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9,“小朋友”畫廊刷屏朋友圈,總計籌款15,029,059.79元,捐款人次5,814,925次。36幅“小朋友”畫作中有15幅出自自閉症患者之手,人們在感嘆這些患兒繪畫天賦之高,紛紛貢獻出自己一份力的同時,卻對自閉症知之甚少,也並未做出更多瞭解。我們希望通過本文能讓更多人對自閉症有所瞭解,並能促使身邊潛在的自閉症患兒儘早就醫。一次閲讀、一個轉發,將可能惠及自閉症患兒及其家屬一生。
我們對於自閉症其實並不缺乏關注,真正缺乏的是瞭解
雖然自閉症發病率高達1%左右,但很少人會去主動了解自閉症,在我們身邊,我們不乏聽到這樣的言論:“哦,自閉症嘛,吃吃藥吧,應該就能好”,我們也不乏看到,行人們會向街上舉止怪異的孩子投去輕視鄙夷的目光。
事實上,自閉症的致病機理至今不明、發病率高,任何人身邊都可能有潛在自閉症患兒,而當我們開始發現孩子異常再去匆忙瞭解,可能就會錯過其最佳的治療時機,從而降低其成年後可以更好生活的幾率。
那麼,自閉症是什麼?
我們現在所説的自閉症,是自閉症障礙譜系(ASD,以下簡稱自閉症),它是一種會引起顯著溝通和行為問題的兒童廣泛性發育障礙。它包括早期嬰兒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卡納氏自閉症(Kanner)、高功能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未特定的廣泛發育障礙、兒童期瓦解障礙和艾斯伯格綜合症。在中國,自閉症也稱孤獨症。(美國精神醫學協會,2015)
根據DSM-5,自閉症的基本特徵是交互性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動的持續損害和受限的、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這些症狀從兒童早期出現,並限制或損害了日常功能。許多自閉症患者會有智力損害和/或語言損害(如説話緩慢,語言理解落後於生成)。運動缺陷經常存在,包括怪異步態、笨拙和其他異常的運動體徵(如用腳尖走路)。可能出現自殘(如撞擊頭部、咬手腕),與其他障礙患者相比,自閉症患兒破壞和挑釁行為更常見。
根據2012年美國ADDM 對8歲兒童的調查,有43.9%的患者處於中上智力水平(IQ>85),31.6%的患者併發有智力殘疾(IQ<=70),1/3患者喪失語言能力,近28%患者出現自殘行為。(Christensen et al,2016)
自閉症發病率在逐年提高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美國在70-80年代之間,自閉症的患病率為1/2000;到2007年上升為1/150;而到2014年,該比率已達到了1/68。在中國,根據一些區域性篩查數據,自閉症的患病率達到了約1/140,和全球患病率(1/160)大抵持平。
由此可見,自閉症的患病率約為1%,且該比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導致比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另找文獻了解)。
自閉症患者易引起其他併發症及問題
研究顯示(Marina,2016),有70%的自閉症患者有飲食失調問題,其中有36%問題嚴重。對於自閉症患者,他們可能只吃特定材質或者顏色的食物,並可能會在吃飯時做出破壞性的行為。這些患者可能會伴有運動肌(motor)問題,比如不能夠自如吞嚥、咀嚼,會有消化困難等問題。年輕的女性自閉症患者可能會患有厭食症。慢性嗜食(Chronic overeating)在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和成人中間很普遍,這些患者感覺不到或很難感受到飽腹感。(Autism Speaks[AS],2017)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54%-70%的自閉症患者會患有至少一個其他類的精神疾病,其中30%-61%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11%-42%患有焦慮症;7%-26%患有抑鬱症;4%-35%患有精神分裂症;6%-27%患有抑鬱狂躁型憂鬱症。(AS,2017)
