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草局最新發布,近年來隨着我國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力度的加強,我國藏羚羊數量已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萬隻,增加至目前的約30萬隻,藏羚羊保護級別也從瀕危物種降級為近危物種。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佈棲息於我國新疆的阿爾金山、西藏羌塘,以及青海的曲麻河等地區,是青藏高原的基礎物種,也是青藏高原動物的典型代表。藏羚羊,是構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維持生態平衡尤為重要。
動物是自然生態的“平衡器”。 其實,不僅是藏羚羊,我國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䴉等物種數量均明顯增加。就在前不久,大熊貓被“降級”了,因為大熊貓野外種羣數量達到1800多隻,所以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其實,無論是野外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還是藏羚羊由“瀕危”降為“易危”,這些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升級”的直觀證明。
這些年來,我國多措並舉保護野生動植物,為它們營造更美好的棲居之所。一方面,我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穩步建立,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不低於陸域國土面積的25%,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覆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分佈的關鍵區域。另一方,我國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明顯提速,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納入國家各類規劃和計劃,比如,《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作為綱領性文件,指導中國中長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各項工作;2020年6月,《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發佈,對全面加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作出了安排部署。此外,從我做起,從管住嘴巴做起,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這樣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當然,大熊貓、藏羚羊等野外動物受威脅程度等級降低,並不是放鬆保護的“潛台詞”,而應是持之以恆抓保護的題中之意。正如網友所調侃的,離“人手一隻大熊貓”的夢想還很遠。因此,我們既要不斷守護野生動物的家園,持續加強棲息地的生態改善,又要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落實到實踐中,形成全社會的行為準則。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不能“降級”,還要繼續“升級”。只有更加註重對物種多樣性的保護,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時着眼於公園內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轉型,才能推動形成生態保護與經濟體制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局面。(南方網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