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當了20年兵的老戰士;
他是一名從未退休的老黨員;
他是一位心繫下一代的“五老”;
1982年轉業來到遵義後,他就紮根紅花崗這片紅色大地,即使2004年從紅花崗區委副書記崗位上退休後,他又發揮餘熱投入到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這一干又是16年。
他就是76歲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獲得者”和全國“最美五老”提名獎的紅花崗區關工委主任趙春安。
“我已經走訪了全區各鎮村、社區的中小學,對各個學校的情況大致進行了瞭解,我們可做的工作還很多。”在2004年紅花崗區關工委的一次會議上,退休不到一個月的趙春安的發言直奔主題。
從此,趙春安開始了他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關心下一代工作。
2016年的一天,趙春安到金鼎山鎮黃鐘村瞭解村關工委工作時,發現該村學校坐落在山腳下,大部分村民住在山腰上,孩子們要去學校上課只有一條路可走,且那條路也是村民們出村的必經之路。
“那路沿着河溝,我走了好幾次,來回是晴天濕鞋、雨天‘掉河’,娃娃走起很危險。”趙春安説,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上學環境,他決定為孩子們修路。
説做就做,趙春安多方聯繫,以“化緣”的方式從一家愛心企業得到200噸水泥,並與黃鐘村黨支部一起動員羣眾投勞投力,齊心協力修出一條6公里長的水泥硬化路。如今,孩子們上學路更好走,也更安全了。不僅如此,當地村民依靠這條便捷的出村路,將自養的豬、種的折耳根等農產品運出去賣,這條路也成了鄉親們的“脱貧路”。
“每到學校放長假的時候,對我來説就是‘度日如年’,看不到孩子們總感覺心裏空落落的。”一年365天,趙春安一半多時間都奔走在基層,關心學校發展、指導區鎮村三級關工委工作、組織開展紅色宣講和法治宣講進校園、監督網吧不讓未成年人上網、關心慰問困難兒童等。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趙春安走訪、關心和幫扶弱勢、特殊青少年羣體近1萬餘人次,累計籌集物資達500萬餘萬元。
“趙爺爺,我是福源,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每當逢年過節,金鼎山鎮後莊村的小福源都會給趙春安打來電話慰問,而每當收到這樣的短信和祝福,也更加堅定他投入到這份事業的承諾和執着。
時間倒回到4年前,患有惡性松果體畸胎瘤的小福源雖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但都不見好轉。鉅額的醫療費用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陷入絕望。得知這一消息的趙春安第一時間找到孩子的父母親劉小銀夫婦瞭解情況,並發動鎮關工委、村關工委籌集資金,聯繫報社報道此事。
“當時想放棄了,如果沒有趙老,小福源就沒有活下來的機會,我們更不可能看到現在活潑可愛的他。”劉小銀激動地説,在趙老的幫助下,籌集到了2萬塊錢,一位愛心人士為孩子治病提供經濟援助,有了各方面的支持,小福源經過治療後一天天好起來,現在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
“每次到學校聽到孩子們叫‘趙爺爺好’‘趙爺爺好’,我心裏就樂滋滋的。”趙春安説,關心下一代工作很有樂趣,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就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
十年如一日,在趙春安的推動下,紅花崗區237個鎮(街)、村(社區)以及中小學都成立了關工委組織,越來越多老幹部、老教師等“五老”加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來,關工委成了廣大“五老”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廣闊舞台。各級關工委通過整合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積極探索創建和完善“四點半”學校、“青少年快樂成長家園”“流動兒童快樂成長家園”“四在學校,幸福教育”“留守兒童之家”等載體,呵護着孩子們的成長。
這份情懷,這份忠誠,這份擔當,源自趙春安心中的榜樣和信仰。
“雷鋒、焦裕祿、楊善洲是我一生的榜樣。”趙春安雖年事已高,但説起心中的榜樣依然激情澎湃,心懷崇敬。“要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學習焦裕祿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和楊善洲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精神。”16年來,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趙春安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關心下一代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五老”精神在這座紅色城市熠熠生輝。紅花崗很大,430平方公里土地上有15個鎮街、40個村、75個社區和100多所中小學以及數萬學生。紅花崗又很小,每個村、社區、學校的基本情況都在趙春安的腦子裏裝着,不需要關鍵詞提醒,他也能迅速説出它們的情況。
“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現在我能堅持就堅持,我要一直幹到我幹不動的那天為止。”趙春安説,在遵義這片紅色的大地上,讓紅色基因一代一代相傳是每個紅城“五老”義不容辭的責任。(文/圖 秦波 彭慶 李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