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教育孩子,不光要重視學習方面的培育、引導,使他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還要注意做好品行方面的鍛造。

讓孩子在擁有好成績的同時,還能擁有一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他人的關愛之心,對社會的回報之心,在人生之路上才會走得更加穩健。

曾經有一個被父母精心培養成才的女孩,學習成績十分優異。

父母對她提出的要求總是儘可能滿足,就連她上大二時想去德國留學,父母也答應了,哪怕家中經濟拮据,他們也想盡辦法湊錢實現了女兒的留學夢。

誰知女兒這一去就不怎麼和家裏聯繫,最後竟然一去不歸,18年杳無音信。

父母思念獨生女,一直在家苦盼,如今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差,卻總是看不到與女兒相見的希望。

看到老兩口可憐的樣子,相信很多網友都會發出疑問:“這個女孩到底在哪裏?她為什麼會選擇和家人斷聯呢?”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成績優異的獨生女,從小被父母寄予厚望

女孩名叫曹茜,出生於1979年,來自遼寧的一個農村家庭。

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不但疼愛她,也對她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盼着她能夠出人頭地,以後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上高中以前,曹茜從沒有讓父母為她失望過,她學習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曾獲得過單科第一名的獎狀,還參加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並進入了決賽。

這些獎狀、證書一直被父母精心保存,也讓父母感到十分驕傲。

在那時候,他們只知道孩子很優秀、很讓人省心,因為孩子忙着學習,他們和她溝通得較少。

也因為這樣,孩子有什麼樣的內心想法,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父母不得而知。

而在學校裏,曹茜雖然是好學生,卻沒有什麼朋友,總是獨來獨往,給同學留下了“清高”的印象……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一去不歸

1998年,曹茜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遼寧師範大學,專業是教育技術學。

隨着眼界的提升,曹茜對未來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上大二時,她打定主意想要出國留學,並將目標定為德國。

女兒想要遠走他鄉,父母其實是非常捨不得的,再説留學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而家中經濟條件並不寬裕。

可為了女兒能夠實現成才夢想,父母還是拿出積蓄,又找親友相借,總算湊足7萬元,讓女兒走上了出國路。

初到德國,因通話費用昂貴,曹茜和家裏聯繫得很少。從2000年到2003年,她也只給家裏寫過兩封信,父母對她在德國的學習和生活只有大概的瞭解。

只知道她曾讀過兩年語言班,又補習過一年文化課程,後來進入漢堡大學讀德語語言文學專業。

在此期間,她參加過勤工儉學,但並不順利,還被老闆剋扣過工錢;為了儘快完成學業,她曾經跨年級修習課程……

從這些散碎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曹茜在德國求學期間,非常勤奮努力;但適應異國他鄉的生活也確實很不容易,她也才只有20出頭的年紀,不難想象會吃多少苦。

在2003年初,她曾經給家裏打過兩次電話,每次通話的主要目的都是要錢,兩次加在一起有3萬多元,但家裏確實拿不出這筆錢,或許那時曹茜的心情是十分失望的,她很久沒有再與家裏聯繫,父母也為此傷透了心。

2003年底,曹茜最後一次和家裏通話,父親因為憋着一股氣,在電話裏毫不客氣地説:“我以為你死了呢!這麼長時間不給家打電話。”

父親並沒有想到,掛了電話後,女兒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從2003年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女兒竟然沒有再聯繫過他們一次,而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實在沒有辦法找到身在國外的女兒。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十餘年杳無音訊,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獨生女留學德國,十多年杳無音信”,這件事被大家知曉後,引發了強烈的關注和討論。

人們無法理解曹茜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很想知道她現在到底生活得怎樣。

很多身處德國的熱心人士也幫忙尋找,有人説曹茜曾經短暫回國數日,但卻沒有和家裏聯繫;有人説她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擔任教授,但學校資料卻查無此人;也有人説她身在漢堡,一切平安,但就是不想和父母相見……

對於人們的關心,曹茜的父母表示了真誠的感謝,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很想念孩子,只想知道“孩子現在過得好不好,能不能養活自己”。

父母的愛是那麼簡單,父親曾這樣乞求道:“(孩子)能不能給我們洗張照片,或者告訴她生活的近況,我們知道孩子到底怎麼樣也就放心了。”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一句話讓人禁不住淚濕眼眶,或許在當年的那個電話中,父親因為心中焦急,措辭生硬,傷害了孩子的感情。

但終歸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愛意是實實在在的,那種血緣之間的牽絆,哪怕遠隔萬水千山也是無法割斷的。

更何況家人之間即使發生了矛盾,也可以通過開誠佈公的溝通講個清楚,如果總是以逃避的態度、不理不睬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不但會寒了父母的心,也會讓自己的心靈背上沉重的包袱。

勸孝歌有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孝心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修養,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使他們能夠珍惜父母提供的一切,感恩父母為他們人付出的點點滴滴,而不是理所當然地索取不休。

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體貼、孝敬父母、親人,願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報答關愛,進而能夠讓他們學會照顧他人、反哺社會,成為有愛心、有善心的人,才不會出現“高學歷、低素質”的情況。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做好和孩子的溝通,要學會與孩子“共情”,瞭解他們所思所想,並要積極消除誤會、化解矛盾,才不會在彼此心中留下難以消弭的隔閡。

我是【親子育兒堂】,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老爸,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願與爸爸媽媽分享育兒、教育經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5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傾囊供她留學,她卻17年沒和父母聯繫,高學歷不一定有高素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