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博士進中學任教 中國教育要崛起了嗎?

人大附中成立於1950年,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佈的中國高中排行榜首位。

  第740期

  【導語

  近日,人大附中的一份選聘教師的公示名單在網上引起一陣風波。公示顯示,本次共招聘16名教師,其中7名碩士,9名博士,來自北大、清華、北外、中科院,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密歇根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

  面對這一份整容強大的名單,網友反應各異。有人直呼浪費人才,是教育的悲哀;有人感慨現在名校的碩博越來越“不值錢”了;有人批評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問題;還有人認為這現象太正常了,碩博選擇中學任教是明智的選擇。

1977年12月11日,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精神抖擻邁入考場。

  碩博和以前不一樣,在中學任教真不稀奇

  眾所周知,現在的大學文憑越來越“不值錢”了。擱三十多年前,大學生還被認為是天之驕子,研究生和博士更是鳳毛麟角。但是隨着1999年以來的大學擴招,享受本科教育變得越來越容易了。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有所下降,招生規模卻未縮減。

  1977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聚集了因“文革”而中斷教育的十屆高中畢業生,當時報考人數570萬,但僅錄取了27萬人,錄取率為4.7%,也就是20多個人中只有一個能上大學;到了2015年,報考人數942萬,錄取人數700萬,錄取率達到了74.3%,每4個參加高考的學生中,3個就能上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並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肯定也是遠超過了二三十年前。

  大學生在以前絕對算得上是社會精英,但是隨着教育的普及,讀本科,甚至碩士、博士,會是一個越來越平民化的選擇。

  越來越不精英的碩士、博士,選擇一份中學教職也很正常。人大附中這樣的國內頂尖中學,招聘名校的碩博畢業生,根本稱不上新聞。

  事實上,不只是人大附中,國內很多中學在招聘和錄用教師時都是這個要求。

  北京四中招聘信息

  北京四中除了要求研究生以上,還應具有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上海市上海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上海中學要求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學歷,優秀本科生酌情考慮。(和不招本科生沒多大區別)

  天津市南開中學2015年擬聘用人員公示表

  南開中學錄用的名單中也基本是來自北大、南開、港中文等名校的碩博畢業生。

  民國中學有很多大師,“浪費”是近些年的錯覺

  2013年,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程代展發表博文稱,自己一位“最有天賦的學生”突然放棄出國攻讀博士後、繼續做科研的機會,而是和一所中學簽約,做數學老師。對學生的這個選擇,程代展表現得異常心痛。

  中小學教師在中國地位並不算高,喊了幾十年“尊師重教”,其實大多數人骨子裏並沒把教師當做一個多麼神聖的職業。所以讓很多人產生了博士當中學老師是種浪費的感覺。這種“錯覺”是這幾十年才有的,在以前,中學教師也有很高的地位,和大學老師沒有多大的區別。

  民國時期,從官方到民間都十分重視教育。張伯苓、陳嘉庚等主持或投資興建民辦學校,軍閥武人也很重視教育,比如張作霖在東北辦大學,閻錫山在山西搞義務教育,軍閥劉文輝在四川發話:“如果縣政府大樓比學校好,則把縣長就地處決!”

  1936年前的民國時期,北京一般公私中學老師月薪約一百幾十元,高初中都能教的教員,月薪則在200元以上。當時公務員一等科員月薪為100元,毛澤東在北大當圖書管理員時工資是8個大洋。外省的中小學教員,工資有的比北京高,有的比北京低,總體上來講都是屬於中上水平,生活比較寬裕。

  中學都千方百計聘良師任教,以南開中學為例,需要教師時,會向各大學發出推薦新教師的函件,收到推薦函後會派人去面談,被推薦人到校後還得經過張伯苓或教務主任的親自考察,才能決定是否約聘,試教一年後決定去留。連續五年考察後才能成為固定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南開中學招聘不一定看學歷,老舍去南開任教前僅是京師郊外北區勸學所的勸學員,范文瀾則是一名銀行的統計員。當時的南開中學名師薈萃,僅從語文教師來看,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等都在南開教過書。

  大中小學之間教師的流動很自由,許多有名的教師都在中學混過,比如魯迅、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夏丏尊等。對他們而言,在中學教書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遠沒到“屈才”、“丟人”的程度。

  不是每個高素質人才都適合當中學老師。著名數學家陳景潤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齒不清,被“停職回鄉養病”。

  在其他國家教中小學是個高級工作,碩博還不一定幹得了

  在一個重視教育的社會,中小學教職不該是“屈就”,而更該是“高攀不起”的一個職業選擇。

  美國中小學教師職業的門檻很高。一般中小學教師至少是本科文憑,並要有學士學位,如果想獲得永久教師資格證書,必須擁有碩士以上的學位,有些中小學還要求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除了這些,還必須擁有教師證書。以弗吉尼亞州為例,要取得教師執照,除了正規的地區認證的大學畢業,還要通過專業教師評估考試,其中包括數學和語文考試,並且必須通過所教科目的考試,其中小學因為是一個教師管一個班,所以各門課都要。

