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鹿邑縣依託特色“種植+養殖”唱好新農業經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在人們傳統的印象裏,農民多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土裏刨食的體力勞動者。在鹿邑縣趙村鄉,胡山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農村實用型人才郭玉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依靠引進先進實用的種植、養殖技術,實現了滾雪球式的快速發展,不僅壯大了自身經濟實力,更以示範性作用向周邊農户傳播了科技意識、市場意識,帶動當地留守人員就業、增收。

千畝黃蜀葵種植基地裏,一排排整齊的自動灌溉系統正在均勻地灌溉,一行行碧綠的黃蜀葵苗迎風招展,長勢喜人。“今年6000畝地的小麥收後,正在搶種高粱、黃蜀葵。”見到郭玉華時,他正在黃蜀葵種植基地裏指導工人除草。“收完小麥立即種植黃蜀葵,因我們採取的是訂單模式,所以銷路也不成問題,今年的1000畝黃蜀葵,產值約300萬元。”郭玉華介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根據今年客户訂單,又新增流轉土地2000多畝,總面積超過8000畝,預計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

今年48歲的郭玉華很早就開始做生意,他跑過運輸,幹過羊毛加工,但都沒有太大的起色。隨着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家鄉大量撂荒的土地讓他倍加心疼,於是他下決心搞農業。土地就是‘金礦’,農業才是咱老百姓的命脈。2015年,他在家租了500多畝地,開始了他的土裏刨金的種植之路。幾年來的摸索,連年收益增長,讓郭玉華嚐到甜頭。“我計劃明年種植面積將達到1.5萬至2萬畝,在現有三個鄉鎮、一個辦事處四個種植基地的基礎上,再擴大一倍。”郭玉華信心滿滿地説,除了8000多畝的種植基地,自己還有養殖場,每年出欄成品羊近5000只,種植 養殖模式的好處就是,種植留下來的秸稈、青飼料有用途了,小麥、高粱秸稈粉碎,加工貯藏,一年四季的飼料就有了,養殖場用不完還可以賣給其他的養殖場,因咱家的秸稈飼料無添加、質量有保證,所以不愁銷路。

地還是那塊地,變的是傳統種地的理念。郭玉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採用種植 養殖模式,用養殖場的羊糞代替化肥,每畝小麥可以少用大部分肥料,種植成本每畝降低約200元。又因秸稈要回收利用,所以種植也不再使用殘留量大的農藥,因此,對減少農業產品污染,提高小麥品質都起到了促進作用。除了養殖成品羊賺錢,無公害模式下種出來的小麥比普通小麥也要貴,今年6000多畝的小麥在地裏沒到家就被客户搶購一空。

“自從進入合作社,收入也有保障了,日子越過越好!”説起自己在種植基地的工作,正在人工除草的郭俊義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郭俊義70多歲,妻子患有心臟病。在郭玉華幫助下,夫妻兩人來到合作社務工,每天有50-70元的收入,年增收20000多元,去年就實現了穩定脱貧。

趙村鄉黨委書記鮑衞介紹,以郭玉華為代表的新農業種養模式,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已經成熟,接下來我們要做好大面積推廣,特別是我們的重點扶貧村,要把種植 養殖的模式推廣到每個村,讓農民早日脱貧致富。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新型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幫助他們引進農業技術人才,全力推廣新農業種養模式,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