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暴雨預報為何成世界難題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綜合

■12日,北京迎來降雨,在北京市朝陽區一路段,行人冒雨出行。 新華社 發

  12日一早,全北京都在等一場大雨的到來。頭一天,中央氣象台預報,12日京津冀地區將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然而,一上午,北京的雨只是在零散幾個地方下了點兒,而且也沒有預報中的那麼“暴”。於是,朋友圈各種調侃,有説:“暴雨,就是報道有雨,不一定能下;大雨,就是大約有雨,不一定能下。”事實真是如此嗎?暴雨究竟是怎樣預報出來的?如何做到精準無誤?預報難點在哪兒?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綜合新華社 科技日報

  強對流天氣預報像解數學方程

  “強對流天氣預報基於其形成的物理機制,這些機制非常複雜,需要基於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研判,其中空地一體的現代化觀測網絡、高分辨率數值模式預報及相關技術以及預報員豐富的一線經驗是強對流天氣預報的主要技術手段。” 中央氣象台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藍渝説。

  通俗地講,氣象預報員預報天氣時一般會採用多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將水汽、温度、動力等要素輸入,像解數學方程一樣得出數值,再根據人工經驗對其訂正,最終得出相應結論。藍渝認為,影響預報尤其要綜合考慮特殊地形、地質環境,以及城市經濟人口分佈等多方面因素,需要現代化客觀技術和預報員主觀經驗的有機結合。

  針對此次華北強降雨預報,中央氣象台正研級高工符嬌蘭介紹,延伸期時段(提前10—20天)指出,華北地區進入多雨時段,8月4日(提前8天)指出12日—13日華北等地將有一次大到暴雨天氣過程。9日—12日,不斷細化預報結論。“隨着預報技術的不斷進步,預報準確率和時效均不斷提升,目前我國24小時暴雨預警準確率可達89%。”符嬌蘭説。

  小尺度的天氣系統易成漏網之魚

  暴雨是指短時間內產生較強降雨,24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天氣現象。有時暴雨並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來得特別急和猛,綿綿細雨持續24小時也可以下成暴雨。

  目前,暴雨預報的準確率一直不高,仍是世界性難題。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瞭解到,從常規高空觀測系統上看,目前所提供的有關暴雨的觀測資料和信息主要是針對天氣尺度的,而對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統的觀測並不充分。這就好比用網捕魚,網眼太大,小尺度的天氣系統難免會成為漏網之魚。

  有人説,下一場雨,就像從天上往地上潑一盆水。預報員可以預測大致的水量,也能預測大概哪些地面會被水打濕,但水不會均勻地落在地面上,要預知地面上每個點被打濕的程度,難度很大。

  “天氣預報本身就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強對流天氣由於具有突發性、局地性等特點,且對流系統往往發展劇烈,易在短時間內造成極端災害天氣,對其準確預報是目前全世界氣象領域公認的難題。”藍渝説。

  因此,專家提醒,公眾應多關注滾動預報,即不斷更新的天氣預報。因為大氣環流形勢每天都在調整,天氣系統時刻發生着變化,所以,預報員就需要用最新觀測資料和數值模式結論製作出預報產品,再進行訂正,最終給出“在此刻更新的天氣預報”。

  釋疑

  “局地”為何成天氣預報中的高頻詞?

  在暴雨預報中,人們常常會聽到“局地”這一名詞。北京市氣象台副台長于波介紹,“局地”在天氣預報中並不是一個具體確定的地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預報的不確定性和可能達到的極端性。

  據悉,以目前的預報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預報局地強天氣可能出現的範圍,還不能提前預知其發生的準確位置。于波説,數值天氣預報本身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局地”不僅是預報文字中的高頻詞之一,也是氣象學家和預報員一直努力攻克的方向,相信隨着對“局地”天氣研究的深入和觀測預報能力的不斷提高,天氣預報中的“局地”會變得越來越具體。

  相關新聞

  京津冀“最強降雨”

  只是遲到未“爽約”

  12日一早,全北京都在“等雨”。北京市防汛辦11日就向市民發出了減少出行的提醒和倡議各單位彈性上班的通知,不少企事業單位已通知在家辦公。景區關閉、公交調整、航班取消……不少地方為應對此次強降雨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

  事實證明,相比人們的“預期”來説,一些地方的雨只是有些“遲到”,但並未“爽約”。

  記者從中央氣象台獲悉,8月12日4時至16時,京津冀大部出現較強降雨,北京、天津東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現中到大雨,北京房山和昌平局地暴雨;河北南部出現暴雨,邢台、邯鄲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12日午後,北京主要以對流性降雨為主,比較分散且持續時間短。

來源: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