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全球滯脹將加劇美國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白波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季度論壇(2022年中期)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表示,當前出現的前所未有的全球滯脹將對資本主義體系帶來重創,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則大於挑戰。中國將迎來崛起的新機遇,要抓住機遇做好自己的事情。
劉元春
價格上漲將推動中國經濟升級
劉元春指出,這一輪全球滯脹表面上由俄烏衝突和疫情衝擊所導致,實際上在2008年後就出現了相關信號。全球高債務、高槓杆、低利率狀況已持續多年。“全球滯脹是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發生重大扭曲和重大資源錯配帶來的一輪新危機的出現。”
劉元春説,滯脹標誌着發達資本主義特別是歐美體系將進一步受到重創。他指出,美國經濟很可能硬着陸。今年年初至今,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指數已下滑20%,導致美國資產財富縮水接近20萬億美元,這只是“剛剛開始”。歐洲通貨膨脹已超過8%,歐元區在2008年後出現的歐債危機很可能再現。
對中國而言,劉元春認為,全球滯脹雖然會帶來很多衝擊,但也會全面釋放中國的供給能力,為中國結構性轉型提供全面契機。例如本輪石油價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雖然對中國PPI衝擊很大,但對CPI沒有明顯影響,成本被生產者消化。劉元春表示,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過去20年快速提升的供給能力緩解了目前的成本壓力。
“全球通脹上揚不僅體現在大宗商品,而且體現在汽車、耐用品和一些製造品上揚。這種情況對中國將是有利的。”劉元春判斷,中國的出口價格指數將快速上揚。“去年到今年,歐美CPI上揚導致對中國的採購需求上揚,使中國出口價格上揚,貿易條件在近期得到很好改善,大量的規模性製造供給能力得到釋放。”
劉元春指出,能源價格和基礎產品價格提升將大大促進中國新能源戰略和新型戰略產業體系全面崛起,推動中國經濟全面升級,幫助中國成為世界新能源、新經濟的中心。他認為,過去10年中國在新能源、新技術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基本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非化石能源生產領域的世界第一,進一步夯實了製造業的地位。滯脹所帶來的需求方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帶來很大的轉型動力,是機遇大於挑戰的“雙刃劍”。
滯脹將使美國加劇對中國依賴
劉元春指出,全球滯脹也將對美國進行供應鏈佈局、進行對沖中國擴張的佈局產生嚴重的成本阻礙。“拜登政府已經公開表態,將取消對中國徵收的關税。布林肯在對華政策演講中也認為與中國進行脱鈎是不現實的。美國生活生產成本上揚,將使對中國供應、中國製造的依賴加劇,也將構成美國試圖將一些產業轉移回國內的對沖力量。”
劉元春認為,中國要從戰略層面對本輪全球滯脹進行重新審視。首先要重新審視中國龐大的生產潛能,使之有效轉換成供應能力。其次不必過度刺激歐美,而應該以靜制動,等待歐美因滯脹和俄烏衝突進一步惡化局面的出現。第三,要對新能源戰略進一步佈局,進一步搶佔戰略性高點。第四,要出台企業成本控制政策,對沖成本上揚帶來的壓力。
劉元春特別提到,中國應該汲取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長波低谷下沒有抓住時代契機的教訓。他表示,20世紀70年代的幾輪石油危機直接讓美國加劇衰落,同一時期蘇聯則達到了高點。劉元春説,中國必須以我為主進行全面改革,真正打通國內大循環的堵點斷點。特別是對傳統產業園區,要對向高技術、新技術進行簡單延伸的戰略佈局進行全面審視和再定位。
“全球滯脹帶給中國的挑戰小於機遇。全球滯脹是資本主義體系出現危機、不可持續的一個嚴重信號。因此,全球滯脹在大變局中給了中國進一步破局的機會。中國必須重新審視產業政策,充分發揮大市場、大製造、低成本的優勢,同時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在新能源、新技術上的前期佈局方面實現加速性、超級時段的趕超。”劉元春説。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季度論壇(2022年中期)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論壇上發佈了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2年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