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對於每年前往巴黎聖母院那幾百萬瞠目結舌的遊客來説,頹喪的跡象並不明顯,很多人忙着讚歎精雕細琢的外表,沒有注意到它的破損與斑駁。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30日報道,近日的一個下午,教堂發言人安德烈·菲諾介紹了建築的破損情況。殘破的滴水嘴獸和掉落的欄杆柱被塑料管和木板替代。飛扶壁因污染變暗,受雨水腐蝕。小尖塔要靠梁支撐,並用綁帶做了固定。指尖輕輕一點,一塊石灰岩就破了。
“被腐蝕的石材隨處可見,風不斷吹,這些零碎的東西不斷往下掉。”在教堂屋頂的走道上,菲諾小心翼翼地跨過散落在地上的石塊。“整個地方完全失控了。”
報道稱,這不是這座中世紀哥特建築瑰寶第一次需要大規模整修,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專家稱,雖然尚不面臨坍塌的危險,但聖母院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一個昂貴的臨界點。
報道稱,整修費用預計達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為了籌到這筆錢,他們需要寄望於法國人對建築寄託的愛國情懷,同時還需要打那些崇尚法國的美國捐助者的主意。
“現在迫切需要展開緊急修繕工作。”米歇爾·皮考説,他是新成立的巴黎聖母院之友基金會的負責人,該組織將負責在美國籌款。
位於法國首都中心的巴黎聖母院,被許多人認為是一輩子需要去一趟的地方,這其中包括了梅拉尼婭·特朗普和碧昂絲這樣的人物。皮庫説,它是法國和美國之間的一種“情感紐帶”,這種關係是在戰時同盟、共同價值觀和對彼此文化的惺惺相惜中得來的。
聖母院始建於12世紀至13世紀間,在1844到1864年間進行了最徹底的一次整修,當時建築師讓-巴蒂斯特-安託萬·拉索斯和歐仁·維奧萊-勒-杜克重修了尖頂和飛扶壁,做了一些建築細節修改。
那次整修之前的幾十年,此地疏於管理,且在法國大革命中遭到部分損毀,維克多·雨果的1831年小説《巴黎聖母院》給它帶來了一些關注,其中就提到了建築的破敗狀況。
“巴黎聖母院這座教堂如今依舊是莊嚴宏偉的建築。”雨果在書中寫道。“它雖然日漸老去,卻依舊是非常美麗。但是人們仍然不免憤慨和感嘆,看到時間和人使那可敬的紀念性建築遭受了無數損傷和破壞。”
這也符合今天的景象。“150年前他寫下那番話,呼籲人們為當時的聖母院而戰;如今這再次成了對現實的描述。”瓦薩學院建築與藝術史副教授安德魯·塔隆説。
他説聖母院現在處於一個“令人極度激動,甚至恐慌的狀況,急需得到幫助”。
“這是一場正義和邪惡,美麗與醜陋,純潔與骯髒的較量,是一幅光怪陸離又鮮血淋淋的愛情悲劇畫卷,作者用誇張的描寫讓我們不由重新審視真正的善與惡,美與醜,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作品。”
這是第一次寫外國文學史這個科目作業時寫推薦書目推薦《巴黎聖母院》這本書時寫下的推薦語,上面的話我也不知道是從哪裏看到的説法,覺得很符合自己的想法就把它給抄了下來。
《巴黎聖母院》這部作品我看了三遍,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覺。第一次看是在高一,在課堂上偷偷看的,草草地過了一遍,只看情節,不看環境描寫,感覺記不太清楚了,大概只是“副主教太壞了,腓比斯太猥瑣太自私了,愛斯美拉達真善良,卡西莫多對愛斯美拉達的愛真讓人感動”這些比較情緒化的想法吧。第二次看是在高中畢業後的那個漫長的假期,時間比較充裕,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看了十幾個小時才看完,看完之後除了被雨果筆下的雄偉神秘的巴黎聖母院所吸引,對小説的也有了一些領悟,通過對小説人物的比較分析,發現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其實只是虛偽的象徵,帥氣英俊的腓比斯原來只是財富和慾望的俘虜,而外貌奇醜的卡西莫多卻善良而讓人感動。愛斯美拉達是作者塑造的完美人物,她熱情野性,美麗善良,為了愛不顧一切,她的愛是純潔的,沒有被一絲世俗的所謂現實沾染,但她卻愛上了一個不值得愛的人,因此造成了悲劇。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這段話中,説副主教的那部分我舉雙手贊成,但説卡西莫多也是毀滅我無法苟同,卡西莫多是一個被命運遺棄的人,有的是一個無盡心酸卻無法言説的人生,他唯一的朋友只有巴黎聖母院裏的那口大鐘,因此愛斯美拉達對他的善意對他來説有多珍貴多重要只有他自己能夠充分了解,最後他確實是因為愛斯美拉達被絞死而自殺了,但誰又能説這是一種毀滅,而不是一種成全呢?他選擇用死亡來守護心愛的女子,用死亡來成全自己的愛情。
