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合作名家 譚浩俊:據瀋陽日報報道,近日,某共享汽車品牌負責人隋宏洋表示,作為全國推廣的第一站,近期將率先在瀋陽投放1500輛寶馬轎車。這種“共享寶馬”不需要客人自己加油,全部由平台負責。資費標準是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頂,新用户註冊即有兩次免費使用機會。同時,瀋陽1400多家停車場22萬個停車位用户可免費任意停放。
早就有人發表觀點認為,共享經濟到底是存量資源的有效利用還是增量資源的大推廣,如果是增量資源,“共享”的價值有多大。特別象汽車這樣的高消費物品,有沒有必要通過增量方式實現“共享”。要知道,目前的存量汽車已經數量非常多,出租車、網約車,甚至各種黑車,都已經出現了競爭十分激烈的場面,再增加“共享汽車”,那麼,“共享”的意義何在呢?
在經濟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資本也好,企業也罷,個人也行,圍繞概念做一些文章,不是不可以。但是,象“共享汽車”這樣的概念,顯然是玩大了、玩過火了。因為,大城市因為交通問題,沒有支撐“共享汽車”的條件,小城市則因為規模和出行的時間問題,也沒有條件支撐“共享汽車”,那麼,“共享汽車”的投資者,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產生什麼效果呢?為什麼要在明知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推出“共享汽車”呢?顯然,是存在一些貓膩的。
從總體上講,“共享汽車”的生命力是不強的,甚至可以説是十分脆弱的。投資者到底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又會給城市和居民帶來什麼,都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如果有關方面不能及時跟進,將可能出現的問題想在前,到時候,新的矛盾一定會發生。“共享汽車”,不值得推廣,也沒有條件推廣。嶄新的寶馬車,怎麼也與“共享經濟”掛不上鈎,怎麼也不可能產生共享作用,更別説實現共享價值了。
金融界合作名家 杜坤維:自從共享單車火爆以來,共享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風口的豬,共享雨傘、共享牀鋪、共享健身、共享汽車等等共享經濟不斷湧現,隨着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質疑聲音也跟着多了起來,對中國民眾和中國經濟究竟是有益還是無益,是需要做一個客觀評價的時候了。
共享單車是秉承健身、方便、環保而風靡起來的,因為單車不需要油料,也就沒有污染,單車體積很小,占城市空間很少,減少道路雍塞是一個好方式,所以發展符合中國人多地少的特徵,單車要騎着上班,是一種良好的鍛鍊,與健身潮流相符合。
但是共享汽車就不同了,如果使用的是燃油汽車,與環保不搭界,這與家庭汽車何異,與城市打造綠色環保宜居環境不相匹配,但使用電動汽車,城市的充電樁等公用設施建設需要配套跟上。而且汽車不像單車,體積要大很多,對減少城市道路交通擁擠基本不起作用,何況需要更多專業停車場,沒有星羅密佈的停車場,共享汽車使用起來就不方便,客户不太可能開着共享汽車到處找地方停車,開車1小時找停車半小時吧,大量籌建共享停車場這與節約型城市建設是矛盾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再者共享汽車都屬於中高端車型,價格頗高,不像共享單車,價格低廉,一旦出現磕磕碰碰,維修費用動輒就是以千數計算,甚至超萬元,共享汽車如何監控客户使用情況也是一個難題,畢竟你不能侵犯人家的隱私,否則就容易引發投訴甚至官司。最後是交通責任事故,現在交通事故頻發,賠償費用如何分擔,一旦客户沒有能力賠償,保險公司理賠以外的費用就落到公司頭上。
共享經濟是創新舉措,但是一切的創新最終都需要盈利,一味的燒錢不是辦法,共享汽車投入很大,按照1000元押金,只佔共享汽車成本的1/200-1/300,而共享單車200-300元押金大概佔共享單車的1/3,其押金收益遠沒有單車比例高,而根據有關資料,其收費要比出租車便宜,共享汽車如何實現盈虧平衡,再到賺錢盈利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只是燒錢結果一定就是倒閉。
外媒曾經評論中國共享經濟就是一場忽悠,共享汽車發展還是需要慎重,不能頭腦發熱,夢想燒錢創業,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倒閉跑路階段。整個共享經濟也是該審視盲目無序發展 的不良後果了。
金融界合作名家 江瀚:共享寶馬出現,共享經濟最大的危機來了嗎?最近一段時間共享經濟可謂大火,除了大家習以為常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共享網約車,共享出租等共享經濟的標準形式之外,很多非標準形式的共享經濟出現了,比如説共享雨傘、共享馬紮、共享健身倉、共享睡眠倉,乃至於現在的共享寶馬。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有多少人還能記得什麼是共享經濟的內涵,共享經濟的內涵是將社會閒置資源的給調動起來,通過分享使用權的形式,實現社會閒置資源的最大化。而現在所謂的這些共享雨傘、馬紮、健身倉、寶馬這些東西,根本不能夠被稱之為共享,純粹是給出租換了一個名字而已。原因就在於和標準的共享經濟來自於C端提供的閒置資源不同,通過B端直接進行社會大規模投放更能給資本帶來現實回報和反饋,所以才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這根本不是共享經濟,只是出租經濟換個馬甲而已,希望不要濫用共享經濟這個稱謂,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能夠共享的,這一點希望創投圈好好考慮清楚。
金融界合作名家 楊望:共享汽車未來還能開多遠?相信這是近期共享經濟產業圈內最熱門的話題。對於監管層和企業主來説,城市道路資源緊張、重資產運營成本高、用户體驗差等瓶頸讓其發展規模難以與共享單車對比。我認為,共享汽車在技術、政策、成本和安全等方面都面臨着非常嚴峻的考驗,未來前景廣闊,但目前仍處於初級的市場培育階段。(金融界專欄作者、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總監楊望)
金融界合作名家 奕兵:又是一個共享經濟的項目,只不過這次不再是單車,而是汽車,從早期的EVCARD,到現在的共享寶馬,共享經濟正以飛速發展的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不僅僅只是滿足需求,更開始向使用者的高端試用體驗進發。
而且值得欣喜的是,相比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在大規模爆發之前,就已經有了相關法規的扶植政策,這對於未來行業的規範和良性發展起着重要作用,不是任何事物都需要野蠻生長,法規的約束是極為重要的。
此外,我們還是應該注意一些問題。第一,交通擁堵的便利性難題。共享汽車率先在一線城市推廣,但是一線城市的交通擁堵歷來都非常嚴重,共享汽車能夠給使用者帶來多少便利?第二,使用車況問題。車在路上開,難免剮蹭,難免發生意外,還有車輛的日常保養,油費使用如何計算,這些必須系統科學配套。第三,停車問題,此前EVCARD作為電動車,都會停在指定充電樁區域,以上海為例,上海有5000至6000根充電樁,其中一大半都位於上海安亭汽車城區域,剩下的則分佈在市區各個地方,分配非常不均勻,停車問題會成為妨礙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共享寶馬,怎麼合理設置停車點,又不妨礙整體社會交通體系,也是需要考量的一部分。第四,不可控的人為因素,道路交通安全將再受考驗。
共享經濟,共享出行,改變了出行方式,但是,是不是真的會帶來便利?要知道,汽車不是自行車,兩者本質上存在着巨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