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史蹟陳列展試運營開放
雲南中路171-173號,一幢二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緊鄰天蟾逸夫舞台。90多年前,這裏以“福興”商號招牌為掩護,設立黨中央政治局機關。1928年4月至1931年4月,這個地處城市中心的紅色中樞、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期間使用時間最長的機關,見證了中國革命風雲變幻的三年,更記錄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重要歷史階段。昨天(1日),“白色恐怖下的紅色中樞”——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史蹟陳列展試運營開放。
時間倒撥回1928年春,彼時,在上海擔任黨中央會計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雲南路生黎醫院樓上的三間房,以商號為掩護,開展黨中央政治局機關相關工作。此後三年間,周恩來、鄧小平、李維漢、瞿秋白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在此工作,中央政治局很多重要會議在這裏召開,也領導了最為艱苦的革命鬥爭,比如:恢復發展黨的組織、指導根據地建設、確立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指導全國革命的開展等等。這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砥礪前行,歷經曲折,犧牲奉獻的革命鬥爭精神;也是在這裏,中國共產黨人用他們的膽識與智慧書寫了中國革命重要的一頁。
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保護利用工作正式啓動,通過置換,10户居民和2家企業搬離了原址。遵循修舊如故的原則,對舊址實施了保護性加固和還原性修繕。如今,百年舊址重展昔日風采,歷史建築風貌恢復如初,中共中央政治局秘密辦公地的歷史身影得以再現。
此次“白色恐怖下的紅色中樞”——史蹟陳列展運用沉浸式影片、歷史圖文、實景還原、情景互動等手段,圍繞腥風血雨中重回上海、革命在低潮中奮起、出生入死忠誠守護三部分內容展開。展陳充分結合舊址建築空間特點,一樓運用投影和電子屏幕打造沉浸式的觀展形式,敍事手法生動;二樓實景還原機關原貌,設置情景互動增加觀展多樣性體驗,將為參觀者呈現一個可看性、參與性較強的觀展空間。
“他們如定海神針般承載起了革命的風雲變幻。”在背景旁白聲中,一部270度沉浸式影片緩緩出現於史蹟陳列展一樓,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重温烽火歲月。在二樓,木製的辦公桌、整齊的雙人牀……不僅通過實景還原了機關原貌,還巧妙運用科技手段豐富了觀展體驗。
譬如,在解釋“秘密工作制度”環節處放置了一台多媒體顯示屏,市民遊客可與屏幕互動尋找“密報線索”。“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能夠讓人們身臨其境,感知那段歷史”,黃浦區委宣傳部宣傳科科長汪曉湧這樣介紹。
試運營期間,舊址採用團體預約參觀形式。昨天首批前來探訪的包括黨史專家、新老黨員、團員青年、駐區企業、社區志願者等。還包括曾經在此處居住的市民。年過六旬的蔣阿姨曾在這棟樓住了43年,回到曾經住過的小屋,聽着一個個歷史故事,她難掩激動。來自黃浦區報童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劉軼蕾也早早來到現場,“我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勇敢與機智,我也想成為有這樣品質的人。”帶着學生來參觀的學校大隊輔導員宋佳愛説,“十一”期間帶着學生展開紅色之旅,可以幫助他們瞭解歷史、傳承精神。
據介紹,團體參觀可通過“上海黃浦”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開放時間為10月3、5、7日上午9:00-11:00,從10月9日開始可預約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1:00,下午1:30-3:30時間段參觀。
作者:顧一瓊 佔悦
圖片:袁婧
編輯:祁駿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