自閉症患者易過早死亡
自閉症患者平均要比健康的人過早死亡的幾率高2-10倍,但自閉症本身不是造成過早死亡的主因,過早死亡還取決於患者當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意外事故是造成多數自閉症患者死亡的原因(患者意外死亡率比常人高3倍),溺水是其中一大主因(自閉症患者溺亡率比常人高160倍)。在一項美國對1999-2014年死亡的自閉症患者的統計調查中,學者發現自閉症患者平均壽命36歲,一半於常人壽命(72歲)。另外一項瑞典的調查報告發現,相較於常人70歲的平均壽命,自閉症患者的平均壽命僅有54歲。(AS,2017)
就目前而言,自閉症無法治癒且可能會困擾患者的一生(AS,2017)。早期干預是目前針對自閉症的最有效的措施,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使他們在成年後可以自食其力,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早期干預對自閉症患者有明顯改善
儘早有效的治療是能夠提高患兒的發育水平的
根據CDC,目前自閉症不能治癒,但有研究表明早期干預是可以提高孩子的發育水平的(Handleman,200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1)。
1-3歲的自閉症兒童有1/5會出現發育退化和技能消退(skills loss)的問題(Wiggins,2009)。通過對39名自閉症患者進行跟蹤調查,學者發現在1歲半-2歲半之間開始進行高強度早期干預的患者,在結束2年干預後,大腦發育水平和學習溝通等能力均有所提高,其自閉症症狀相較於那些接受正常社區干預的患者要減輕許多(評估量表顯示,參與高強度早期干預的患者在接受干預後IQ水平要比原來高出5-10個點,自閉症核心症狀降低),同時,這些患者在後期的學業發展和行為能力上會依賴較少(根據診斷結果顯示,39名參與高強度早期干預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不再被診斷為自閉症患者)(Estes et al, 2015)。國內研究也提出,干預介入越早越好,自閉症的干預時間大多在2-5歲是最有效的(靜進,2007)。
自閉症患者通過干預可以在成年後獲得就業和繼續深造的機會
有效的干預可以使更多的自閉症患者獲得就業機會。根據美國NLTS 報告顯示(Newman et al, 2011),自閉症患者在18歲離開高中後,有70.8% 繼續學習、就業或者進入就業培訓中心。
儘管有70.8%的患者有機會就業或接受更進一步的教育,也有研究(Roux et al, 2013)表明其實超過半數的自閉症患者在高中畢業兩年後失業或不再繼續學習。而成功就業的自閉症患者也面臨很多困難,研究顯示,18000名自閉症患者中,僅有60%得到工作,其中的80%是臨時工,工資率平均為$160/周,遠低於平均工資水平(Chen, 2015)。根據DSM-5的描述,雖然部分自閉症患者成年後可以獨立生活和工作,但一般來説,他們仍可能表現出社交幼稚和易受傷害,在沒有幫助時難以處理實際需求,易感到焦慮和抑鬱。社交能力缺乏也是多數症狀較好自閉症患者很難維持就業的原因。
由此,為了使自閉症患者成年後能夠更好的生活、工作,儘早干預是極有必要的。
對於自閉症患者的早期投入,可以獲得的是更高的回報:及早干預的兒童可以獲得教育,進入社會最終就業,這大大降低了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美國在早期干預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缺失
高圓研究梳理了美國和中國自閉症行業的情況(見下圖)。由於早期干預是有效的,美國在0-3歲孩子的早期干預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美國政府倡導即便未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也可以參與早期干預項目。幾乎所有孩子出生後都會有醫生定期隨訪和檢查其發展情況,特別的,0-3歲的孩子無論是自閉症診斷還是治療都全部由政府買單。早期投入力度之大,提高了美國社會對自閉症的認知,但也帶來了過度診斷等問題。
