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志鵬 王靖程 通訊員 李思哲 聊城報道

第七個“10.17全國扶貧日”暨“2020決勝小康 脱貧攻堅看聊城”中央、省級媒體聊城行啓動。10月19日上午,媒體行採訪團走進聊城市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在這裏吃住都挺不錯,平時有護理人員照顧,家人不用被我拴着,減輕了不少經濟上的負擔,孩子們也都能安心工作學習了。”10月19日,聊城市東昌府區鄭家鎮趙家村貧困户趙佔然坐在供養中心的院裏告訴記者。

前幾年,趙佔然因在家幹農活時意外摔傷,造成脊椎骨折,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長期輪流照顧,一人失能,全家拖累。2017年,趙佔然來到佔地近30畝的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釋放了家中的勞動力,女兒舒心工作,兒子安心上學,家庭收入也隨之慢慢增加了。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一人失能,全家拖累”這一大難題的解決得益於近年來,東昌府區積極創新扶貧模式,對特困家庭中的智障、肢殘、病殘等失能人員進行集中供養,釋放因照顧失能人員而被長期“捆綁”的勞動力,於2017年3月在區愛心福利院建立東昌府區貧困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中心。截至目前,中心累計入住失能人員138人次,現入住69人,集中供養幫扶模式作為山東省十七個典型案例之一上報國務院扶貧辦,並在全國推廣。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創新模式,對失能人員開展集中供養

2016年初,東昌府區在摸底調研時發現,因病因殘致貧户數量多、佔比高。全區89.85萬人口中,持證殘疾人1.3萬,佔總人口的1.45%;3145户建檔立卡貧困户中因病致貧1824户,因殘致貧369户,因病因殘致貧户數佔比高達69.73%,其中失能人員400餘人。造成“一人失能、全家拖累”的局面。

記者瞭解到,這部分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由於無勞動能力或因家中有病殘人員需要照料護理而無法外出,對於產業扶貧、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等幫扶措施,這類特困羣體均不能參與其中,同時由於家中有病殘人員,除生活困難外,負責照料的家屬及全家都揹負了較重的精神壓力,時而久之,對身心及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針對這個問題,2017年3月,東昌府區出台《貧困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救助試行辦法》和《集中供養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由財政主導集中建設供養中心。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前期投資110餘萬元,建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共設置102個牀位,並配備醫務室、廚房、餐廳、洗浴室等;區人民醫院西院區位於該中心東側,相距不足30米,可提供查體、治療、康復等服務。

集中供養中心的建設及運行資金通過整合民政、殘聯救助、慈善捐贈資金,鼓勵社會捐款。供養中心聘用8名專業護理人員,按照社會化運作並提供報酬;鼓勵供養人員的家庭成員在中心打工;其餘的護理人員由社會義工組成。同時,發揮愛心眾籌平台的作用,針對集中供養人員舉辦公益活動和定向捐贈。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規範程序,實行動態調整

東昌府區建成失能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後,哪類人員符合入住條件?如何申請入住?入住後提供哪些服務?

明確標準。明確農村五保户、城市“三無”人員、城市低保對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户等貧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員(精神、傳染類疾病等患者不在範圍內),均可享受政府集中生活幫扶。

嚴格程序。嚴格按照自願申請→入户調查→民主評議→公開公示→審核審批五步工作程序,由區民政、殘聯、扶貧等部門與鎮村共三級把關審核。供養中心與失能人員、失能人員監護人、鎮(街道)簽訂四方協議(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後,失能人員即可入住供養中心。

動態管理。供養人員通過治療恢復自理能力的,辦理相應手續停止集中供養;供養人員的家庭通過勞動力釋放實現“脱貧摘帽”的,由其家人接回,或在供養中心有空餘牀位前提下,支付相應費用繼續集中供養;集中供養一年以上,對情況變化不符合集中供養幫扶條件且仍需在中心入住的,經審批實行有償服務。

專業照料。由區民政局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由區人民醫院西院區負責醫療診治單位,每天安排一名全科醫生值班,每週進行一次健康查體,每季度進行一次全方位查體,並建立健康檔案,健全“五分鐘急會診”機制,確保第一時間對發病人員進行緊急救治。由專業行業人員負責培訓,每名護工人員服務3到5名失能人員。配備專業心理諮詢師和健康營養師,開展心理教育和疏導,提供健康飲食。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多重效應做好“加減法文章”

失能人員在供養中心入住,減輕了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有效解決了其家庭人員的後顧之憂。沙鎮鎮孫豐村貧困户龍春煥,因腦出血導致全身癱瘓,二女兒需長期照料龍春煥無法工作,兩人長期靠微薄的低保金生活,經常蓬頭垢面,精神面貌較差。2018年7月龍春煥入住集中供養中心後,二女兒在超市找到一份促銷員的工作,月薪超過3000元。龍春煥在供養中心的專業護理下,精神面貌得到明顯改善,全家都有了繼續生活的動力。

據介紹,集中供養中心運營以來,堅持做好“加減法文章”,積極幫助釋放的勞動力實現再就業或發展產業提高家庭收入,全力引導集中供養人員科學飲食用藥,減少住院次數降低家庭支出。

經濟收入明顯提高。失能人員入住供養中心後,之前負責照顧失能人員家庭成員得以釋放,目前已基本實現務工就業,人均年可增收3萬餘元,家庭收入明顯增加。醫藥負擔明顯減輕。供養人員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極大地提升了用藥的安全性和規律性,輔助於科學飲食、按時休息、規律運動,每年住院次數大幅降低,其家庭醫藥支出以及財政支出可明顯減少。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據統計,目前入駐的集中供養人員共釋放勞動力90多人,可外出打工或發展產業項目,貧困家庭年可增收300多萬元;通過集中供養和專業服務,供養人員每年人均減少藥品和住院治療支出1.5萬元;供養人員及其家屬精神面貌明顯改善,特困家庭真正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温暖,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3 字。

轉載請註明: 擺脱“一人失能,全家拖累”老大難!探訪東昌府區集中供養中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