如今再看《巴黎聖母院》,引起我注意的卻是乞丐王國對待犯人和法國王朝對待犯人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以及當時巴黎人對外來人的排斥。小説裏有這麼一個人物,他是一個詩人,叫甘果瓦。甘果瓦一次不小心闖入了乞丐王國,被乞丐王國的人抓獲,將要治罪,但是根據他們的規定,不治自己人的罪,於是愛斯美拉達為救出格蘭古瓦,便和他假結婚,這樣詩人也算是乞丐王國的一員了,便也保住了他的性命。乞丐王國是當時巴黎的下層人民,對待犯人時是簡單利索的,也有商量的餘地。而當時法國的當權者對待愛斯美拉達卻是不無論如何都要將她置於死地,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甚至在愛斯美拉達被卡西莫多救進巴黎聖母院裏面之後當權者也不斷地尋找能打破教堂避難權的辦法,好去處置愛斯美拉達,這是也許就是當時貴族處理下層人民的辦法,讓人心寒。
另外,在小説裏,對巴黎人來説,愛斯美拉達是吉普賽人,她,以及她所在的乞丐王國裏的所有人都是外來者,是野蠻的外族。巴黎人在消遣他們給自己帶來的表演之餘也不遺餘力地排斥他們,想把他們趕出巴黎,試想,若是愛斯美利達是一個巴黎的貴族女子,甚至只是一個普通的地道巴黎普通女子,也許就不會遭受如此冤枉的酷刑。
這種排斥不僅在小説裏,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巴黎有,在現代的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幾年前在東莞一個名叫長安的小鎮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個地道的長安富二代撞死了一個外地的富二代逃逸,但長安法院卻只判了那個撞人逃逸的富二代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各種原因除了那個長安富二代的父親挺有勢力之外,更多的也是因為他撞到的是一個外地人吧。
(2017-09-26)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
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
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我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築,鍾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後才用於報時之用。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啓各坊門及宮門。
鐘樓二層陳列的報時銅鐘製造於明永樂年間。銅鐘懸掛於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鐘身高5.5米,下口直徑有3.4米,鐘壁厚12到24.5釐米,重達63噸,是目前我國現存鑄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鐘,堪稱中國的“古鐘之王”。
紅牆朱欄、雕樑畫棟,非常雄偉壯麗。其類似城樓的建築形式,飛檐翼角的獨特形態,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
2001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羣鼓再度被敲響....
