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12月11日訊(記者張維納)12月11日,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鵬表示,中國知網一共600多字的回應,沒有回答網友們最關心的話題,知網運營應更透明化。
作為一名高校教授和法律學者,張鵬教授連日來一直關注着長江日報首發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獲賠70多萬元的報道。10日晚,中國知網運營方《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針對此事作出回應。
中國知網的回應共五條,600餘字。張鵬教授認為,600餘字的回應內容沒有解答網友最關心的話題,“如何向作者支付稿費?”“知網的公益屬性如何實現?”知網沒有回答。
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鵬。
張鵬教授認為,中國知網的運營方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它不應忘記自己承擔的國家基礎知識數據庫職責,應具有傳播知識的公益屬性。
張鵬教授建議,中國知網的運營應更加透明化、公益化和公眾化,“知網的運營成本是多少?收益是多少?利潤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暴利?這些都可以向公眾説明,接受大眾的監督”。
有網友在中國知網微信公眾號推文後留言:“知網的這個案例應該只是冰山一角,主要還是國內出版主體的著作權意識不強、履職盡責不到位所致,趙教授的這起案例在國內著作權意識、義務、責任成長的道路上遲早會出現,它的出現也正好説明我們在不斷進步,希望著作權行為更加制度化、規範化,讓社會更加尊重知識,讓知識在體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努力體現對等的經濟價值。”
記者瞭解到,2018年時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劉某某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不得不先在中國知網充值50元。因餘額退款未果,劉某某將中國知網告上了法院,最終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劉某某勝訴。中國知網後改進了網站的支付頁面,增加了自定義充值。江蘇省高院後來把此案列入了2019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法官認為,最低充值金額限制這一做法存在於眾多的消費場合,該案判決對於規範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限制經營者濫用所謂“商業慣例”,防止部分經營者藉機利用其商業優勢,迫使消費者接受其不合理要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張鵬教授認為,作為論文數據庫平台,中國知網集納了學術成果,方便了大眾檢索,加快了知識傳播,催生了新的文獻研究方法,知網的作用和貢獻不言而喻。對於中國知網目前存在的問題,公眾對待知網,不應只是簡單的指責,應為中國知網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中國知網也應吸收用户的意見,將知識傳播最大化,滿足大家對知識的需求。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