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近年來持續波動已經不是新聞,而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後美國方面的一系列做法則讓中美關係直接惡化到1972年以來的最低點。有學者直接用“自由落體”來形容中美關係,不但沒有阻力,反而還有拉力。
當然,此次中美關係的惡化核心原因還是在於美國。中國的政策是連貫而且明確的,而美國政府則是應激性的、短期的和不斷變化的。現在美國政府如此混亂的根本在於其內部的壓力,美國的反建制派至今沒有提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所以他們只能不斷地“打破舊世界”,卻不能指向任何一個新世界。無處安放的政策只能讓他們空耗美國的領導力,而不能真正意義上帶來變革。
由於美國是全球的霸權國家,其政策的不連貫和混亂影響是全局性的,不僅僅讓中美關係惡化,事實上對於其他國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傷害。除了中國和美國,世界還很大。美國的不靠譜首當其衝的是歐洲。戰後歐洲秩序的基礎是美國接手其安全事務,以此實現對這個現代化起源地的控制。而在冷戰後,這一格局也沒有發生改變,儘管歐洲已經組建了歐盟,但歐盟本身卻是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軍事上的侏儒。然而,現在的美國政府居然要歐洲提高防務承擔的比重,而且還要對歐洲發動貿易戰,很顯然,美國不願再承擔歐洲防務的責任。短時間內美國還不會改變這一格局,但若長期來看,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放歐洲這頭頭上插着鮮花的猛獸出籠。歐洲可能會有更強烈的獨立願望,而獨立願望的歐洲則可能與美國發生一定的戰略衝突,這點就會分散中國面對的美國壓力。
而對於中國的亞洲鄰國們,情況則不太一樣。包括日韓在內的亞洲國家即便與美國存在軍事同盟關係,但其也直面中國的戰略輻射。現在不必説日韓,東南亞與中國的經濟都出現深度整合的趨勢,避免選邊站是亞洲最重要的戰略。但如果美國逼着選邊站,東南亞國家並不會直接站到美國一邊,這樣的風險太過可怕,不是東南亞國家可以承擔的。日韓也並非沒有同盟離心傾向,如果要考慮未來,美國的控制力也至少在短期內呈現下降是很可能的趨勢。
還有廣闊的第三世界國家,這些國家有各自的問題,但是應該看到他們也有各自的利益,而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常常無視他們。而且在華盛頓共識下,第三世界幾乎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發展。近年來得到比較顯著發展的,比如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與中國的關係都比較密切。其實中國已經接近摸索出一套可以進一步推廣的發展模式,這會是中國未來與第三世界最重要的紐帶。
因此,拋去美國及其最深度協同的盟友,世界仍然廣闊,有充足的戰略空間可以挖掘和發揮,美國並不能完全控制這個世界。也正是有這些空間,讓我們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實現緩衝。同時,我們的國際化仍然是一個明確的道路,進一步融入世界是讓中國逐步具備整合全球資源能力的基礎,這點不論中美關係如何變,我們有自己的節奏和利益。
當美國試圖退出一部分國際責任的大環境下,中國可能不得不接手其中一部分國際責任,這會有挑戰,但也有更大的戰略機會。我們仍然要按照自己的邏輯來,中美關係不是全部,不必跟着美國規則來。這次世界衞生大會上中國的承諾和舉措就是典型例證,我們承擔了更多責任,而且並沒有讓已有的國際平台出現排他性的變化,腦子沒有瓦特或者利益相對獨立的政治家都能清醒地意識到,目前理性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這不意味着中國要接過世界的霸權,更不意味着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而是在世界因為美國政府開始秩序混亂時中國可以承擔起穩定秩序的角色,這也是中國負責任、可預期的典範。
當然,中國自己還談不上世界第一流,自己的問題很多但能力也很強,更重要的是仍然保持着持續的改革韌性。美國隨便幾下就讓中國吃不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中國不是90年代的中國,也不是80年代的蘇聯。中國仍會繼續對外開放、繼續融入世界、持續自我改革,這樣才能繼續賺全世界的錢,啊不,繼續為全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即便在疫情全球擴散、全球經濟下行、國際指責之聲此起彼伏的情況下,中國仍然是負責任的大國,這種穩定性、可預期性也是領導力的重要保障。不論別人怎麼評説,我們有理有利,做好自己是最大的利益,而需要理解的自然會理解,不需要理解的永遠會選擇不理解。畢竟,真香的心態大家都有。
就算中美關係嚴重惡化,這個世界還有第二世界可以合作和學習,有第三世界可以提供市場和發掘潛力。形勢不好,但遠遠談不上絕望,正相反,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至於現在還在跟着美國走的國家和地區,説實話,現在的美國怕是歷史上最靠不住的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