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封面新聞記者11月27日從交通運輸部瞭解到,11年來,三峽工程航運效益顯著發揮,幹線航道條件持續改善,過閘船舶標準化率達到90%,過閘船舶平均噸位由11年前的1780噸提高到4582噸,年過閘貨運量由11年前的6089萬噸提高到1.46億噸。
在長江中下游枯水期到來前,10月28日14時,三峽大壩上游面水位達到高程175米,標誌着三峽水庫連續11年成功實現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11月27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蓄水期間,交通運輸部精心組織,密切配合,長江航運保持了安全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及時通報水情信息。方便沿江航運、港口企業合理安排生產計劃,服務航運需求。
二是強化蓄水期間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工作。加強重點船舶和重點水域現場監管,積極組織疏散汛末因大流量積壓的待閘船舶,強化三峽壩區水域客渡船舶安全檢查。
三是組織做好蓄水期航道維護管理。根據蓄水進程及時調整航標,確保標誌正常,燈光明亮。提前派遣疏浚船舶在重點水域進行駐守維護。
四是強化三峽-葛洲壩樞紐通航運行管理。
五是強化現場服務。建設了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基本服務涵蓋了船員日常生活、學習和健康所需。
這是位於三峽庫區的巫山縣,蓄水175米後,江面變得開闊。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