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戰注意!別隻盯着他倆,這裏纏鬥更重要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儘管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入主白宮的機會正在攀升,然而,即使他能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可能也將面對至少兩年的艱難執政時光:因為民主黨控制參議院大多數的可能性正在急劇減少。

經過美國大選的第二天觀戰,5日,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或將迎來1980年之後第一次新當選總統即面臨“府會分治”的局面,這意味着新總統在重要人事任命和核心爭議政策的推動上都將面臨巨大掣肘,也標誌着驢象兩黨的政治分裂已達到新高度。

11月3日,美國除舉行總統選舉外,參眾兩院也要進行改選。儘管不如總統大選那樣高潮迭起、吸引眼球,但此次國會選舉對美國政治而言也至關重要:不僅因為它對華盛頓內部權力平衡的直接和傳統影響,更因為在驢象兩黨分歧日益激化的今天,兩院的格局很可能會在接下來數年內影響美國的政治與社會走向。

截至美國時間5日凌晨,共和黨已拿下參議院48個席位,距離簡單多數51席還有3席,媒體評論認為,這“急劇縮小了民主黨控制參議院多數的可能性”。而在眾議院,民主黨目前擁有204個議席,距離簡單多數218席還有14席,但普遍認為,民主黨大概率還將保持對眾議院的控制。這意味着華盛頓或將迎來“白宮-藍;參院-紅;眾院-藍”的政治格局。

“這將意味着即使民主黨贏得總統寶座,也將面臨一個異常艱難的開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所長倪峯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總統擬任命的15個內閣部長及其各自的常務副部長都需要參院的批准,在一些負責爭議議題的官員任命上,共和黨很可能設置障礙,遲遲不予通過。尤其當總統選舉結果也面臨訴訟爭議時,這一不確定性更加急速上升。

倪峯分析認為,民主黨改變特朗普四年任內政策的意願十分強烈,尤其在税收、醫改、移民和氣候變化等領域。他預計,如拜登當選,其就職後第一個推動的重要政策變化很可能在醫改領域,以回報選戰期間對選民的承諾。此外,税收改革也很可能在短期內被提上議程。雖然推動美國國內議程的主要權力在眾議院,但參議院的話語權仍然不可小覷。他猜測,税收和醫改兩個議程將在參議院率先受到來自共和黨的強大阻力。

民主黨是否有可能通過斡旋,説服幾名温和共和黨參議員改變立場,以推動自身的重要議程?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徵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儘管拜登和哈里斯在參議院有經歷與人脈,可適當增加靈活度和雙方的交換妥協空間,然而,當下美國的黨派紛爭已經成為美國政治極化的重要部分,“只看黨派,不分對錯”,個人私交與斡旋遊説已難以解決。

事實上,這種“只看黨派”的對立已然在美國的國會中明確顯現:2個月前,在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後,特朗普和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可以在爭議中非常順暢、快速提名並確認一位新的保守派大法官進入最高法院,而民主黨參議員和該黨控制的眾議院很難從中阻攔。

“從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這幾年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其他事情都可擱置,但核准法官這類影響可達幾十年的大事必須快,這使得特朗普任內提名的法官出奇得多”,美國克里斯托弗紐波特大學助理教授孫太一這樣對《環球時報》稱,“所以,哪怕是羅姆尼這樣的共和黨温和派也不會在重要議程上倒戈,‘府會分治’將大大削弱民主黨的行動力。”

在眾議院拿下多數是否能對民主黨走出這一困局有所助益?恐怕也未必容易。倪峯認為,且不説此次民主黨在眾議院也遭到共和黨強烈反擊並失去一些議席,依照目前的局面,即使拜登拿下白宮,民主黨也是“慘勝”,而非預期中的“壓倒性勝利”。這證明特朗普所代表的力量依然非常強大。在這種局面下,民主黨也必須重新思考對特朗普時代政策調整的力度,料在各個領域調整的空間都不會太大。

“藍-紅-藍”的華盛頓權力制衡對美國的對華政策會有何影響?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對華強硬已成為當下兩黨為數不多的共識議題,無論誰控制參眾兩院,中美關係都無法改變向下的趨勢。

袁徵指出,在過去幾年中,涉疆、涉港等許多反華議案均在參眾兩院高票通過,這足夠説明問題,兩黨在對華強硬程度上也無太多分別。“但鑑於中美關係已經極其糟糕,在某些領域做些微改善,對於拜登來説還是很容易的事。未來,中美有望在公共衞生、氣候和軍控領域恢復一定合作空間。”

“中美關係無非是從‘自由落體式下墜’,變成‘緩緩下墜’”,倪峯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形容稱,由於特朗普政治遺產的影響和美國公眾對華印象的轉變,拜登對華政策的調整空間已非常狹窄,“但是,哪怕只是降低一些‘下墜’速度,對兩國來説都是好的。”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雲怡 李司坤 楊升

【來源:環球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