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開包子店,創業之路遇到了什麼?臨近中午,隴海路一家包子店前,不少顧客排隊買包子。招呼生意的是一個戴着眼鏡、文質彬彬的小夥子,他熱情地為顧客服務:
“您要鮮肉香菇,兩個?好的。”“您想吃素餡的,有蘿蔔木耳、韭菜雞蛋的,對,也是一元一個。”……很快,幾個籠屜裏的包子就賣光了。這個小夥子就是這家湯包店的老闆,名叫郜坤,去年剛大學畢業,今年只有23歲。
郜坤是河北邯鄲人,去年畢業於石家莊學院,學的是市場營銷與管理專業。
大學生開包子店 創業之路遇到了什麼
畢業後,他和很多同學一樣,到處投簡歷,參加招聘會,希望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最終,他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工資待遇還算不錯。做了3個月後,他總是感覺在為別人打工,他決心要去做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他辭了工作,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
當然,他並不是盲目地辭職和沒有方向地創業,早在工作期間,他偶然從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包子店的信息,便開始關注包子的經營。之後他查閲了大量資料,覺得包子行業作為快餐,門檻低,形式靈活,資金投入少,覺得可以從這個行業做起。深思熟慮後,他決定去學習做包子的技術。
但是,當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父母時,他們都強烈反對,父母還是希望他找到一家穩定的單位,完全沒有餐飲從業經驗不要去冒險。面對親人的不理解,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開包子鋪,郜坤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自己並不會做包子,即便會做,家常風味也不能滿足大眾的口味。於是他首先要尋訪名師,學習製作最受歡迎的包子。為此,他先後去了杭州、北京、天津和開封,幾乎是遇到人氣旺的包子店就進去品嚐,尋找機會學藝,最終確定學習天津“狗不理包子”傳人的技術。
大學生開包子店 創業之路遇到了什麼
但求師的過程並不順利。雖然他真誠地説明了自己的意圖,但師傅覺得郜坤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只是一時興起罷了,吃不了這個苦,堅持不了多久,雖然他一再表達誠意,但人家還是不收。第一次去天津,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時隔兩個月,他再上天津。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當時他身上所有的“啓動資金”只有大學期間勤工儉學攢的4萬餘元。
第一次去天津他住的是賓館,這次去為了省錢,他就在離包子店不遠的一個廣場的椅子上過夜。當時已是初秋,天津的夜晚涼意很濃,他只有裹緊衣服苦熬。就這樣,他在外面睡了兩夜,連啃了三天饅頭。
郜坤説:“那次經歷恐怕是我這一生難忘的,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我覺得以後再遇到困難,自己都能夠接受了,因為我連廣場的椅子都睡了,都淪落街頭了,還有什麼事情是無法克服的?”最終,他這種執着的精神感動了天津的師傅,答應收他為徒,教他做包子的祖傳技藝。
三個月學成之後,分別時師傅語重心長地説:“我年紀大了,你可能是我最後一個徒弟了,我已經把手藝毫無保留地都教給你了,你回去一定要好好做,一定要做真材實料的包子,做良心包子!”
大學生開包子店 創業之路遇到了什麼
由於家人已在鄭州定居,郜坤也就選擇在鄭州發展。從天津回來,他又花了兩個月時間去品嚐了鄭州50多家包子店的口味,並對包子的口味、大小、價格、經營狀況等做了詳細調查和總結,最後根據調查,把學到的技術結合鄭州本地的飲食習慣加以調整,並對自己要開的店做了詳細規劃。他計劃一次性開兩家店,這樣能降低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但一家包子鋪的成本就要3萬,郜坤的資金還差2萬元。
“我沒辦法,只能向朋友和同學借錢,不少人不願意借我,他們不是不支持我創業,而是覺得我毫無經驗,很難保證創業成功。最終經過我的不斷爭取,終於湊夠了錢。不過,那種伸手向別人借錢的滋味真不好受。”郜坤説,“所謂苦盡甘來,6月12日,第一家店開業第一天生意就非常好,20天后開了第二家店,現在我已經還清了所有的債務,每天能有五六百元的利潤。”
而最讓郜坤開心的還是,顧客排隊買包子,他們品嚐後誇他的包子好吃,並且口口相傳,老顧客又引來了新面孔。他並不滿足現有的成績,開連鎖店是他的目標,準備今年年底再開兩家店。
讓郜坤開心的是,顧客吃過他店裏的包子後覺得味道不錯,又介紹來新顧客,口碑才是生意持續紅火的最大保證。而他並不滿足現有的成績,開連鎖店是他的目標,準備今年年底再開兩家店。
“在創業路上,我一直在奔跑前進,我給自己的店起名‘鴻德’,就是希望自己做一個有‘鴻鵠之志’和有道德的年輕人。”郜坤説,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就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等包子店穩定後,他和團隊會定期去敬老院給老人送包子,給環衞工人送包子,給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免費早餐”等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他的公益夢想。
説到這裏,郜坤滿懷憧憬地笑了:“我想到那個時候,父母和曾經質疑我的朋友們,就會理解和支持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