(美國自閉症行業圖)
(中國自閉症行業圖)
國內早期篩查服務基本空白,且較為被動。孩子自出生起需要去社區醫院定期體檢、打疫苗,但僅有部分社區醫院會提供自閉症量表篩查服務。多數情況是家長或者幼教老師發現孩子異常隨即去求醫,或是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時醫生髮現異常,因此,孩子是否能被及時識別主要依靠家長和相關醫生。就現狀而言,沒有更下沉的醫療資源政策把對孩子的觀察轉移給醫生,所以父母成為孩子自閉症識別的主力軍,但根據我們的觀察,國內父母對自閉症的瞭解很少,許多自閉症孩子的父母是在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後(一般都是3歲以後)才開始瞭解該病症的。
中國自閉症認識度很低,通過宣傳告知即有成效
下圖為百度指數對中國“自閉症”搜索量的統計和Google trends對美國“自閉症”搜索量的統計,以艾滋病的搜索量為參考標準,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自閉症的關注度和艾滋病的關注度接近,而中國對於自閉症的關注度只有對艾滋病關注度的1/5:
百度指數統計從2013年至今的自閉症和艾滋的中國搜索趨勢
google trends統計的從2013年至今的自閉症(藍)和艾滋的美國搜索趨勢
我們從上圖中發現,在中國,社會對於自閉症的瞭解程度比較低,這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家長由於缺乏必要認知,可能會使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使孩子發育退化更嚴重;又比如家長會認為自己生了個“傻”孩子便放任不管導致一些自閉症兒童意外死亡。根據《兒童孤獨症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治療》一文,未經矯治的自閉症患者大多預後不良,有些會終生殘疾,不僅給家長造成精神壓力和家庭經濟負擔,也給學校、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一些未接受過診療的艾斯伯格綜合症或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直至青春期可能出現品行障礙和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問題,給社會帶來更多不利影響。
因此,讓社會,尤其是讓年輕父母認識自閉症並意識到早期干預的重要性是極有必要的。高圓研究認為,雖然在新生兒的疫苗單或者家長手冊中夾一張自閉症科普宣傳單只是一個微小的舉動,卻能夠提醒新生兒的家長注意孩子的簡單發育問題,這樣他們就能瞭解一些自閉症的早期症狀,並在出現一些徵兆時及時就醫和治療,在很大程度上讓更多的患兒得到診斷和及早的干預。
關於高圓研究的公益研究項目:
高圓研究於2017年正式啓動公益研究項目,將企業部分的資源投入公益活動。我們採用數據基本面的研究技術,讓數據產生價值,尋找低成本高效率的公益方案。我們認為,這比單純的捐款捐物能取得更好的公益效果。
本着這一理念,我們選擇的第一個研究項目為自閉症,希望能通過數據來幫助大眾以及患者家屬提高認知,減少忽視,讓患兒能夠及時儘早地採取治療,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好的改善,最終能更有可能地獨立生活。通過研究,我們認為給嬰兒父母發放宣傳單這一做法簡單且高效,也正在推動實現這一方案。
本公益研究由高圓研究承擔所有費用,有更詳細的中美自閉症行業研究報告備查。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公司和個人加入我們,不僅通過捐款捐物進行公益活動,更能夠用其所長更多更好的進行公益活動。
高圓研究的公益研究項目在未來有:
1、遊戲成癮
2、抑鬱症
3、兒童數學教育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和我們聯繫!
