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僵局未破 社會衝突加劇
□ 本報記者 陳潤澤
距離2020年美國大選日已經過去兩週的時間,但大選的僵局依然沒有打破,而由此造成的社會衝突正進一步加劇。
自大選以來,支持現任總統特朗普和支持拜登的選民不斷髮生衝突,暴力事件頻發;不斷加劇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將美國引入至暗時刻;圍繞“選舉欺詐”的訴訟依然在進行,導致美國國內對政權平穩過渡的廣泛擔憂。
分歧衝突嚴重
《俄羅斯報》網站刊文指出,撕裂和兩極分化的美國社會實際上正處於一場嚴重的內部衝突邊緣。文章稱,毫無疑問,是一直為“自身不可動搖的民主基石”而驕傲的美國人把自己帶入了這種可悲的境地。
曾任特朗普總統俄羅斯事務顧問的菲奧娜希爾前不久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節目中悲傷地承認,“由於分岐,我們相互侵蝕。是我們自己造成了這種狀況,不是俄羅斯人、中國人或其他什麼人。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報道稱,美國多地示威遊行仍在繼續,某些城市出現兩名候選人支持者對峙的情況。《組約時報》説,這一波示威遊行主要圍繞大選,但也夾雜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執法的訴求。由於今年夏天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等一系列事件使社會矛盾尖鋭,因此有必要警惕各種可能導致示威走向暴力的因素。
今年以來,警察暴力執法事件頻發,引發美國民眾大規模持續抗議遊行示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多次就美國人權問題發出警告。11月9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工作組第36次會議審議美國人權狀況,110餘國代表發言,針對美國人權狀況提出批評改進建議。
與會國家普遍敦促美國改革司法部門,消除警察暴力;改變將移民兒童與其父母隔離關押的政策,保障移民權利;打擊人口販運活動;在疫情期間保障民眾健康權;儘快批准《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重返氣候變化條約《巴黎協定》。
中國、俄羅斯、古巴、伊朗、委內瑞拉、敍利亞等國要求美國立即取消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單邊制裁和禁運,停止在反恐行動中實施酷刑,停止以人權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
疫情持續惡化
在美國大選之時,新冠疫情仍在肆虐。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美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0萬例,約佔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的五分之一;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3.7萬例。從10月30日美國新冠累計確診超900萬例到11月9日超1000萬例僅用10天,增速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媒體這樣描繪,新冠病毒已經可以在美國的每一個社區找到,它沒有區分支持民主黨的藍州和支持共和黨的紅州,也沒有區分哪個區域,從小型農場到富裕郊區,從荒僻城鎮到繁華都市,都有感染病例。
《大西洋月刊》網站憂心忡忡地評論:“美國正夢遊般地進入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疫情大暴發。”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日前指出,近期美國新冠疫情急劇惡化,原因包括隨着天氣轉冷,在室內聚集活動者增多;許多人對新冠疫情產生疲勞感,即使新冠死亡患者持續增多,仍有大量民眾沒認清現實,沒有緊迫感。
珀爾曼表示,隨着新冠確診病例和住院病例飆升,美國許多老年人和其他有基礎病的羣體面臨巨大風險,可能導致死亡病例激增,這是美國疫情近期發展的新特點、新挑戰。美國需要對養老院和其他長期護理機構等再次採取“封鎖”措施,以保護易感染羣體。
“疫情發展到如此糟糕的階段,如果不採取大規模防控措施,很難看到病例增幅降下來。”珀爾曼認為,更嚴格的防控措施應包括全美範圍的“口罩令”、嚴格保持社交距離政策、高危地區部分“封閉”、對新冠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更有效追蹤等。
事實上,當前仍有許多民眾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密歇根州採訪時,參加競選集會的共和黨選民稱,“戴上口罩再過一年?這將給我們帶來什麼?讓國家破產吧!”“不用戴口罩,因為疫情數字並不像媒體説的那樣厲害”。
而另一方面,統計顯示超過90%的民主黨人經常戴口罩,參加民主黨活動的絕大多數選民也都戴口罩。
單是一個口罩問題,就在美國引發持續爭論。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曾感嘆,美國已陷入嚴重分裂,阻礙了疫情信息清晰且一致的傳遞。儘管專家一直從公共健康安全的角度給出防控建議,包括是否戴口罩,但人們卻把戴口罩當成一種政治立場,而不是公共衞生問題,“這非常不幸”。
選舉訴訟不停
據美媒近日測算,拜登在此次競選中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贏得大選。
然而,現任總統特朗普遲遲沒有承認敗選,並表示選舉還未結束。他説,在拜登反超並以微弱優勢勝出的幾個關鍵州存在選舉舞弊和違規操作,如果這些行為得到糾正,將會扭轉目前的結果,他將贏得連任。
據悉,特朗普競選團隊和共和黨人已在多個關鍵州提起多項訴訟。
白宮新聞發言人麥肯納尼9日以特朗普競選團隊顧問的身份在一個記者會上説:“這次選舉還沒有結束,遠未結束。我們才剛開始獲得準確、誠實計票結果的過程。”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9日授權聯邦檢察官在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核準之前,對有關投票違規的指控展開調查。
據美聯社報道,巴爾在發給美國聯邦檢察官的一份備忘錄中説,“如果存在明顯和顯然可信的違規指控,而且這些違規行為如若屬實,可能潛在影響個別州的聯邦選舉結果,可展開調查”。
美聯社援引司法部一名官員的話説,巴爾不是在特朗普總統、白宮或任何國會議員的要求下,發佈上述備忘錄的。
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9日也對特朗普提出法律訴訟挑戰選舉結果表示支持。他説,總統“有百分之百的權利調査有關(選舉)違規的指控,並斟酌他要採取的法律選項”。
據《紐約時報》報道稱,過去幾天,特朗普、白宮官員、國會共和黨議員以及一些右翼支持者不斷針對選舉提出各種莫須有的指控;特朗普稱選舉結果“遭盜竊”,拒絕承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勝。但全國各地的高級選舉官員在採訪和聲明中表示,儘管投票率創下紀錄,且需要兼顧各種防疫措施,但是整個選舉程序萬無一失,“取得顯著成功”。
一些法律專家也表示,這些法律挑戰不太可能會影響最終的選舉結果。
美國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院教授古舉倫指出:“拜登勝出的差距很大,即便指控所説都屬實,也不足以改變結果。”他説,目前的大多數訴訟都是圍繞計票問題,還沒有大規模選票作假的指控,而後者在美國曆史上極為少見。
美國各州需要在12月8日前解決包括重新計票和訴訟在內的選舉爭議。各州的選舉人要在12月14日投出選舉人票,確定最終的結果。
對此,美聯社評論稱,大選揭示了美國兩黨之間存在巨大分歧。美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更像是兩個國家。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