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13日援引日媒消息,東芝公司自曝,一批投資者針對其虛報利潤一事起訴公司,提出167億日圓(約合1.62億美元)的賠償要求。據悉,自去年7月以來,日本東芝公司被曝出現其歷史上最嚴重財務造假,涉及金額約合78億人民幣,東芝前後3任社長均涉其中。
東芝再陷財務造假投資者索賠1.62億美元
據東芝公司10月13日自曝,總部位於德國的投資顧問公司“德盛安聯資產管理”等45家在日本以外地區的機構投資者,以東芝公司財務違規問題導致股價下跌使其蒙受損失為由,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東芝賠償約16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7億元)。
日本東芝公司
在日本國內,此前已有約100名東芝股東以股價下跌蒙受損失為由,對東芝提起了集體訴訟,要求東芝和公司5名前高管支付總額約5億日元的賠款。
東芝財務造假問題於去年7月曝光,當時的第三方委員會發表了調查會計業務違規報告。報告顯示,自2008年度至2014年度的4到12月,虛報利潤總計達到1562億日元(相當於78億人民幣),相當於税前利潤的30%。東芝公司最新一起曝光的財務造假事件則顯示,累計虛報銷售收入5.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20萬元)。
去年7月,東芝前後三任社長因為造假醜聞鞠躬道歉
由於醜聞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今年7月21日,當時的社長田中久雄、副董事長佐佐木則夫及4位副社長宣佈辭職,16位董事中也將有一半人員被迫承擔責任。
東芝稱,最新一起涉及造假的子公司是開展機械設備系統安裝維護業務的“東芝EI控制系統”公司(位於福岡市)。涉事員工從2003年起就一直偽造訂貨單和驗收單,虛報了超過實際合同金額的銷售收入。據悉,該負責人在接到訂單的服務或產品的成本超過預期時,沒有與客户就追加付款進行商談,從而多次造假。
在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上一財年中,東芝虧損額達到了7191億日元。為擺脱財務醜聞的負面影響,今年4月,東芝宣佈重組戰略,包括重新安排崗位和提前退休人員在內,將在日本國內外裁減1.445萬名員工。家電、電腦以及部分半導體等部門的員工都成為裁員對象。
除了裁員,東芝還對外變賣了不符合未來發展戰略的業務和資產,旗下白色家電子公司“東芝生活方式”股份的80.1%被轉讓給中國美的集團。此外,東芝還希望能在2017年3月截止的財年中能夠扭虧為盈,並獲得預期1000億日元的利潤。
此前,韓國第五大財團樂天公司爆出貪腐醜聞
造假是因為高層內鬥?
在去年7月東芝財務曝光後,曾任東芝掌門人的西田厚聰、佐佐木則夫和田中久雄三人鞠躬照幾乎登上了各大國際媒體頭條,而這三人就是東芝巨大丑聞的罪魁禍首。
據鳳凰國際援引日媒分析,東芝醜聞很可能是因為內部鬥爭,因為前任兩代社長西田厚聰和佐佐木則夫獨斷專行且相互對立,而最近辭職的田中久雄懦弱無能。
安倍會不會也像朴槿惠一樣,國內各大財團紛紛出事,然後自己也出事了...
報告顯示,三代社長曾以“挑戰”等名義強烈要求提升公司利潤。日媒的一些採訪中也表示,佐佐木時代也向各業務部門施加改善業績的壓力,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西田不滿意佐佐木在任期間的經營業績,而佐佐木又不想被西田指責,因此佐佐木強烈要求做假賬。
田中久雄上任之初,曾被給予厚望在海外開拓市場,並接到指令帶領團隊在一年之內挽回電視機工廠持續赤字的局面。但是5月份卻曝出公告體制混亂,田中久雄在東芝存在感薄弱的問題。
此外,也有媒體分析認為,2008年時值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2011年又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東芝公司為穩住市場、股價和隊伍的信心虛報成績。更有分析指出,東芝公司有特殊的企業文化,下級對上級的命令只能不折不扣地服從,“愚忠”害慘了這家企業。
東芝公司的電子產品
日企的缺陷反思:完善企業管理以及問責制
日本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是,企業管理機制不全,進而引發企業經營的問責制度擔保的問題。不僅是東芝,包括以往奧林巴斯的財務造假以及高田的氣囊回收都存在着此類問題。
據RecordJapan網站報道,造成東芝會計醜聞的最初原因在於,過小評估了基礎設施關聯事業的工程成本,導致費用計入被推遲,東芝作為一家國際化的電機制造商,其信譽度也因此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是,造假問題發生後,東芝卻未採取任何行動,導致問題加劇發酵。
而在醜聞曝光後,各界更多指關鍵問題在於高層參與造假問題。
日本多家電子公司都被中國企業收購
在企業管理上,東芝一直採用通過選任一定數量的社外董事,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監視以及牽制,但實際並未起到任何作用。此外,年工序列制以及終生僱傭制等日本的傳統企業制度也可能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雖然日本政府提出了以政府主導的強化企業管理方針,比如用官民養老金基金增持股票保有量,讓更多的機構投資家成為股東,但是東芝造假問題卻在經歷漫長時間後才被公開。很顯然,這一政策對東芝來説只是個“畫餅”罷了。
日本國內早在2001年就掀起了一波關於企業管理的熱議,當時是美國安然能源公司造假事件,有意思的是當時的議論內容與現在並無太大差異。此次造假事件再次爆發,或許日本政府及企業有必要重新審視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