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評豆瓣 網友:簡直説出了我們的心聲

  人民日報批評豆瓣,網友:簡直説出了我們的心聲,正在全國上映的賀歲檔3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正面臨巨大的輿論風波。先是《長城》上映後,微博大號“褻瀆電影”踐踏評論底線,發佈“張藝謀已死”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引發口誅筆伐;後有豆瓣為《擺渡人》惡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軒然大波。 雖然這些影片確實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佈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諸如豆瓣、貓眼等一批網站密切對接觀眾、為觀眾提供上映新片信息、觀影指導和購票服務,在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今年歲末賀歲檔市場到來之後,豆瓣、貓眼對於3部主打檔期新片的評分,則令人大跌眼鏡。以12月27日19點左右的評分來看:

  在豆瓣上,《長城》評分5.5分(101551人評價);《擺渡人》4.4分(43311人評價);《鐵道飛虎》5.7分(12623人評價)。

人民日報批評豆瓣 網友:簡直説出了我們的心聲

  在貓眼平台,《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在這些低評分的引導下,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但事實上,這些評分是否客觀?評分形成的背後又暗藏怎樣的玄機呢?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截至12月27日19:00,在豆瓣上,共有4.33萬人評價《擺渡人》。其中,40%網友給出1星,22%的網友給出2星,21.8%的網友給出3星,9.6%的網友給出4星,6.6%的網友給出5星。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機,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説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户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着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然後,《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影片片長128分鐘。可在影片第一場排片放映還沒有結束之前,豆瓣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更為蹊蹺的是,一些高權限真實賬號的4星、5星的好評“被”消失,1星卻完整被保留,總共有200-300條電影評論被清理且封號。

  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 “撞庫”“肉雞”是一些黑客在干擾互聯網正常秩序時的慣用手段。

  所謂“撞庫”,指的是黑客通過收集互聯網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碼信息,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嘗試批量登陸其他網站後,得到一系列可以登錄的用户。很多用户在不同網站使用的是相同的賬號密碼,因此黑客可以通過獲取用户在A網站的賬户從而嘗試登錄B網址,這就可以理解為“撞庫攻擊”。

  “肉雞”也稱傀儡機,是指可以被黑客遠程控制的機器。黑客通過誘導客户點擊或者電腦被黑客攻破、用户電腦有漏洞被種植了木馬,黑客可以隨意操縱它並利用它做任何事情。

  據瞭解, 利用“撞庫”“肉雞”等網絡作弊技術,一個團隊甚至幾個人就可以輕而易舉進行“刷分”。大量的影評通過收集各種大V、小V、大號、小號的信息,軟件自動生成,而且可以做到抓取的信息不重樣。業內人士透露,豆瓣等網站上非常活躍的“水軍”也就是這麼來的。

  電影行業內廣為知曉的一個事件則更值得玩味。幾年前,網名“雪盲”的媒體人虛構了一部名為《即使變成甲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的電影,IMDB編號是其生日,演職員全是他們家親戚同事英文名,海報是個別的電影裏偷來的,劇情是虛構的。放豆瓣上後,有2000多人點贊,200多人寫了影評,好評如潮,基本都打了四五星,甚至還有人聲稱購買了“正版DVD”。事情曝光後,許多ID羞愧難當自行封號。

  而豆瓣網的評分機制和信用度在今年的賀歲片再遭質疑。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稱:“《擺渡人》在一天之內豆瓣評分變化幅度較大,而且零點場以後,集中放出了大量一星的豆瓣評分,疑似慘遭水軍惡意攻擊。

  網友“一樣或不一樣的”説:“一開始我不覺得《擺渡人》電影被黑,只是覺得個人愛好和欣賞冠不同吧,反正我個人覺得還不錯,但是覺得豆瓣評分太低了,雖然説不上是很好的電影,也不至於這麼差,所以就到豆瓣去支持一下,打了五顆星,然後我的號就被鎖了,然後再沒有然後了~心疼啊!我曾經一度那麼相信豆瓣評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影評人表示,《擺渡人》的分數明顯不正常,“我點開看過,很多人都是剛剛註冊的新手,一開場分數刷刷刷就下來了。豆瓣打分,不管是幾顆星,如果註冊日期很近,有可能不被系統認可。但這次,不管誰打分,都被認可了,這就説明很不正常。”他分析,豆瓣評分系統有人工干預。“我甚至懷疑,假設豆瓣編輯不喜歡某部電影,個人權利是否很大?”而某資深營銷人員則指出,豆瓣的評分是需要“維護”的。

  與豆瓣評分結果相左的是來自第三方數據諮詢機構艾曼數據關於這3部影片的好評率。該數據(數據來源:微博、論壇、BBS、貼吧、博客、新聞及視頻評論)反映公眾對電影的認可程度,通過全網抓取公眾對於影片的談論和提及,基於自然語言理解技術進行情感分析與觀點挖掘,對電影進行多維度、細粒度的口碑評價。

  貓眼專業影評人憑什麼“一句頂一萬句”?

  在貓眼平台,12月27日19點左右的《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據瞭解,相比豆瓣不看片就可以打分,貓眼的評分機制是必須出票以後才能打分。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貓眼將評分主體分為觀眾和專業人士,而其專業評分庫的專業人士僅有69位。

  以影片《長城》為例,參與評分的觀眾有40.1萬人,而參與評分的專業人士卻只有45人。而且這45人都是哪方面的人呢?大多來自同樣混跡在豆瓣的網絡影評人。這些人大都是超級影迷或電影研究者,閲片量不少,也有一定專業素養,喜歡在網上發表見解。一些觀眾在選擇觀影時,或許會參照他們的評論。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對作者電影、小眾電影、實驗電影、電影節電影有共同的趣味,這在客觀上造成他們的評分與觀眾評分存在很大差異。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作為觀影趣味差距巨大的兩個羣體,人數極少的專業人士和人數眾多的普通觀眾在評分上擁有同等的權重。同樣以《長城》為例,45位專業人士給《長城》打分,要與40.1萬普通觀眾的打分並列,也就是説,貓眼專業影評人具有“一句頂一萬句”的權限。

  蹊蹺的是,在貓眼專業評分的專業人士裏,一位影評人給《長城》的有效分只有2分。但27日下午,他的2分已經變成了5分,而日期顯示的打分時間還是20日。

  “電影歡迎一切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公正的批評,但批評不是‘陰謀’的狂歡,不是‘預謀’的勝利。”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表示,惡意影評是一把雙刃劍,博眼球能贏得一時的利益,但實際上卻是飲鴆止渴,大浪淘沙終將被淘汰。批評應該是基於事實,不是站隊。擺事實講道理,是電影批評起碼的起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2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日報批評豆瓣 網友:簡直説出了我們的心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