯已成為通往中國空中交通最便利的城市,有到北京、上海、廣州的直飛航班,到重慶、成都、杭州、長沙、濟南、廈門等城市也有航班相連,每週僅中國航空公司運營的航班就超過50班,為中國與加州乃至整個美西地區往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中國-美國加州經貿合作

  前景廣闊

  ——十八大以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宏偉藍圖逐步實施,為包括與加州在內的世界各地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過程中,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加快實施,外商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實行,對外開放領域的進一步擴大,公平競爭環境的完善和吸引外資力度的加大,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將為中外企業開展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歷史性機遇。

  ——“十三五”期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實施,將為中國與加州優勢互補提供重要平台。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新業態新動能不斷成長的畫卷正次第展開,而加州以硅谷發展為代表的創新體系由來已久,創新和創業精神全球領先,近年來以科技初創企業為特色的“硅灘”迅速發展,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風起雲湧,其成功經驗和做法可資借鑑;在我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過程中,加州作為全美規模最大也最多元化,農業、製造業和科技發展全球領先經濟體的歷史經驗,可為我國提供重要參考;中國在走綠色發展道路的過程中,與在發展經濟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方面有着成功經驗的加州加強交流與合作也大有裨益。在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方面,雙方就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吸引國際人才和投資、加強教育基礎、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等議題也存在很多共同語言。

  ——中國與加州經貿合作基礎好、領域寬、潛力大,抓住機遇並善加利用,必有所成。在“中國省與美國加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確立的基礎設施、生物製藥、電子信息、農業、能源、製造業、旅遊、環保、會展等重點合作領域,都是雙方合作潛力較大的領域。前不久布朗州長訪華期間,雙方啓動了中國-加州清潔能源發展基金,成立了加州-北京創新中心和中美應對氣候研究院。加州方面還表示,願積極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共謀發展商機。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只要雙方能抓住中美兩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在已有良好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努力,中國與加州經貿合作就一定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並有力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和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向前發展。

  (2017-08-08)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22 字。

轉載請註明: 對中國失望, 美國寄望俄羅斯對朝施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