特別鳴謝:
高圓研究特別顧問 上海交通大學 徐禕博士
高圓研究2017年暑期實習生 復旦大學 張煜昱同學
【僑報編譯凱森10月6日報道】一項新出爐的研究表明,懷孕期間服用多種維生素可能會降低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
據合眾國際社報道,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25萬的瑞典母嬰健康數據,並發現,服用多種維生素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並未證明其存在因果關係。
費城卓克索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首席研究員德維爾比斯(Elizabeth DeVilbiss)指出,與未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母親相比,服用添加或不添加鐵或葉酸的複合維生素的母親,其孩子患兒童自閉症的風險較低。具體而言,母親服用複合維生素的組中,孩子自閉症的幾率下降了30%。
研究人員指出,此前的研究已建議母親產前服用維生素來預防一些先天性缺陷,因此,此項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產前服用維生素的好處。
自閉症譜系障礙包括一系列影響社會交往、溝通、興趣和行為的症狀。據估計,美國大約每68人中就有1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自閉症,男孩多於女孩。
專家認為,自閉症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引起的。而胎兒在子宮裏時是最有可能的病源,與懷孕期間母親的飲食可能也存在關聯。
公益組織“孤獨症代言人” (Autism Speaks)首席科學官弗雷澤(Thomas Frazier)指出,此次證明孕婦服用多種維生素與降低自閉症譜系障礙風險存在關聯的研究,再次印證了先前的類似研究結論。因此,打算懷孕的女性應與她們的醫生就此進行諮詢並遵循醫囑。他建議,那些打算懷孕的女性可能需要在懷孕前開始補充多種維生素。
然而,德維爾比斯表示,目前就認為產前服用維生素一定能降低自閉症風險還為時太早。她指出,通過單一研究,還不能做出任何明確的聲明或政策建議,因為也有一些其他研究的結果是與這一結論不一致的。她強調,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的,目前能確定的是,懷孕期間服用多種維生素可能會是一種健康行為,或有助於降低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德維爾比斯和她的同事們收集了斯德哥爾摩273107對母親與孩子的數據。這些孩子出生在1996至2007年間,年齡在4歲至15歲之間。母親們在首次產前檢查時都報告服用了葉酸、鐵和多種維生素補充劑,兒童孤獨症譜系障礙病例則採用了國家登記數據。
研究小組考慮了可能影響母親和孩子健康的其他因素,並儘量達到複合維生素的使用才能解釋自閉症病例之間差異的標準。
德維爾比斯指出,證據表明,鐵或葉酸降低自閉症風險的程度是不一致的。然而,研究人員也承認,這項研究可能有一些侷限性。一方面,還不知道婦女服用了哪些補充劑、服用時間或服用劑量。
對此,紐約州紐海德帕克市科恩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神經發育項目總監米蘭艾卡(Ruth Milanaik)博士認為,雖然此次新研究並未證明因果關係,但孕婦最好還是服用複合維生素,此外,女性還應該在產後哺乳期間繼續服用維生素。
這份新研究10月4日發表在《BMJ》雜誌上。
(編輯:蘇晚)
(2017-10-06)
蔣佩華(右)在幫孩子做康復訓練。
中國江蘇網9月8日訊 孩子被發現患有自閉症,在四處尋醫康復治療的過程中,白領媽媽蔣佩華選擇辭去高薪職位,專職帶孩子。除了帶自己的孩子,她回到泰州開辦了一家公益性的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目前已幫助10多位有類似狀況的孩子走上康復之路。
為了孩子毅然辭職
蔣佩華是泰興人,女兒今年8歲,但沒有能和別的孩子一樣走進小學的課堂讀書。經過專家檢測,孩子的認知、運動和語言能力,都未能達到一個八歲孩子應該有的水平。
蔣佩華説,孩子三歲還不會説話,原先以為可能就是説話晚了點,沒覺得什麼,但當醫生診斷孩子是輕度自閉症發育遲緩時,內心一時沒辦法接受。
在確診之後,蔣佩華和她的愛人葉先生決定把孩子送到專業的機構治療。為此,愛人專門請了一年的假,到上海陪同孩子康復訓練。
蔣佩華説,這些年幾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機構。
“只要孩子能好起來,付出多少都值得,需要多久我都願意等。”蔣佩華畢業於一所985高校,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之前在外地多家大型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總監的工作。為了照顧孩子,她辭去了薪資可觀的工作,專心陪伴女兒。
成為全職媽媽之後,蔣佩華的生活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這幾年,她學習了很多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學科,認識了這個領域的很多專家,一個大膽的想法也在她心頭閃動。
辦公益機構幫助類似孩子
蔣佩華覺得,與其經常往上海跑,不如在泰州也辦個康復機構,不僅方便自己的孩子,還可以讓更多家庭受益。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籌劃,蔣佩華的兒童發展中心在婦聯、殘聯等部門的幫助下,於今年5月在泰興成立,專門面向和女兒類似的有自閉症發育遲緩的兒童,以及學習障礙、自閉症、阿斯博格症、多動症兒童。中心的名稱叫做“星寶上學”。
蔣佩華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孩子家長,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是不是不能正常上小學的孩子,都可以到你這裏來?”
