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B為何不升級:F-15和蘇-30MKI將更難對付,繼續買蘇-35嗎?
中國周邊F-15J和蘇-30MKI開始全面升級
【每點新防務(1098期)·6月4日】:在2019年印度空軍曾經宣佈將投入120億美元,為印度空軍現役的262架蘇-30MKI戰鬥機進行系統升級,並額外再向俄羅斯採購12架新機以填補印度因墜機造成的損失。而日本航空自衞隊也在2019年曝出會花費高達45億美元,為其現役98架F-15J戰鬥機進行升級延壽。那麼為什麼作為我國周邊軍事實力很強的兩個鄰國,都會不約而同的花費鉅額資金升級較為落後的四代機呢?而作為“加在其間”的中國,為什麼多年來也沒有將對標F-15J和蘇-30MKI的殲-11B,進行升級呢?
其實這兩國對本國的F-15J和蘇-30MKI升級延壽,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動。比如日本的F-15J,服役已經幾十年了,雖然從1981年服役之初在亞洲的天空所向披靡、威風無兩,但時至今日已經狀況百出、垂垂老矣了。更因為這些年我國空軍每年高頻次的出入其周邊空域,使得F-15J緊急升空伴飛的次數急劇增多,而有沒有時間進行保養,所以日本空自的F-15J經常被曝出飛行中掉零件、出事故,距離“空中解體”也不會差太久了。同時因為日本雖然採購了147架F-35A/B型五代機,可如果想全部替換F-15J與其他型號機隊的話,日本也是負擔不起的,所以升級延壽F-15J是最好的選擇。
而印度為蘇-30MKI升級的理由有部分與日本類似,但因為機隊遠比日本空自F-15J年輕,所以印度主要還是以提升性能為目的。要知道當初蘇-30MKI雖然首次用上了矢量噴管和大量俄羅斯當年的“黑科技”,一度讓印度自信心爆棚,以為可以憑藉蘇-30MKI來把其臨近兩個國家“按到地上摩擦”了,可之後蘇-30MKI故障頻頻,多年來除了多次出現墜機事故外,還因為各種問題導致印度空軍蘇-30MKI機隊大面積“趴窩”,別説拿來“威懾”鄰國了,就是正常升空都費勁。並且隨着我國這些年空軍多種新機型的大批量服役,蘇-30MKI就越發顯得難堪一戰了,特別是俄羅斯本就是短板的航電與雷達系統。雖然印度這幾年與俄羅斯在軍購產品質量問題上牴牾不斷,但由於蘇-30MKI只有俄羅斯有能力進行全面升級,所以印度這一次也只能咬牙繼續找俄羅斯“花錢平事”了。
但由於日本和印度兩國都需要找戰鬥機原產國進行升級,可日本與美國的關係可比印度與俄羅斯好的多,這就導致日本為F-15J升級問題向美國尋求幫助時,美國政府與波音公司都極為熱心的與之溝通,並提供了先進的AN/APG-82(V)1主動相控陣雷達與AN/ALQ-239電子戰系統,還有美軍現役最先進的AIM-120C-7型空空導彈,還會大幅提升F-15J的機體壽命與強度,使其擴展後具備攜帶大量導彈執行攔截任務的能力。而俄羅斯雖然也會為印度蘇-30MKI提供雷達、發動機、航電與彈藥方面的升級,可是因為印度多年對俄羅斯軍火質量的指責,已經破壞了俄羅斯軍火在世界上的聲譽,這一次俄羅斯肯定會藉機“報仇”,在印度身上“剮”下一層皮來!
