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有個詞很火,叫“降維打擊”,大概意思是,用高級生物去打低級世界的生物,一打一個準。
要想跳出生活的困境,突破自己,就需要這樣的降維打擊。
如何實現降維打擊?
舉個例子,我們在打遊戲的時候,有時再怎麼出招,再怎麼加快速度也沒辦法通過難關。
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升級各種進攻武器,用高級的裝備去打裝備低級的敵人,才能順利通關。
遊戲,也是現實生活的隱喻。
當你用低維度的視角去看某個問題的時候,感覺它無法解決。
但當你站在更高的一個維度去看它,也許就變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甚至連問題本身也消失了。
就像馬車的時代,大家都在尋找更快的馬,但當汽車被髮明出來後,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思維層次的差別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差異。
因此,提升我們的思維層次,站在更高的認知維度上理解一件事情,感知周圍的變化,人生才能加速升級。
思維層次分4層
你在哪一層?
第一層:抱怨型思維
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們的錯!
當問題發生的時候,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首先會將其歸因為環境的不好。
比如:
工作不順利,是因為同事們太奇葩...
沒有晉升機會,是因為公司沒有好的晉升機制...
總之,處於現在的這個困局,是所有人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甚至是時代的問題,就不是自己的問題。
他尋找解決辦法,也都是順着“改變周圍的環境”的路徑去思考。比如頻頻跳槽,比如哀怨同事。這類人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喜歡抱怨,你跟他接觸的時候負能量滿滿。
這樣的人,對世界的理解死死地被困在了“環境”這個最底層,從而給自己帶來了諸多困難。
第二層:行動型思維
典型思考模式:我還不夠努力!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覺得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夠多才會導致問題的出現。他們是人們眼中的「行動派」、「實幹家」,他們相信,只要持續努力,事情一定會有轉機。
但是,努力了,所有問題就一定都能被解決嗎?
世界上有些事情,像“麻”。雖然亂,但是隻要你投入極大的意志力去行動,花功夫一點點地去理,總能夠理得清的,這是努力的意義。
但更多的事情,像“水”。
一盆很髒很渾的水,你花再大的力氣也不能把它洗乾淨。所以只能等,時間一長,雜質一沉澱,水自然就清了。此刻我們需要的,是捕捉水變清的那一刻的感受力。
所以,努力,的確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遠遠不是充分條件。我們還需要方向力,感受力,耐力,判斷力......也就是綜合的“能力”。
第三層:戰術型思維
典型思考模式:方法總比問題多!
理解層次處在「能力」層次的人,有着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能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進而改善效率,解決問題。
他們明白,我不應該在黑暗中獨自前行,也許我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更成熟的經驗和方法,再來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是條捷徑。
不過,處於這個理解層次的人會發現,即使有一身的技能,也會在處理一個又一個難題時陷入焦慮和迷茫。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選擇錯了問題。在着手解決問題之前,必須弄清楚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每一個選擇,都意味着人生的不同走向,一旦選擇錯了問題,優秀的「能力」和「行動力」只會讓你越走越遠。
第四層:選擇型思維
典型思考模式: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決定了我們必須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找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更重要,什麼可以忽略不管?這就是做選擇題的能力。
選擇什麼,首先基於信念,你相信什麼是對的?
其次是價值觀,你認為A和B哪個更重要?
最後是規條,也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則。
這就像是公司的規章制度,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規則。比如很多人都有的一條行為準則「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背後其實是源於兩條價值觀:「説道做到=誠信」而「誠信>一切」
規條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做出選擇,不用每次都思考、討論、互相權衡比較…
大格局的背後
是頂級的思維層次
有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意思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
你未來的人生就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格局”。
當你和別人拼手段的時候,人家已經在拼格局了。
有的人,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常常自滿自足、淺嘗輒止;有的人,思想抵達“通透層”,保持獨立的人格,擁有獨立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堅守為人處世的原則,不斷獲取新的知識,站在問題的高度來思考問題。
擁有大格局的人,在人羣中會自然散發不一樣的氣質,謙恭卻有內涵,温和卻有力量。
他們從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中提升自己思想的深度、眼界的寬度以及胸懷的廣度。
人生這盤棋局,全由格局決定。有怎樣的格局,就有怎樣的結局。覺得好看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