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6時50分許,當第一縷陽光灑向西昌市小廟鄉時,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直屬大隊消防員楊鋭已早早起牀。他們根據劃分好的小組最後一次檢查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班組突擊車、全地形水泵車上的裝備數量和性能,做好重點森林火險區巡查巡護前的準備。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可直屬大隊這些指戰員們不僅沒法和家人團聚,就是一個大隊、一箇中隊的戰友,也因為巡護區域、任務不同,而分散在不同鄉鎮、不同林區排查火險火患、組織戰法研訓。
不過,大家出發前圍坐在食堂一起吃抄手、水餃、湯圓和月餅那一刻,還是充滿了節日的温馨。
吃過早餐後,楊鋭他們乘坐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班組突擊車、全地形水泵車分別向冕寧縣靈山寺、石龍鎮、臘窩鎮,普格縣螺髻山等地駛去。
車輛疾馳1個多小時到了山區,從柏油路轉入崎嶇陡峭的山路、防火公路,教導員趙先忠提醒駕駛員要控制車速、謹慎駕駛。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底盤高、載重大,滿載3噸水後重心不穩,遇到彎路車體容易左右搖擺,加之新建的防火公路普遍較窄,會車時稍不注意就會相互擦掛。
但這已經讓趙先忠他們開心多了,相比防火道路開通前,他們防火巡護巡查,組織森林火災撲救很多地方根本無法乘車接近,常常到了山腳下,他們就要揹着滅火機、水泵、水囊三四十斤重的裝備徒步攀爬至任務區域,效率相當惱火。很多小火也因此錯失了打早、打小、打了的機會。
現在防火公路的修建,不僅讓他們在接近任務區域上更加便利,還讓他們在組織森林火災撲救中可以創新使用更多戰法。
趙先忠介紹,這兩年總隊在撲救森林火災中總結創新的“3車17人”戰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防火公路的建成讓他們能把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班組突擊車、全地形水泵車這些裝備開上山,才有機會探索創新出這個把全地形水泵車通過性強、班組突擊車裝載量大、快反森林消防車蓄水量足等優勢聚合的“3車17人”森林火災撲救戰法。
“3車17人”戰法在今年幾次森林火災撲救中實現了單線輸水距離超過2公里,最遠撲打距離6公里,短時間能夠控制、撲救一場森林火警火災,為總隊精兵、精裝、精準撲打森林火災提供了借鑑和引領的同時,也為他們日常防火巡查巡護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化整為零,派出數組“3車17人”作為移動森林消防站前往高火險林區移動巡護。
他們大隊這次中秋、國慶巡護採取的就是這種方式,他們每組按照森林火災撲救裝備、人員組成編組,全員全裝開進高火險區和森林草原火災多發高發區,遇有火險火患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撲救,成了大涼山深處一個個移動森林消防站。
抵達石龍鎮沿防火公路巡查的任務分隊,途經2022年4月20日發生森林火災的馬鞍村時,大家看到漫山遍野仍然橫亙着燒倒的倒木焦木,雨季的幾次強降雨把他們已經衝得東倒西歪,有的已經堆成了小山。大家找到村裏的負責人,提醒他們要把這些倒木焦木處理掉,不然沒有燃燒徹底的倒木焦木堆積在一起,再次發生森林火災時會成為難以撲打高強度火,而且清理起來也異常困難。
與此同時,分隊指揮員帶領大家重新回顧了那場火災撲救的場景,並組織分隊人員模擬那場“森林火災”以“3車17人”戰法組織滅火演練。
17人中,參加那次火災撲救的人員超過半數,他們對火場地形非常熟悉,他們在演練中邊按職責分工組織架泵鋪管、邊向其他戰友介紹火場基本情況,大家很快完成“火場”合圍。
“我們不光在老火場練新戰法,巡護到其他高火險區和火災多發高發區時也會磨合分隊協同、組織戰法研訓,切實把‘3車17人’這個移動森林消防站的防滅火功能發揮出來。”趙先忠介紹,“3車是我們快速接近火場、任務區域的工具,也是我們移動的裝備庫、消防站;17人是我一個完整的防滅火作戰單元,也是‘五臟俱全’小型消防站的基本組成部分,在3車上不去的峭壁斷崖處,是打通森林防滅火最後一公里的保證。”
前往螺髻山景區巡護的第二小分隊就面臨着這樣的情況,他們的移動森林消防站抵達黑龍潭後,再往裏走因為沒有防火公路,只能棄車重新編隊編組,偵查組定時起飛無人機對神鷹峯、蓓蕾峯、阿魯崖區域進行空中巡查,全面勘察巡邏區域地形地貌、林相植被的基礎上,從面上監控火險隱患,為巡邏組選擇巡護路線提供技術支持;3個巡邏組從車上取下裝備,徒步向上攀爬,邊排查可能存在的林火隱患,邊提醒遊客和驢友不要私自離開景區棧道攀爬,進入原始林區和冰川遺蹟,注意人身安全;機動組守在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班組突擊車、全地形水泵車旁邊,根據偵查組、巡邏組偵查排查情況枕戈待旦、伺機而動。
“每次巡護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也會視情采取不同的巡查巡護方式,大家宜分則分、宜合則合,但不管分組行動還是一同巡護,‘3車17人’之間的協同必須同頻同步。”19時許,隊伍陸續從山上回撤,看着山下冕寧城燈火璀璨,教導員趙先忠笑着遞過來一塊月餅,介紹着他們在不同區域的防火執勤的要求,“現在先墊吧墊吧,返回營區大家再吃頓熱乎的。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