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成都東部新區掛牌滿一週年,大力建設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成都東部新區在建重點項目98個,總投資超過1935億元。
如此大量的項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得如何呢?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成都東部新區多個項目施工現場。
點位一:石板凳鎮社區工程一期
七分之一的人手確保文明施工
5月6日早上7點,在石板凳鎮社區工程一期,晨間例會準時召開。項目文明施工管理員田洪波一一清點今日在崗人員並安排工作,負責灑掃的、負責沖洗路面的、負責灑水車的、負責噴淋系統和霧炮機的……各個崗位一一責任到人。“昨晚下了雨,積水要先清掃乾淨!”例會結束,田洪波還強調了一句。
項目施工單位成都建工現場管理人員張洪文介紹,這樣的工作安排,從2020年12月進場施工那天開始,就明確了標準,並嚴格執行下來。
當天上午11點,記者走進項目施工現場。進入大門後,硬化的水泥路面將整個項目環繞起來,路面乾淨整潔,不時有拿着簸箕、掃把的工人在巡邏,乾淨程度比起城市社區道路也絲毫不遜色。
進門向左,項目的辦公區前綠草如茵,空地已經完成了綠化,辦公區內的車輛、人流進出有序。與辦公區相隔50多米的地方,臨時垃圾房是全封閉的樣式,外圍不見一點垃圾,也沒有一點異味。
進門向右,就是施工現場,約2萬平方米的工地上,沒有作業之處,都覆蓋着綠網;但凡有圍欄、圍擋的地方,間隔不到2米就有一個噴頭,噴出輕薄的水霧,嫋嫋如輕煙。“整個項目上還有40多台霧炮機、5台灑水車。”田洪波對工地上的降塵措施安排瞭如指掌。每天,他就在工地上來回巡邏、調度,哪裏該上霧炮機,哪裏該派出灑水車,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也時刻監督着工作的效果,“根據天氣情況,光是灑水車一項,每天會用5-10車再生水”“除了早晚灑掃,每50-100米路段就有一位工人全天候進行流動保潔作業。”
在田洪波看來,該項目能做到文明施工最大的優勢在於管理的標準化和工人的意識。“目前整個項目大約有400名工人,負責環境衞生這一塊的有60人,佔比七分之一。”田洪波特別自豪,經過4個多月的磨合,工人們已經在項目上有了歸屬感,保持工地環境整潔乾淨已經成習慣了,“即使不當班的時候,看到路上有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來!”
點位二:高河安置房工程
開滿鮮花的施工安全通道
走進石板凳街道高河安置房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平整的瀝青路面將項目的三個標段串聯起來,路面一側整齊地停着車,另一側就是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圍擋整潔乾淨,噴淋系統不間斷地工作着,就連半空中的腳手架上,也安裝着噴淋系統,不超過2米就有一個噴頭噴吐着水霧。
高河安置房項目,擺滿鮮花的員工安全通道
項目現場,員工通道兩側擺放的盆栽鮮花讓人眼前一亮。午間下班的工人們從遠處走來,來到員工通道,恍惚邁進一條公園小徑。
項目建設單位成都交投航空投資集團現場管理人員介紹,2020年入場施工的第一時間,項目施工安全通道建成後,鮮花就成了“標配”,擺滿了項目的每一處安全通道,還安排有工人精心照料,確保常年開花,“別的不説,大家上下班看到鮮花,幹勁會更足吧!”
此外,該負責人還介紹,根據項目圖紙,施工的同時,項目規劃的部分綠化用地已經完成了初步綠化,碧綠的草坪、蒼翠的樹木點綴在鋼筋混凝土的工地上,別有一番風味。
在標準之外,做出創新和創意,這是項目施工單位總結出的經驗。
高河安置房項目,工地乾淨整潔
在建工地全部納入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成都東部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成都市的統一要求,成都東部新區公共服務局監管的在建工地已經全部接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成都東部新區98個重大項目接入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智慧工地監管採用“設備+黑匣子”的方式進行。日常監管過程中,系統可通過佈置在施工現場的各類監控系統,如揚塵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運渣車監控系統、實名制監控系統等,自動採集現場各類業務數據。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系統會鎖定施工現場不文明施工等隱患,並推送提示預警信息,問題嚴重的會直接對施工企業實施信用扣分處理。
同時,系統還具備遠程調度功能,可實現施工現場與主管部門之間的視頻連線,實時全覆蓋線上查看、掌握全區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現狀及應急處置情況,並保存監管全過程錄音錄像,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高效監管體系,讓監督檢查與現場處置透明、陽光。
紅星新聞記者 劉友莉 攝影報道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