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來,庫克始終活在喬布斯的陰影之下,但恰恰相反,庫克治下的蘋果正在經歷新的巔峯
文/波波夫
科技專欄作者,互聯網行業研究員
過去一週最熱門的科技新聞無疑是蘋果新發布了iPhone X。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稱之為“自從iPhone推出以來最大的飛躍”,同時斷言“它是定義未來10年技術發展趨勢的產品”。
北京時間13日凌晨,蘋果公司發佈三款全新iPhone,4.7英寸的iPhone 8、5.5英寸的iPhone 8 Plus和5.8英寸的iPhone X。其中備受關注的iPhone X為史上最貴iPhone,最低售價8388元,頂配版本接近萬元。
iPhone X的上市正值全球智能手機的沉悶期,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雖然超過了3.4億部,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已黯然下滑1.3%。智能手機市場格局也高度穩定:三星、蘋果、華為依然分列市場前三,蘋果依然賺取了去行業八成以上的利潤。
在外界看來,庫克始終活在喬布斯的陰影之下,但恰恰相反,庫克治下的蘋果正在經歷新巔峯。
喬布斯去世的六年間,蘋果市值突破了8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僅蘋果持有的現金儲備就超過2600億美元,比排行第二、三的微軟和谷歌之和還多,更碾壓了絕大多數國家的外匯儲備規模。
蘋果公司最新發布的三款手機產品。
不過,iPhone X的發佈,股市反應平平。究其原因,首先,iPhone X採用的是全面屏技術。這一設計並非首創,此前已被小米和三星先後變為現實,並均有量產產品面世。而蘋果採用的柔性OLED屏,全球九成以上產能都掌控在三星手中,當上遊供應鏈牢牢掌握在日本、韓國與台灣地區時,蘋果的優勢便減弱了。
此外,超過1000美元的超高售價,也為iPhone X的銷量蒙上陰影。庫克2016年接受印度NDTV電視採訪時曾罕見地承認,當時的iPhone 售價有點過高了,將來會適當下調。
那麼,iPhone X的護城河究竟何在?
首先是蘋果自研主芯片 A11。這款芯片包含43 億個晶體管,採用了生物神經網絡引擎技術,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比上一代快了 25%,而全新的 GPU 也要比前代處理速度快 30%,比當下安卓陣營主流芯片整體領先一到兩年。
iPhone X則取消了正面的物理按鍵(home鍵),為全面屏手機,採用超級視網膜技術,OLED屏幕,屏幕分辨率達到2436 x 1125 像素,其一個主要特點是支持識別在內地漸成主流" href="/zh-my/complex/IHVarYkGNU.html">人臉識別,即Face ID,可以通過面部創建3D表情在iMessage中使用。
A11裏還隱藏了新一代智能手機的秘密:為移動端的人工智能和增強實現技術(AR)的大爆發做準備。
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機應用的重要表徵是交互方式的變化:過去是密碼,最近兩年是指紋識別,iPhone X則推出人臉識別技術,以Face ID取代Touch ID。
臉識別技術並非蘋果獨創,Surface Pro等高端筆記本電腦上就有應用,2015年微軟發佈的Windows Hello,就同時支持指紋識別、虹膜掃描識別和臉部識別。此前,各大公司推出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已超過90%。在美國,有教堂利用人臉識別來追蹤做禮拜的人;在英國,有零售商借此鎖定逃逸的商場扒手;今年,英國威爾士警方還利用這項技術在一個足球場外逮捕了一名嫌疑人。儘管如此,人臉識別在過去的應用場景仍只侷限於安防和刑偵。在iPhone X中率先應用,預示着智能手機在使用方式上邁出關鍵一步。蘋果軟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這樣對媒體表示,“Face ID可以看成是Touch ID的升級版……一旦iPhone X上市,消費者在拿到這款智能手機之後所有的疑慮都會消失”。
iPhone 8為5888元起售,iPhone 8 Plus 6688元起售,兩者都是9月15日預訂。iPhone X 10月27日預訂,11月3日開售,64G版本賣8388元,頂配的256GB版本則售價9688元。
不過,人臉識識仍有潛在的安全和隱私問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證實,當展示一個同性戀男士和一個異性戀男士的圖片時,算法的識別率可以達到81%,而人類卻只有61%。在那些把同性戀視作犯罪行為的國家,用軟件來推測性取向可能會引發不良後果。谷歌已經明確拒絕將人臉與身份進行匹配,擔心因此遭到濫用。
另一重要秘密是加速AR的落地。9月稍晚時候,宜家將在蘋果商店上架一款名為IKEA Place的App,用户只要通過手機攝像頭掃描房間的地板,就可在2000多種數字版本的宜家沙發、咖啡桌和扶手椅中挑選適合的傢俱,重新設計房間。
通過攝像頭把虛擬物品和現實世界疊加在手機屏幕上,AR可以創造許多全新的消費場景,如購物、遊戲社交,隨着以iPhone X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手機的上市,我們無疑將親歷又一個科技寒武紀的到來。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