蔣佩華説,她的工作目標恰恰相反,她每天做夢都在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早一點走進校園。“我的工作就是幫助這些自閉症孩子,有朝一日能適應普通學校的學習生活。”
“政策規定輕度自閉症兒童可在普通學校就讀,但讓很多家長焦慮的是,不少自閉症患兒缺乏基本的行為、學習和社交能力,到了學齡進入普通學校後學習社交都很困難。我們希望通過提升,儘快讓他們達到進入學校學習的能力。”蔣佩華説,當時,孩子在外康復治療的時候,專家就曾告訴她,通過後天的引導,孩子的認知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有的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同齡孩子的水平。就是這句話,堅定了她的信心。
全天處於高能狀態
蔣佩華每天都守在中心。目前,這裏有10多個孩子,在接受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各項練習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
“自閉症孩子最需要生存技能和生活自理等基本生存能力。穿衣、吃飯、洗手、拍球,對一般孩子來説很容易學會的基本技能或短時間內就能養成的良好習慣,但自閉症患兒卻要學習半年或者是更長時間。我們把這些項目分解成一個個細小的目標,孩子們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反覆練習,效果就會顯現出來。”蔣佩華説,在學校就讀的孩子是一週5天學習,週六週日雙休,而她的孩子們一週有6天的康復課程,只有單休。
在中心裏,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有一位3歲8個月的寶寶剛來時,視覺能力、運動能力只有2歲多一點的水平,發育滯後。訓練了兩個半月,孩子的各項能力都康復到了同齡孩子的水平。有一位8歲的孩子,發音能力滯後,很多音發不出來。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能夠發出清晰的語音。
“專業技能可以培訓獲得,但愛心和耐性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蔣佩華説,有的孩子剛來時見人就吐口水,有的寶寶動不動就咬人。“當你發現孩子們在點點滴滴地提高時,當孩子露出微笑的時候,當孩子學會一個新的發音時,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會一直堅持下去
“要辦就要辦好。”為了維持中心的運行,蔣佩華拿出了多年的積蓄,聘請了專業的老師團隊,中心所有課程和評價體系,都和一線城市專業機構同步,上海自閉症兒童教育專家陳婕如也定期給蔣佩華的團隊做指導。
“我的初衷是將中心辦成一個公益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中心開設之後,每個月都會組織公益課,幫助身邊這些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家庭。”蔣佩華説,“這會是我今後一段時間的事業,是我必須要做下去的。現在中心的投入,都是之前工作的積蓄。現在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將來也會考慮申報公益創投項目。如果將來有一天經濟能力跟不上了,就算外出打工補貼中心,也會堅持下去。”
(2017-09-08)
婊貝萌,晚上好呀~
又是一個月黑風高,敲適合八卦的好夜晚吶!婊貝萌有沒有準備好呢?
Q:馬天宇舉報王凱微博泄露自己隱私?
扒黍:舉報?!別開玩笑了,他們可捨不得。29日傍晚,王凱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照片,配文道:“心意收到了,下次別再逞能了啊”,圖片中除了馬天宇探班送的美食餐車外,另外兩張圖片也是非常有意思,一張照片為馬天宇王凱私信“我不喜歡欠人情,哪怕沒錢借錢,也得要個面子”,而此前王凱也曾攜禮探班馬天宇。另一張則為二人影片劇照,配文“馬天宇:你知道嗎?我是借錢給你們去應援的”,“王凱:面子害死人啊”。不久後,馬天宇轉發王凱微博並評論道:“我已經舉報你了”,並配圖舉報的截圖,而舉報原因則是令人啼笑皆非,“知道我沒錢,還發微博!我不要面子麼”,兩人的互動十分有趣,明眼人也都能看出來這是朋友之間的調侃了,人家關係好着呢!
Q:易烊千璽暫別娛樂圈?