  德國中小學教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的收入高於一般公務員,是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曾發佈過一份《2006年美國與其他八國集團成員國教育指標比較》,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德國教師的年薪都要高過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德國的教師培訓十分嚴格,除了學歷要求,還有通過層層考試。在大學時,要先通過專業學科學習,畢業平均需要花7年,再進入專業科目學習,大約需要3年。學習結束後,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然後在中小學見習,一般是18-24個月,結束後再通過第二次國家考試。完成了以上這些,才有資格擔任中小學教師。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高度重視教育,中小學教職被稱為“聖職”,在工資上,中小學教師也高於一般公務員。在1985年的政府規定中,不同學位在中小學任職起薪都和大學差不多,甚至有些要高於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教師待遇在全國任何學校都是一樣的,城市與農村,最南與最北都沒有差別,因為經常搞輪換制,老師們沒有任何怨言。要成為中小學的公立教師,需要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並參加由自治體組織的考試,競爭異常激烈,無論是哪個地區錄取比例都超過10:1。

  以上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對於教育的重視,成為中小學教師要通過層層嚴格的選拔。在德國和日本,教師的工資和社會地位都很高,即使像美國這樣教師待遇一般的國家,門檻就擺在那裏,不是你取得了碩士或者博士學歷就可以的。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小學生在地震後重建的圖書館讀書。在日本,即便是偏僻的農村學校也會配備游泳池、音樂教室以及實驗器具齊備的實驗室、圖書館和計算機教室。

  碩博進入中學,不是教育崛起的產物

  那為什麼一個不管在以前還是在國外,都屬於正常的現象,在現在的中國卻能引起那麼大的爭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下,中學師資力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各種優質資源被名校擇取,對普通中學學生十分不公平。

  2005 年,國家教育督導團對江西、河南等6 省區督導檢查結果顯示, 六省區普遍存在着城市教師超編、農村教師缺編的現象。不少農村地區為了解決師資短缺問題,不得不聘請代課教師。2006年,東北師大的一項調研顯示,很多農村教師能力差,達不到上崗水平,22.7%的第一學歷為中師或高中以下,他們大多是通過電大、函授、自學考試等形式取得了中師及以上的文憑。

  除了城鄉之間教師資源的失衡,地區間的差距也很大,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別。不同學校間差距大,重點學校和一般學校教師資源也嚴重不均衡。各種名校的碩博畢業生搶破頭擠進人大附中這樣的學校背後,是廣大的農村、中西部地區教師資源嚴重短缺。

  高學歷人才扎堆往大城市的名校求職,並非是教育崛起,而是社會不良發展的產物。上一篇鳳凰知道中提到,在中國最厲害的歧視是制度性歧視,很多城市,在教育、就業、買房買車、社會福利等方面,對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實行了制度性的區別對待。在人大附中這樣的學校就業,除了收入穩定、退休有保證、假期長、課外補習等隱性收入高等優點,還意味着成為“本系統人”,享受連很多本地人都無法享有的特殊社會福利,教育資源,走向歧視鏈的高端。

  2013年,雲南昭通威信縣的代課教師江聲發。1996年冬,他為搶修村裏因大雪壓垮的電線,被高壓電擊成重傷,失去雙臂。為了生存,他一度流浪乞討。2003年,曾是村裏“文化人”的江聲發當起村裏小學唯一的一名教師”。

  讓精英人才去鄉村任教,需要收拾人心

  回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這個話題。

  2007年,教育部在6所直屬師範大學進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期望通過國家干預,以免費政策為切入點,從源頭上解決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教師資源,特別是優秀教師資源短缺的問題。

  但很多人選擇免費師範生並非出於對教育的熱愛,湖南師大一份調查研究發現,免費師範生大多來自農村,且家庭經濟情況大多屬於中下水平。“其中部分學生可能並非自願,而是迫於貧困壓力的無奈選擇。”然後在欠發達地區工作,他們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可能破滅,選擇免費師範生似乎成為自己家庭貧困的延續。

  2014年華中師範大學對該校153名免費師範生的一項調查顯示,38.56%的學生後悔成為免費師範生,有24.18%的學生表示自己將來會想要違約。儘管選擇違約要返還學費,支付違約金,在人事檔案上也會記錄這一“污點”。

  2011年,首屆免費師範生畢業,陝西、江蘇、雲南、安徽、江西和河北等6個省區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免費師範生僅佔首批免費師範生總數的4.1%; 在福建、山西、甘肅、貴州、青海、海南、山東、寧夏、內蒙古和廣東10省區,無一名免費師範生站上農村學校的講台。

  這説明在巨大的城鄉、地區差距面前,在教育越來越產業化的現實面前,現有手段遠不足以引導人才回到西部農村,另一方面,也説明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並不高,缺少職業認同。

  不填平城鄉教師福利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改變教育的產業化傾向,不賦予中小學教師崇高的社會地位,教師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就永遠得不到解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13 字。

轉載請註明: 鳳凰知道:博士進中學任教 中國教育要崛起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