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香點亮人生
9月13日,由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殘聯組織實施的“盲人數字閲讀推廣工程”在國家圖書館啓動。
資料圖:任意款智能手機,只要安裝視障人士專用APP,手機便可通過分辨手勢來給出相應語音提示,幫助視障朋友更好使用智能手機。 記者 李霈韻 攝
縮小盲人與信息時代的“閲讀鴻溝”
“我國共有1700多萬視力殘疾人士。隨着信息時代來臨,閲讀對普通人而言越來越觸手可及。然而,傳統盲文書籍的出版存在製作成本高、印製工藝和校對過程煩瑣、耗時長等難題。以《紅樓夢》為例,32開全套印刷出來一般是4本,但要製作成盲文書就有25本,摞起來有半人高,攜帶非常不便。如何縮小盲人與信息時代的‘閲讀鴻溝’,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中國盲文出版社總編輯沃淑萍説。
中國盲文出版社與國家圖書館共建的盲人讀物融合出版與傳播平台,擁有約4億字的電子盲文閲讀材料、共計長達4.5萬小時的1.3萬餘種有聲讀物。如何將這些讀物廣泛地傳播給散佈在全國各地的盲人讀者,解決盲人閲讀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是“盲人數字閲讀推廣工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中國盲文出版社社長張偉介紹,該社將和400家公共圖書館一起,以雲端推送和麪對面培訓、答疑、更新存儲卡等方式,持續開展適合廣大盲人的各類知識文化服務,並與國家圖書館一起對公共圖書館盲人服務工作人員開展數字閲讀、聽書機使用維護和盲人文化服務技能培訓,讓他們幫助盲人讀者正確順暢地使用聽書機,鼓勵和引導讀者通過各種方式獨立獲取資源。此外,依託全國100所盲人教育機構,推進盲文普及和國家盲文規範化行動,提高盲文使用率和盲人學習效率。
讓更多盲人共享“閲讀之美”
“雖然一個個的盲文點字摸上去澀澀的,但是在我心中它們像是跳動的音符。”談起閲讀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北京市盲人學校學生王雅琪臉上充滿了神采,“因為眼睛不好,我不能隨心所欲地到處行走。但閲讀給了我一個天馬行空的世界,《海底兩萬裏》《老人與海》等我讀過的書,讓我可以藉着想象遨遊四海。以後我長大了,它們也是我美好的記憶。”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認為,“盲人數字閲讀推廣工程”的實施,除了需要相關機構共同努力,還需要廣大盲人的廣泛參與――各級殘聯將認真貫徹《盲人數字閲讀推廣工程實施方案》精神,把盲人數字閲讀推廣作為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重要工作,發揮基層盲人協會和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助殘志願者的作用,宣傳、動員和組織更多盲人走進圖書館。
“對盲人而言,在無邊的黑暗中,閲讀是心靈的慰藉。能夠聽書學習,就不會覺得孤獨。即使跌倒,也會振奮精神繼續前行。閲讀對於提升盲人知識水平、提高職業技能、改善生活品質意義重大。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盲人學習知識、接受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張海迪説。
(本報記者 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