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竇賢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探索類項目經費佔比保持在60%左右,穩定支持廣大科研人員開展前沿探索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長期資助下,中國科研人員在高鐵、石墨烯纖維、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國產盾構機、免疫治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統籌資源配置,持續加大針對青年人才的項目部署力度。2022年與2018年相比,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規模分別增加4591項、230項、216項,增幅分別達到26%、58%、109%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扈永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中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肩負着支撐推動中國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使命,為全面培育中國源頭創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基礎研究的要求,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的戰略定位,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方針,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佈局基礎研究,鼓勵自由探索和原創性研究。
“今年將通過長週期、穩定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嚴格評審流程、整治評審專家被‘打招呼’等工作,不斷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充分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科技事業發展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竇賢康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瞭望》:當前科研形勢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竇賢康:中國科研形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提出了新的需求。
第一,青年科研人員數量的大幅增長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需求量增加。近兩年優秀青年科研人員數量增加很快。一是2010年以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一批海外留學歸來的人才進入高校,充實了科研人才隊伍,促進了博士生培養數量增長;二是近年來中國科技快速發展以及國際形勢變化,增強了海外留學博士生回國發展趨勢。
第二,科研範式變革帶來機遇與挑戰。人工智能+大數據推動了科研範式變革,基礎研究呈現新的發展態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方式需要及時調整,緊跟新興科研方向,及時開闢新項目支持此類研究。
當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經通過一些專項資金對這些新興領域專項跟進。下一步基金委將着力促進管理隊伍專業化,聚集科研一線優秀科學家參與基金委的管理工作;強化管理人員深入實驗室掌握科研一線變化;積極參加學術會議,掌握學術前沿動態。
《瞭望》:怎樣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佈局?
竇賢康:科學研究走在技術革新的前面,各種技術的突破往往源於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因此要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導向、“卡脖子”問題,前瞻性佈局科學研究,催動技術進步,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系統性佈局上,協調高校院所、企業合理佈局基礎研究項目、人才等要素,推動基礎研究健康發展。
第一,在基礎研究方面,鼓勵自由探索、突出原創,經營好基礎研究基本盤。升級原創探索計劃,完善對非共識、變革性創新研究的支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體系化研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多利器、重器。
第二,在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夯實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制度基礎。發揮強大專家諮詢系統優勢,瞄準未來科技前沿,提升重大科學問題凝練質量,部署前瞻性攻關任務。發揮支持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傳統優勢,推動構建交叉學科協作攻關平台,瞄準應用場景驅動的重大科技問題,組織多方力量協同解決關鍵核心技術。
第三,人才資助方面,在持續優化現有人才資助體系基礎上,探索開展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早期資助,對領軍科技人才的高強度延續資助,助力優秀人才潛心研究快速成長,培養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加大國際科研人才支持、引進力度,加快推進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有序穩妥開展國際科研資助部籌建工作。
中科大“機器化學家”準備將試管送入電化學自動測試工作站 受訪者供圖
增量資源主要用於支持青年科研人才
《瞭望》:自然科學基金是如何處理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關係的?
竇賢康:根據《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精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屬於中央財政競爭性科研經費。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是辯證統一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堅持競爭擇優原則,並在競爭擇優中實現對中國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穩定支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部分項目開放給科技界競爭獲得,目的就是給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搭建一個公平競爭的舞台。這是由基礎研究的特性決定的,基礎研究的突破點很難預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過量廣面大的資助方式,以實現對自然科學領域的全覆蓋,並且通過科研成果產出發現比較有潛力的人才,後續再對其進行更高強度穩定支持。
作為國家資助基礎研究的主渠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已成為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獲取資助的最穩定來源。具體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探索類項目經費佔比保持在60%左右,穩定支持廣大科研人員開展前沿探索。
對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過重大研究計劃等項目穩定支持優勢科研力量開展攻關。在基金的長期資助下,中國科研人員在高鐵、石墨烯纖維、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國產盾構機、免疫治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瞭望》:在支持青年人才成長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哪些舉措?
竇賢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始終把青年人才的培養擺在突出位置。
一是構建系統化的培養平台。經過多年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已形成種類眾多、功能豐富的資助體系。共有18種項目類型,形成了包括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羣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在內的覆蓋科研人員職業生涯全週期的資助鏈條。這些項目相互銜接、依次遞進,助力優秀青年科研人員成長。
二是加大針對青年人才的項目部署力度。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統籌資源配置,持續加大針對青年人才的項目部署力度。2022年與2018年相比,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規模分別增加4591項、230項、216項,增幅分別達到26%、58%、109%。
三是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持續推進項目經費管理改革,着力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目前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實行包乾制,取消預算編制,不再區分直接和間接費用,允許科研人員在規定範圍內自主決定使用,賦予其更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目前已惠及科研人員4.6萬餘名,涉及經費207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增量資源主要用於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更前瞻地支持一些年輕人從事基礎研究,對一些特別優秀的青年科學家,給予長週期支持。進一步強化青年人才培養平台建設,將資助端口前移,設立對優秀本科生、博士生的資助項目。只要有好的科研想法、能夠進行獨立科研就可以申請。及早選拔富有創新潛力的優秀人才,為打造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奠定堅實基礎。
《瞭望》:“傑青”基金項目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什麼?如何激發高水平科研人員持續創新動力?
竇賢康:對於獲得“傑青”基金項目的科研人員來説,在項目結題後一方面可以申請創新研究羣體、基礎科學中心等人才項目,沿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人才資助鏈條繼續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申請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面向科學前沿和支撐國家需求的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產出創新成果。
黨中央提出要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差異化評價和長週期支持機制。針對“傑青”,我們正在構思一項改革舉措,就是在“傑青”基金項目結題後,擇優遴選一部分極富創新能力和潛力的優秀人才給予第二個5年週期的滾動支持,資助結束後再選拔出其中最具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給予第三個5年週期的支持,通過選拔的“傑青”最高可獲得15年的穩定支持。
鼓勵原創探索項目
《瞭望》:如何做好對原創探索項目的支持?
竇賢康:加強基礎研究,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方針,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
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原創探索項目有兩個特點:一是非共識,越是原創性科研就越容易出現非共識;二是失敗率很高。據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有利於支持原創思想的創新管理機制。例如我們深入推進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支持那些按照常規遴選機制難以獲得資助的具有非共識、顛覆性、高風險等特徵的原創項目。同時,持續完善和創新評審管理機制,做好資助項目跟蹤管理和結題評估,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對後續有望獲得突破性原創成果的項目進行延續資助。
目前通過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遴選機制脱穎而出的成果不斷出現。2021年資助的有機微晶光腔中光自旋霍爾效應項目曾4次以其他項目類型提出申請,多數評審專家雖然認可其原創性和科學性,但對其可行性持懷疑態度,因此在常規評審機制下難以進入會議評審這一關鍵環節。在原創探索計劃項目評審中,相關科學部充分發揮項目主任的專業研判能力,推薦這一非共識項目進入會議評審,獲得多數會議評審專家認可,最終獲得資助。目前該項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美國化學學會志》等國際期刊。
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已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其他類型項目的有益補充。三年來,部分獲資助原創項目已初步取得原創成果並公開發表,其中8篇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