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小區垃圾分類居民自治化管理漸入佳境
昨天,家住諸暨市鼓山新村的張阿姨在一百超市換到了價值175元的超市消費券,這是對她家半年多時間垃圾分類積分的獎勵。“每天參與‘每日一袋’獲取積分,既能賺錢,又督促了家人自覺分好垃圾,久而久之,正確實行垃圾分類在我們家已習以為常。”張阿姨説。
居民每天打開諸暨垃圾分類第三方服務企業浙江聯運的“分好啦APP”中“每日一袋”的拍照功能,在家自拍垃圾分類投放照片並上傳,然後獲取積分。“週一至週五分類準確每天獎勵40個積分,雙休日高達100個積分,100個積分相當於1元錢。”市分類辦有關負責人説,每天參與“每日一袋”,一個月僅此一項至少可以獲得1600個積分,如果再參與“分好啦APP”上其他如垃圾分類知識答題等活動,一個月下來居民可以獲得2000多個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兑換成20多元的商超消費券進行消費。
2017年7月,諸暨市開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如何提升居民參與意識和投放正確率,這是決定垃圾分類工作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諸暨市在實施全域居民“實名制”投放的基礎上,以“每日一袋”自拍垃圾分類功能為抓手,引導居民在家進行自覺正確分類。同時,為指導居民下載APP並參與“每日一袋”活動,第三方服務企業加大推廣力度,採取了巡檢員上門入户服務、社區開展分類講座、自助免費取袋功能倒逼等,活動多渠道多手段引導發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市財政落實4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保障垃圾分類積分兑換,市分類辦公開徵集了4家商超,在城區設立43個積分兑換網點,方便居民積分兑換,目前諸暨市垃圾分類工作形成了“居民自檢—積分獎勵—線下消費”的良性互動機制。如今,城區已有10.5萬户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APP下載用户達7.1萬户,月均參與“每日一袋”用户達3.4萬户。
“通過‘每日一袋’大數據,我們能及時掌握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精準有效地指導分類工作。”市分類辦有關負責人説,“每日一袋”上顯示了居民垃圾分類的好壞,第三方服務企業在動態掌握居民分類結果後,就能精準地開展“一户一策”“一網格一策”等服務,通過持續的激勵督促,促進居民養成正確的分類習慣。
從去年開始,市分類辦又把“每日一袋”大數據應用到對第三方服務企業的管理考核中,調整原來所有垃圾分類小區統一按300户配置一名巡檢員的標準,分垃圾分類A、B類小區,分別以400户、300户的標準配置巡檢員,對垃圾分類小區實行等級動態管理,既減少第三方服務企業人力成本,又可以推動垃圾分類居民自治化。
考核規定,垃圾分類A類小區由第三方服務企業自行申報,由市分類辦現場核實垃圾投放正確率達到75%以上可認定晉升,但如果在年度抽查中投放正確率累計兩次低於75%,則降級為B類小區。去年年底,首次49個小區升級為垃圾分類A類小區。6月份起,今年自行申報的42個小區中,經現場核實達標後有32個小區升級為A類小區,同時去年升級為A類小區中3個小區降級為B類小區。“降級後的小區要求重新設置巡檢人員,通過持續一段時間的人力投入,讓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重回原來的狀態。”有關負責人説。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