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居委會多是張阿姨、李阿婆
社區工作者
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崗位
沒有光環頭銜
幹着並不起眼的工作
忙着社區的家長裏短
但在新冠疫情面前
他們不畏艱險,逆風前行
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記憶中的居委會多是張阿姨、李阿婆
家長裏短婆婆媽媽的地方
但如今社區一線的年輕幹部越來越多!
疫情期間,從一開始大量的人員排查工作,到1.3萬個住宅小區、2.47萬個村組“戰時”“封閉式管理”,到組織1.46億隻口罩的預約登記,再到30餘萬人的居家隔離,基層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堅強的堡壘作用,社區幹部成為守護城市安全的重要力量。
“洋社區”裏的青年社工
浦東花木街道的聯洋社區有外籍居民8000多,來自全世界78個國家,“嚴防境外輸入”成了社區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聯洋的居民區很多社區工作者都是年輕的80、90後,隨着社區所涉及的境外返滬居民越來越多,他們進入了數月連續高強度運轉的工作模式和節奏,不少時候實行早、中、晚“三班倒”工作制時。從晚間10點到次日早晨8點半的晚班是最辛苦的一班。當社區發起晚班號召後,年輕小夥伴紛紛站了出來。
短短几分鐘,聯洋社區“白天不懂夜的黑”通宵微信羣成立了。雖然辛苦,但一直保持着守好社區的熱情。隔離服不夠,就用雨衣湊。而雨衣又成了居委的年輕社工們手中的畫布,聯洋社區第三居民區社工尹俊偉在每個人雨衣背後畫上了小豬佩奇,每隻佩奇手裏拿的東西也不同,有的拿着星巴克,有的拿着喜茶,都是這些年輕社工們對疫情結束後生活的嚮往。
80後“定海神針”
在長寧區周家橋街道有這麼一批年輕人,當疫情來臨時,這些父母長輩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居民區黨組織的帶領下,走家串户,敲開一扇扇大門排摸來滬人員,跟隨醫務工作者一起上門勸導市民做好居家隔離。
“大年三十開始我的手機就沒有停過,整個春節我和我們的居委幹部們就一直在社區,我們要守護好社區這個陣地。”周家橋街道新天地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金曉君説。金曉君是一名85後,但在居民區工作多年的鍛鍊,讓這個年輕的書記少了一份青澀,多了一份沉穩。在這非常時期,她努力讓自己成為小區的“定海神針”,帶領團隊守護社區陣地。
新力量新方法
在北外灘街道的社區幹部中,年輕的“80後”“90後”一代人佔了近一半。就在17年前那場非典來襲時,他們當時都還是“祖國的花朵”、家裏的“寶寶”,是被保護的羣體,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發,他們走到了一線,成為居民和病毒之間的那一堵牆。
疫情期間,北外灘街道這批社區幹部已經不知道敲了多少家的鐵門,雖然有很多已經通過電話聯繫過了,但是不上門,居民們看不到居委的人,居委幹部和居民都不安心。
都説“80後”“90後”的獨生子女嬌氣,但他們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成為了最基層的逆行者,嗓子啞了、腿痠如麻、手敲破了,沒有一個居委幹部叫苦喊累,“職責所在,我們就是居民和病毒之間的那堵牆!”
為充分展示
上海新時代基層社區幹部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
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
近期,上海市民政局啓動
2020年度上海“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
宣傳推選活動
如果你的身邊也有像他們一樣的社區工作者
那就趕緊來推薦他們吧~
發現最美的你
1 推選範圍
本市居(村)黨組織成員、居(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他社區專職工作者。
2 名額設置
本次活動共推選產生“上海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10名,提名獎若干。
3 活動安排
本次上海“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宣傳推選,活動時間從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共分為宣傳動員、組織推薦、網上投票、綜合推選、發佈表彰、宣傳實踐六個階段,並將擇時舉辦上海“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宣傳推選發佈儀式,敬請關注哦!
市民朋友可在11月5日前
登錄並推薦身邊的“最美社區工作者”
進入推薦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