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寫情書,網友:這麼小就戀愛了。“因為那個媽媽的方法不對,差點毀掉孩子,家長根本不懂孩子,説孩子不要臉,對一個不到10歲的小姑娘打擊非常大。從那以後,她一看見大人,就下意識地擋住眼睛,產生了嚴重的交往障礙。”提起做心理諮詢老師印象最深的事,內蒙古市教研中心吳海婧老師向未來網記者講述了那個令她無法忘懷的小姑娘。
小姑娘白白胖胖的,皮膚非常好,因為長得胖,胸部也能明顯看出已經發育了。
一次數學課上,班長向老師反應“何詩情(化名)給我寫情書。”
老師瞪大了眼睛,沒有理會,不一會兒,學習委員和體育委員也報告老師“何詩情(化名)給我寫情書。”
“老師蹭地就火了,她惡狠狠地瞪着我,就像要把我吃掉。”事後,何詩情告訴吳海婧“媽媽”。
下課後,數學老師把何詩情叫到校長辦公室,當着她的面説:“這個學生我不教她了,給她換班吧。”
校長對詩情的數學老師説:“你別激動,學生還小,懵懂無知,根本不懂什麼叫情書,也許事情沒有你想得那麼嚴重。”
何詩情告訴吳海婧,數學老師的眼神像刀子,她問我啥,我都不理她,校長問我,我就回答他的問題。“我們校長高高瘦瘦的,可帥了,説話一點都不像數學老師那麼兇,我喜歡那樣的。”吳海婧説,她描述校長的時候一臉的喜悦和崇拜,後來我一見那個校長,發現校長果然和她描述得一樣。
從此以後,一上數學課,何詩情就低着頭,自己玩,壓根不聽老師講課。如果老師的眼神和她的眼神對上,她馬上用手臂擋着眼。
有一次,在樓梯上巧遇數學老師上樓,何詩情抬起胳膊擋眼,結果,一下子從樓梯上滾下來,眼睛、臉和胳膊全摔破了,醫生建議她休學或者轉學。
“老師,我真的不要臉嗎?”
後來,媽媽帶她看去做心理諮詢,吳海婧老師接待了她們,得知何詩情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遇到大人,無論看見的是男是女,也不管是否認識,都會抬起胳膊擋眼睛,哪怕是坐在媽媽的電動車上。
為什麼擋着眼呢?
何詩情答道:“數學老師肯定把我的事給別人説了。”
吳海婧告訴未來網記者,“她的這種反映就是泛化心理症,因為擔心所有人都知道她給男生寫情書了,所以怕別人看見她。”
吳海婧表示,是何詩情媽媽罵她不要臉深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旦看到孩子擋眼睛,詩情媽媽就打何詩情的手或者揪她,提醒她不要擋眼睛。
私底下,何詩情悄悄地問吳海婧,“媽媽説我這麼小就想男人,罵我不要臉!老師,我真的不要臉嗎?”
吳海婧告訴何詩情:“你發育得很好,也很正常,一個女孩喜歡男孩是正常現象啊!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齡,沒有對異性的好感,反而不正常呢。”聽了這話,何詩情的眼淚刷地流下來了,她揚起天真的小臉,吃驚地問:“老師,您説的是真的嗎?您能不能説慢點,我記下來,回去給我媽媽看。”吳海婧告訴她,不用記,老師會告訴你媽媽。
“老師您一定要把給我説的這話再給我媽媽説一遍呀,下次我拿個錄音機來,把您説的話錄下來,回家放給我爸爸媽媽聽。”
“我可不可以叫你媽媽?我媽媽都沒有對我這麼好。”她來諮詢的時候,如果她媽媽在,她就一句話也不説,用眼神示意我讓她媽媽出去。“孩子的信任讓我特別心痛。”吳海婧告訴未來網記者。
據悉,何詩情6歲之前跟着姥姥生活,9歲就來例假了,身體也開始發育,所以這種性早熟讓她對異性產生了好感。
自從情書事件被曝光以後,何詩情開始抗拒學數學,每天的數學作業能寫2小時,甚至寫到晚上11點還完不成,就算媽媽每天坐在她身邊看着她做題,她也是要麼發呆,要麼摳摳這摸摸那。
有一次,喜歡語文老師的何詩情語文考試得了98分,數學才考了43分,媽媽氣沖沖地找到吳海婧,抱怨孩子不學數學,又考了這麼點。看了詩情的卷子後,吳海婧偷偷地對何詩情説:“我看你很聰明,這些題你不是不會吧?要不你再試試做做看?”
在吳海婧的鼓勵下,何詩情又重做了一遍,她媽媽一看,哀嘆這次竟然得了90多分,覺得不可思議,大家一直以為她真的課堂上不聽數學老師的課,什麼也不會。
吳海婧問她為什麼不想學習呢?
何詩情告訴吳海婧:“班長回答問題時特別帥,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其實,我也不想喜歡他,我就是想看他,想和他玩。我也不想寫信給男生,這是不要臉。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平時我腦子裏有兩個小人經常打架,一個小人説‘沒事的,玩去吧,不做作業’;另一個小人説快聽課吧,要不,等下數學老師又訓你了。”
最後哪個小人佔上風了?
總是那個小人説:“不聽,就不聽,鼓勵我去玩吧!”
吳海婧告訴她,努力學習,你會變得更漂亮,等你上了高中或者大學以後,你選擇對象的餘地更大。
“但是,我就喜歡我們班上的那三個男生。”
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等症狀就是性早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內分泌專科副主任梁立陽認為,女孩出現性早熟約為男孩的5-10倍,但男孩的性早熟症狀更難以發現。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專職心理老師、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國家級師資陳萱告訴未來網記者,因為老師和家長不懂青少年的性心理,不知道如何開展相應的性教育,才會出現一個10歲小女孩給男生寫個小紙條就被羞辱的情況。“性教育不是補救措施,應該做在前面。”陳萱認為,“性教育不等於防性侵教育,性教育是做人教育,是學會愛的教育。”她建議首先讓老師接受相關知識,並對家長和學生同時開展性健康教育。
吳海婧表示,當老師或者家長髮現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不愛學習時,就要考慮是否出現了性早熟及異性交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