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家庭在發現“孩子偷錢”這一類原則性錯誤時,爸爸媽媽都會深恨自己教育失敗,對孩子恨鐵不成鋼,一時衝動便打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爭氣!”“我是缺你吃還是缺你穿了?”還要埋怨自己命苦,怎麼養了這樣一個孩子。
其實孩子還小,根本不明白什麼原則問題,是非觀也不深,才會很輕易地做出這些事情來。家長,你要做的不是打罵孩子,而是要好好教育他。怎麼教育呢,看看這位媽媽的辦法!
飛飛第一次偷錢,是從媽媽的羽絨服裏面,拿走20塊錢。
那一年,飛飛6歲半,讀一年級,拿到錢後,他花了3塊錢買了一根巧樂茲的棒冰,那是當時孩子們眼裏最奢侈的消費品。花了10塊錢買了很多同學夢寐以求的聖鬥士玩具,放在書包裏面帶回家後不慎被媽媽發現了。
媽媽先是大吃一驚,覺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温良恭儉讓,怎麼孩子就學會偷錢了呢?媽媽反思了自己的教育,但並沒有打罵,經過一番思考,媽媽取消了飛飛現有的零花錢,並告訴飛飛,每週會在書房的某個地方放上5元,你找到後就是你的,沒找到就沒零花錢了。
其實飛飛自從偷錢之後,心情就很忐忑,已經做好了被發現後捱打的準備。然而媽媽的行為,讓本來“偷錢被媽媽打”的劇情,換成了,飛飛通過自己的努力,合理從媽媽那裏賺錢的遊戲……看媽媽這樣對待,飛飛十分感激媽媽,就趕緊答應了。
最初幾個星期,飛飛完全找不到錢在哪裏。因為家裏書房很大,裏面陳設複雜,有好幾個裝滿了書的書架,飛飛找累了,就在書房裏坐一會兒,翻一翻書架上的書,讀一讀有趣的故事,休息一會兒再起來找。漸漸地,飛飛摸清了媽媽的套路,對藏匿地點熟了,基本週一就能找到錢。但後來,飛飛找到的就不僅僅只是錢了,他可能找到一個望遠鏡,找到很多科技的書, 找到了爺爺的字畫,聽媽媽講了爺爺年輕時候的勵志故事。在這個遊戲裏,飛飛學到了很多很多。
這位睿智的媽媽對人性與育兒都有着心靈深處的思考,她明白,我們總是特別在乎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所以她讓孩子去尋找錢,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孩子才會覺得錢來之不易。這位聰明的媽媽更是在尋找錢的“旅途”中加了“料”,讓孩子讀讀書,看看畫,陶冶情操,增長知識。
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父母須堅守兩大原則:
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育兒心理學有句話:“你説孩子是怎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你所説的那種人。 ”所以説,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切忌採用“審問犯人“的方式來“提問”孩子,或者強逼孩子認錯,建議先用比較和緩的方式去點醒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清楚他們犯錯誤了。
2、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
如果簡單粗暴地以“抓犯人”方式解決, 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好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在質問前最好能冷靜分析孩子偷錢的原因,才能找到杜絕此項行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種東西而偷錢,而且比較合理,媽媽儘可能的滿足。如果孩子要求不合理,媽媽要尊重並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比如告訴孩子,每個人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想要,但這是不可能的;或多跟孩子保持交流,看看他想要什麼,告訴他怎樣才能得到它等等。
一個好的父母,要懂得將孩子每一次犯錯,轉變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拐點。孩子犯錯,你會知道你的教育在哪一方面還有疏漏,在哪一點上還需要補充,讓我們一起尋找好的方法,幫助孩子成就更好的未來。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偷錢問題:
一、保持冷靜,瞭解孩子的想法
一些家長髮現孩子“偷”了錢之後,首先的反應是大吃一驚:小小年紀就“偷”,長大了還了得?接着的行為可能不是罵便是打,以示教育。其實偷拿家裏的錢是每個孩子都可能犯的錯,作為父母,不能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等同於大人的偷竊行為,以免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好人,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問問自己: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他的行為向我們傳達了什麼?
二、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外部世界產生慾望,並通過不斷地滿足慾望獲得快樂和成長的原始動力。父母要尊重並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比如告訴孩子,每個人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想要,但這是不可能的;或多跟孩子保持交流,看看他想要什麼,告訴他怎樣才能得到它等等。這樣孩子就能學會如何通過正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
三、給孩子適量的零花錢
可以每週給孩子一些零用錢,數目適中即可。注意留意孩子合理用錢。孩子手中有了零花錢後,看到別的小朋友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會冒着偷拿的風險去滿足他平時“求之不得”的慾望了。
四、及時消除誘因
要杜絕孩子偷拿錢的行為,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把家裏的錢放置妥當,同時避免在孩子面前大手大腳地花錢,以及經常用錢作為哄孩子的手段或對孩子的獎勵。另外還要多在情感和心理上關注孩子,以免孩子因內心虛弱、孤獨而通過“偷”來補償自己。
注意事項
當然,如果孩子屢犯不改或偷拿超乎正常所需的金錢、物品來滿足自己時,則需要了解其心理動機,及時尋求心理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