扒黍:是的呦!如今千璽也是一個高三的學生了,高三不管對哪位學子來説都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為之後就要面臨高考,所以這期間還是要以學業為重的。而易烊千璽這個舉動,也是挺讓人佩服的,畢竟娛樂圈的誘惑那麼大,他本身的人氣也很高,不少人都在擔心他離開一年還會不會有這樣的人氣,很有可能有些人就此忘了他,而就算這樣,千璽依舊下定了決心,可以説是很棒了!不過對於千璽來説,壓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俊凱已經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了的情況下,千璽如果考得不好,很有可能會被黑粉炮轟,不管怎麼説,還是祝願千璽一切順利!
Q:VaVa幼年曾患自閉症?
扒黍:一頭髒辮加上一身嬉皮服裝,舞台上的VaVa是一個活脱脱的不羈少女,但其實私下裏她與台上相差蠻大的。
今年22歲的VaVa幼年有着被遺棄的超長黑暗史,期間也曾患過自閉症:三歲時生母無預警離家,從小反骨的她,不願意叫繼母一聲“媽”因而被父親毒打。從小被祖母扶養長大,童年也因母親離家留下陰影,還曾一度患有自閉症,與世界隔絕,16歲開始到酒吧做駐場歌手,18歲孤身一人前往北京拜師,開始學習電子音樂創作及嘻哈説唱,透過歌曲傳達堅強的人生。
如今,VaVa憑藉她不輸男生的饒舌技巧、穩健的颱風和爽朗的個性使她在rapper的道路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生蜕變吧!
Q:董潔兒子要出道?
扒黍:可以這麼説了,不過不是以演員的身份,而是模特哦!不得不説,父母給的基因真的很好啊,小頂頂的五官是經得起鏡頭的考驗的,作為童星出道,除了必備的品貌和靈氣之外,在鏡頭前不怯場知道如何表現自己同樣重要。而頂頂在鏡頭前面的表現力似乎出乎意料的棒啊,不愧是董潔和潘粵明的孩子,不僅有古靈精怪的一面,還有安靜的一面,架起眼鏡的頂頂真的超級帥氣呢,隨隨便便的一拍都是富有文藝氣息的小男孩。可以説頂頂真是集父親潘粵明和母親董潔的優點於一身,站在鏡頭前簡直像是一位資深名模!
Q:李健十歲定下娃娃親?
扒黍:沒有沒有,這個就有點誇張啦。因為父母和妻子家是世交,李健在自己十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五歲的孟小蓓,也就是那個時候他一眼記住了這個女孩,不過雙方家長並沒有定下所謂的娃娃親喏。這麼多年以來,李健一直很愛妻子,一直稱呼她為“小貝殼”,而她也每次都調皮地叫李健“各種先生”,兩個人無論結婚多少年,每天都像蜜月一樣甜蜜。婊貝萌還記得春晚上王菲唱的《傳奇》嘛,那就是李健專門為小貝殼寫的歌曲哦。
大家都知道李健是清華的高材生,其實“小貝殼”也是個大學霸,不僅跟隨李健也上了清華,而且學歷比李健還要高,是清華社會學博士,而且小貝殼長得也特別有氣質,因為太美了還曾被星探挖掘過!
好了,今天的扒黍説就是這樣啦!記得關注黍,get更多圈內勁爆八卦內幕喲!
(2017-09-05)
患有生殖器皰疹的女性患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後代的幾率是女性的兩倍。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衞生學院和挪威公共衞生研究院感染與免疫中心消息: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女性在妊娠早期感染生殖器皰疹病毒(活動期),其生下的孩子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幾率或風險將升高2倍。
妊娠早期感染皰疹病毒 患病風險增大2倍
該研究為妊娠期感染生殖器皰疹病毒在自閉症的作用提供免疫學證據。報告顯示母體抗單純皰疹病毒(HSV-2)抗體陽性與後代患ASD風險的聯繫。該結果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協會雜誌雜誌mSphere上。
孤獨的世界
注:兒童孤獨症(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部分患兒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
該病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與經濟負擔,隨着醫學的發展與醫療衞生條件的改善,該病的早期診斷得到提高。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訓練干預法為主,藥物為輔。然而,治療訓練時間漫長,效果卻差異較大。
消息來源於:Columbia University's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