在中國周邊兩大軍事強國都開始為本國四代機進行升級、延壽的時候,我們空軍的大量殲-11B為何沒有類似的消息傳出呢?其實相較於日本空自的F-15J和印度的蘇-30MKI都是向外國採購的情況,我國的殲-11B勝在是我們自己研製和製造的,所以即便需要升級和改進,我們都擁有遠超日本和印度的優勢,可為什麼殲-11B的改進型遲遲未能露面呢?雖然我們在去年慶祝空軍成立70週年的宣傳片中,曾經出現過一架白色雷達罩的殲-11B,外界傳説這就是換裝了殲-16同款主動相控陣雷達的殲-11B改進型。
可是這架傳説中的殲-11B改進型也就亮相了這一次,並且只有一架,至今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也沒有新的殲-11B改進型的消息流傳。而那一架白色雷達罩的殲-11B,據説除了換裝雷達外,還具備了多目標探測、跟蹤和鎖定能力,對電磁干擾的對抗能力也得到了增強,相應的也被“順便”增強了對地打擊能力。當然,在新彈藥掛載方面,新的霹靂-10紅外格鬥彈、霹靂-15遠程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也是標配,總體而言就是在保持殲-11B制空作戰優勢的前提下,利用殲-16的成熟技術為其進行了升級,並且額外賦予了殲-11B不俗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
但後來這種殲-11B改進型之所以沒能更多的露面的原因,很可能那只是一架“驗證機”而已。也就是在空軍現有的殲-11B上為其“移植”了一些殲-16的航電與雷達設備,用以測試與殲-11B原系統和機體的適應與匹配程度,有可能在進行大量試飛與測試後,如果效果符合預期,就會像美國波音一樣整出一個“升級包套件”來。這樣一來殲-11B的升級難度就會大幅降低,可能原機都無需返回沈飛,由各場站憑藉“升級包套裝”就可以在本地進行升級,這樣就能大量節約整個升級過程時間與技術風險。而這樣一來殲-11B的升級花費也將得到很好的控制,相較於採購全新的殲-11B後續升級型號,這種方式更快速、更便宜。
但採用這種“升級包套件”升級殲-11B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為了保證升級速度與便捷性,這種不用返回原廠的升級模式,肯定升級項目和幅度不會太多,而且也無法對殲-11B的機身壽命進行延長,這隻適用於為壽命不長、確定即將退役的機型採用的臨時方案。但殲-11B最早批次至今也不過十幾年,所以空軍可能還是會對殲-11B採用返廠的模式進行升級,雖然這樣花銷肯定不小,但我國用於遠海制空、對海打擊的重型戰機數量一直比較缺,所以除了為了有效對抗升級後的F-15J和蘇-30MKI,大量身處壯年的殲-11B必須也要進行升級改造。
當然改進方向肯定與上面談到的那架白色雷達罩的殲-11B一樣,但空軍恐怕會在“原機升級”和“採購新機”上有所踟躕。畢竟兩種方案花銷是天差地別的,要知道空軍在這些年一直在大量採購殲-10C、殲-16、殲-20、運-20、運-9等機型,可能每年軍費已經沒有再額外採購全新殲-11B後續改進型的考慮了。畢竟之前有網友根據沈飛殲-11D的配置預估了一下,其只比引進蘇-35S擁有不到20%的價格優勢,但沈飛目前恐怕在殲-16和殲-15改進型的生產重任之外,已經無力再量產殲-11B的改進型了——要知道沈飛還有一個FC-31“鶻鷹”正處於前途不明的階段,如果FC-31近期可以轉正,那麼不久後沈飛還要調撥生產力轉向“鶻鷹”的生產,自然更顧不上殲-11B這種“老型號”了。
所以在殲-11B後續型號售價不比蘇-35便宜多少,而沈飛產能也有限的前提下,如果空軍想要在短期內獲得可靠供給的重型制空戰鬥機,那麼只有繼續向俄羅斯提出採購蘇-35了。畢竟蘇霍伊現在只靠俄羅斯空天軍的採購,也無法使蘇-35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的,所以只要我們提出每年採購數在20架之內,蘇霍伊是有能力完成的。畢竟之前24架也是在2年內如期交付的,那還是在同時優先為俄羅斯空天軍生產自用型蘇-35的情況下,如果在俄羅斯這幾年採購高峯過去後,蘇霍伊完全有能力向我國年供應20架左右蘇-35的。而且在加大采購後,單價還是有希望再次下降的。
當然,在本着不會被“卡脖子”的前提下,蘇-35的後續採購也只是緩解沈飛產能不足與空軍急需重型制空戰機之間矛盾的臨時措施,在未來空戰以五代機為主 四代機為輔的作戰模式下,我國依舊需要大量重型制空戰機來維護遠海與西南空域安全的。所以在以多用途為主的殲-16在幾年後逐漸滿足一線部隊需求後,殲-11B的真正後續改進型肯定會出現的。而現有的殲-11B機隊也有可能在這幾年陸續進入中期升級階段,以求有足夠高的性能來與升級後的大量F-15J和蘇-30MKI繼續“糾纏”下去,以等待性能更好的殲-11B升級型的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