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18日電 題:南沙港鐵路建設者中秋不停工 守護心中別樣“圓”
作者 王堅 範彩燕
“爸爸,今年中秋您回家嗎?”電話那頭,女兒稚嫩的聲音響起。電話這端,中鐵六局南沙港項目部架子隊隊長蔡曉琨眼裏閃過一絲歉意,但瞬間又堅定起來,“寶寶,爸爸參建的鐵路要準備開通,今年中秋爸爸要和其他叔叔阿姨們一起努力,爭取把鐵路快點建起來,到時候帶你來看爸爸參建的大橋和鐵路好嗎……”
南沙港鐵路施工現場的建設者 李曉羣 攝
蔡曉琨參與建設的南沙港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建成後,將打通港口、鐵路、公路聯運的“最後一公里”,助力廣州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
掛了電話,蔡曉琨整理了一下心情,再次走向曾經無數
次來過的施工現場,指揮工人們施工大幹。一想到女兒,這個常年在鋼筋水泥裏摸爬滾打的硬漢,眼角的皺紋裏滿是笑意。雖然馬上中秋,思念女兒,但是工期緊,任務重,他必須堅守,和其他建設者一樣。
目前,項目部已經完成標段內所有主體工程,僅剩餘部分附屬結構安裝施工。眼瞅着距離通車只有不到三個月了,時間緊迫,項目部的大多數建設者和蔡曉琨一樣,選擇中秋節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奮戰不息。在他們心中,雖然不能與親人們在佳節團圓,但他們守護着一座橋、陪伴着一條鐵路,同樣是另外一種“圓”。
9月12日,天色微亮,工地早已是機器轟鳴,大型機械開足馬力、作業不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物機部副部長劉江正在對新採購的一批鋼筋進行盤點。雖然臨近中秋,但廣州的温度還是居高不下,不一會兒,劉江整個後背衣服就已經濕透了。匆匆抹了一把臉上的汗,他又埋首清點工作。
“快過中秋,就更走不開了!為了保障節日期間正常施工生產,不耽誤進度,得提前備足現場施工所需的材料。”正説着話,劉江也依然沒有停下手裏的活計,“想家是肯定想啊,但是現在每天和大家忙在一起,感覺很有成就感,家裏人也很理解和支持我,讓我更有動力去奮鬥。”
22歲的彭雨晨是今年8月新入職的畢業生,也是項目年紀最小的員工。但是一旦工作起來,他的幹勁一點不比大家少:每天和工友同事們早出晚歸,在從畢業到入職這短短的時間裏,白嫩的“書生臉”就在太陽的炙烤下染上大地的顏色。
今年中秋,即將是他在工地上過的第一個中秋,“連線視頻時,媽媽都快不認識我了。苦是苦了點,但大家都能堅持,我也可以。”每當想家的時候,彭雨晨就會抬頭看看月亮,“我覺得,工地上的月亮,和在家看到的都是一樣的圓。作為新一代的建設者,現在好好努力奮鬥,將來生活才會更加美滿。”
南沙港鐵路施工現場的建設者 李曉羣 攝
食堂的康大廚今年中秋也不準備回鄉,“大家都在堅守奮鬥,每天上工地這麼辛苦,我留在這給大夥兒做點好吃的。”康大廚爽朗地笑着,“雖然説月是故鄉明,但是心在哪兒,家就在哪兒。只要大夥兒心團結在一起,項目部也是我們第二個故鄉。”
作為康大廚的老鄉,來自湖南的張林方伸出了大拇指,“我老鄉做的湘菜很地道,有家的味道!吃着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家裏,就像是過節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值得慶幸的是,無論離家再遠,在異鄉堅守的建設者們心很近。他們在南海之畔,與故鄉親人們看到的是同一輪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