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部分網友力挺不讓座的小夥,到底在表達什麼)
又見因讓座問題引發的風波。6月30日,上海地鐵9號線,一男子拒絕給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一位大媽上前勸阻,並引發糾紛。上海軌交公安在事發後介入調查,該男子稱當天是去做志願者,一天下來也很累,所以沒有主動讓座。
不主動讓座,對老人勸告也無動於衷,還搶奪乘客拍攝的手機……這些關鍵細節組合在一起,似乎足以刻畫出一個自私、蠻橫的年輕人形象。但這一次,多數網友卻站在了小夥子的一邊。
客觀而言,自己沒座的大媽,提醒下身邊有座的年輕小夥為帶小孩的婦人讓座,也算是熱心腸。只是,這僅僅只能是善意提醒,若變成了冷嘲熱諷甚至是道德綁架,顯然就越界了。再者,在這種情況下,旁人拿着手機來拍攝小夥子,也頗為失當,至少是不禮貌的,也無助於事件的解決。
類似事件屢屢引發輿論聚焦,離不開近年來公共場合讓座衝突頻繁發生這一背景。此次事件中,拒不讓座的小夥子,據其自稱是當了一天的志願者累了,並且一開始也是準備讓座的,但由於老人的過度“勸説”,反而激發了逆反心理,索性不讓。這種心理傾向,在不少的讓座衝突中都客觀存在,也再次説明,強制性的道德脅迫,不僅不利於激發道德自覺,還可能反過來削弱社會對“讓座”這一道德倡導的認同。
據報道,日本也非常提倡尊老愛幼,但公共場合,卻很少發生類似的讓座風波,甚至不少老人會主動拒絕他人讓座。其中的緣由,除了“怕麻煩別人”的心理深入人心,更在於,在日本老人看來,接受讓座即意味着自己服老,承認自己是弱者。這種對比反差,有助於我們更真實地體認讓座衝突的根源。
提倡公共場所讓座,不管對象是老幼還是病殘,其目的都是出自於社會對弱者的照顧原則。但是,一些老人強迫他人為自己讓座,所表現出來的,或不僅僅出於自己的弱勢身份,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是老人就必須有座位”。讓座的道德前提就此從弱者需要照顧,異化為老人必須享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待遇”。反之,不讓座,就是不尊重老人。在這種微妙心理之下,讓座衝突變得經常化,也就不意外了。
因此也可以説,獲得一個被讓出的座位,或是一個跳廣場舞的籃球場,可能成了部分老人對自己“老人權威”的一種外在確認與補償。即如這起事件中,老人雖然不是為自己爭取座位,但其要求小夥為帶小孩的婦人讓座,亦是將自己置於一種道德權威的地位,帶有一種教育“年輕人”的心理動機。
道德是一定社會環境的產物,讓座更不是無條件的道德正確。長期以來,我們接受的是那種不由分説、脱離了具體場景的道德宣教,對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部分老人而言,他們可能理解不了:一個當了一天志願者的小夥,或者正處於生理期的女孩,也是某種意義上需要座位的“弱者”。
居高臨下的道德脅迫,難以生長出真正的道德自覺。為弱者和有需要的人讓座,確實應該提倡,但既然是提倡,就應該止於自我道德認同的層次,一旦邁向強制,不僅變味了,也很可能激發逆反心理。這次網友力挺不讓座的小夥,在根本上説,其實不是年輕人與老人的羣體對立,更不是説否定讓座的必要,而是邊界日益清晰的現代意義上的道德與權利觀,與傳統一元化道德觀的碰撞。
電影《搜索》中,女主角因沒有給大爺讓座而受到網友的人肉和責罵。23日,杭州一小夥子因為不讓座,被扇耳光,引發網友熱議。浙大社會學教授馮鋼24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道德畢竟是一種自律而不是他律,當事人不能用暴力去要求別人遵守道德。
23日,杭州K192公交上,一小夥坐在車廂中部的“照顧專座”上,旁邊站着一對夫妻,妻子手裏抱着幾個月大的孩子。
司機連播4遍“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謝謝!”,可小夥依舊“無動於衷”,最後竟被那位丈夫連扇5個耳光。小夥被打得鼻血直流,眼鏡也被打飛,斷成幾截。
此事件經媒體報道後,便迎來了網友的熱議。
大多網友對打人行為表示不滿,網友“A-ha-Kyla”説:“讓座是一種美德,但要遵循自願原則。打人就不對了,他也是花錢坐公車的。”
也有人懷疑不讓座的小夥如同《搜索》中的葉藍秋一般另有隱情。網友“di-do-di”表示,萬一那小夥身體不舒服呢。
此外,也有網友力挺打人者,網友“五嶽散人”説:“一個健康人坐在公交的“照顧專座”上,他給老弱病殘孕、抱小孩的乘客讓座不是道德義務,而是必須做的。打人不對,但這種不守規矩的人該打。”
對此,浙大社會學教授馮鋼表示,年輕小夥給抱小孩婦女讓座是應該的,但是不能排除小夥子是否存在一些特殊情況。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王平分析,小夥不讓座被扇耳光這種極端現象跟目前社會存在的競爭壓力和普遍的焦慮感有着分不開的聯繫。
讓座是種美德,不給老弱病殘行動不便者讓座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道德風氣不好的一面,但道德畢竟是一種自律而不是他律,“當事人不能用暴力去要求別人遵守道德啊。”馮鋼質疑,難道用暴力就能鞭策道德的進步?
此外,王平提到,現在的公交車設計有“照顧專座”,廣播會播放“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謝謝!”的温馨提示,這些人性化的設置是一種進步,但從規則和要求到主動和自律意識的達成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他也表示,坐在“照顧專座”上的健康人的確有責任給老弱病殘和行動不便者讓座。
而回顧此前媒體報道,因“讓座”而引發的各種事件也頻頻出現。
例如有報道稱有網友將不讓座女孩的照片傳至網絡,發動網友進行人肉搜索。甚至也有老人因姑娘不讓座而一屁股坐在人家腿上的“鬧劇”。最近,淘寶甚至熱銷“假肚皮”,其中一個購買理由就是假扮孕婦,享受公交讓座優待。
另外,一些地方出現老人坐公交主動帶小板凳上公交,也有老人委婉拒絕年輕人讓座,體諒年輕人上班辛苦。
“我們應該更多地通過自身的道德行為去感染別人而不是要求別人。”馮鋼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