如今的鐘鼓樓雖已失去司時的作用,但每到年節,依然能聽到宏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
(2017-09-19)
巴黎聖母院
讀了巴黎聖母院,有一種悲傷的心緒。一直縈繞在心中遲遲散不去。美麗純潔善良的美麗少女愛絲美拉達,無私捨己為人,長相醜陋卻心底純潔善良的瞎子聾子駝背的敲鐘人卡西莫多,還有陰暗內心污穢醜陋的教士,衣冠楚楚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花言巧語欺騙艾絲美拉達的風流騎士 :福比斯。失去女兒悲痛欲絕日夜等候15年的隱修女。
首先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故事中的隱修女失去了女兒那種悲痛欲絕,呼天搶地,日夜守候着女兒的小鞋子加以慰藉,她的生命因女兒的失去也彷彿只剩下了一具驅殼。最後找到了女兒,她放佛活了一樣,開心至極。最後女兒被認為巫女要被處死,隱修女保護不了女兒,自己也痛苦死去。故事中的母女情深,經歷離別痛苦,相聚卻如此短暫,至親骨肉分離,眼睜睜看着女兒被絞死,那是怎樣一種悲傷和痛苦。讀者也忍不住感動落淚,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想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珍惜親情,不要等到失去,好好的珍惜身邊的親人,用心去愛。
故事的醜陋的卡西莫多和風流英俊卻玩弄感情的騎士福比斯,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對比反差,長相醜陋和英俊瀟灑,感情真摯和花言巧語,欺騙感情。和陰暗毒辣的教士,都是很大的對比。美麗的少女太年輕,以便分辨不出騎士的花言巧語,對無數女人都慣有的一套説辭,卻讓少女相信了。最後還是因他而自己被絞死,到死也執迷不悟,還愛着那個欺騙玩弄她感情的男人。
卡西莫多,醜陋卻很温柔,內心善良,深深愛着埃及少女。第一次從絞刑架救了少女,日夜守護着她。真正愛一個人,會給她安定踏實的安全感,有他在,內心能夠安定,踏實,更適合生活。 然而外表華麗,卻不一定能中用,只是曇花一現,讓你沉醉於花言巧語,紙上愛情。 在我們的感情生活中,我個人所得領悟,愛你的人,不一樣給你那麼多浪漫甜蜜的情話,卻能給你踏實安定,讓你有安全感。忽然想起陳昇的一首歌,“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不言不語,卻內心深愛。用實際行動,不顧自己,來保護自己心愛的人。才是最愛你的人。
福比斯,表面英俊瀟灑,內心貧瘠,風流無數,花言巧語欺騙玩弄埃及少女的感情,只為了一時的快活,為了滿足自己的肉慾。內心卻對少女嗤之以鼻。這種人咱們需要有一雙慧眼來辨別。不至於為了他淪陷,執迷不悟。就像卡西莫多的那首悲傷地歌一樣,”美麗的姑娘,不要看外面醜陋,要看心“!
教士,內心陰暗殘暴,栽贓嫁禍與無辜的可憐埃及少女,口口聲聲説愛,卻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奔騰的肉慾,只是單相思。説愛,卻只是説,心裏極端,扭曲變態。等不到的也不讓別人得到,要將他置於毀滅。最後將埃及少女艾絲美拉達毀滅。説愛,卻只是自私自利,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慾。
埃及少女,美麗純潔善良。也是可憐的下層人民,最後被處以絞死。被人栽贓嫁禍,卻無能為力,她是一隻蒼蠅,等着蜘蛛來決定他的命運。卻為了一個一隻不值得愛的人把自己陷入了絕境。
説了這麼多,咱們在社會生活中,珍惜身邊的親人,用心去愛。在愛情中,用慧眼去識別真正愛你的人。不要為不值得的人淪陷自己,用心去感受。
(2017-09-14)
吉娜·洛羅布裏吉達曾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女星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她曾被人譽為“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20世紀的蒙娜麗莎”
《巴黎聖母院》是由讓·德拉努瓦執導,吉娜·勞洛勃麗吉達主演的愛情電影。
本影片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同名鉅著,講述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與吉普賽姑娘埃斯梅拉達之間奇特的愛情故事。
該片1956年出品;1972年由上影廠譯製國內公映
女主角愛斯美拉達純潔無邪,熱情天真,對愛情充滿憧憬和渴望
她以為世人都像她一樣的真心實意地待人,所以當弗比斯在巡邏中偶然救了她後,她就把愛情獻給了他。絲毫沒有懷疑他會欺騙和背叛自己還幻想他還會再來搭救自己,其純真令人心痛欲裂
扮演者吉娜·勞洛勃麗吉達, 1927年出生於意大利Subiaco,是歐洲電影界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她是受人尊敬的攝影師。她的作品在世界一些最重要的博物館展出。她發行的相片達四冊,在美國、柏林、莫斯科和巴黎展出;1980年在巴黎榮獲Vermeille獎
她為人道活動付出大量時間,擔任了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的特別代表,並支持許多人道大機構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