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媒刊文

4月18日,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題為《烏克蘭危機之後》的署名文章。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媒刊文

秦剛在文章中指出,烏克蘭的危機令人痛心。我們必須嚴肅思考這場危機給世界帶來的改變以及危機後我們要走的道路。二戰後國際體系正承受着冷戰結束以來最沉重的壓力。百年一遇的疫情,烏克蘭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空前規模製裁,歷史性的通脹和經濟陷入衰退的前景,使國際體系“鍋爐”的壓力警報頻繁響起,需要我們共同為命運與共的世界減壓,而不是加壓。

秦剛表示,歐洲是烏克蘭危機中承壓最重之地。對歐洲穩定繁榮的預期似乎一夜逆轉,取而代之的是巨大不確定性。要扭轉這種預期,既要停火止戰,更要找到危機後歐洲長治久安的根本出路,探討構建平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新理念與新架構。

秦剛表示,烏克蘭危機下的美俄、美中關係,也走到了關鍵十字路口。所謂中方事先知情俄方對烏軍事行動以及中方向俄方提供軍事援助都是虛假信息。類似俄烏衝突的事件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之間,中國也會持今天這樣的立場。而30年後的美俄關係,卻滑向了“新冷戰”。這樣的美俄關係不符合中美俄三方任何一方的利益,是中方不願意看到的。道理很簡單,讓美俄關係更壞不會讓中美關係更好,讓中俄關系變壞也不會讓美俄關係變好。把中美關係搞砸了,對美俄關係、對世界都沒有好處。

秦剛強調,更令人憂慮的是,當危機來臨時,仍然有人對中國揮舞制裁大棒,企圖逼迫中國放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選邊站隊;有人炮製“中俄軸心論”,極其危險地曲解中俄關系,無端讓中國為烏克蘭危機負責;有人把台灣問題和烏克蘭危機聯繫起來,渲染台海衝突風險;有人不顧烏克蘭危機警示,在亞太地區製造隔閡、對立和不安全,企圖讓亞太重走歐洲的老路。這些言行對解決烏克蘭危機沒有任何好處,對穩定中美關係沒有任何好處。把中美俄、歐洲、亞太和世界“都拖下水”,對我們的子孫後代沒有任何好處。

秦剛説,對危機認知的差異,不應成為無端指責和施壓的理由,不應干擾中美為走出烏克蘭危機作出努力。他本人同美方同事保持着密切溝通。同時,中、美有理由把眼光放得更遠,就危機之外與危機之後展開務實、建設性對話、協調與合作,推動實現各方都能接受的歐洲長治久安之策,妥善解決其他全球熱點問題,與國際社會攜手預防和應對烏克蘭危機給全球經濟貿易、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帶來的嚴重衝擊,確保各國經濟民生不受影響。

(原標題: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媒刊文:需要共同為世界減壓,而不是加壓)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流程編輯:TF01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媒刊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