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5日電(劉丹憶)十年前,當達拉隨着父母離開敍利亞阿勒頗時,她只有15個月大。如今,已經10歲的她對於自己的家鄉,幾乎一無所知。她説想返回家鄉,因為爸爸媽媽曾告訴她“敍利亞很美”。
但即使有一天達拉的夢想能成真,她所看到的敍利亞,將與父母記憶中的大相徑庭。截至2021年3月15日,敍利亞衝突爆發已經十年,似乎很難再有什麼東西,能讓人回憶起它寧靜的曾經。每一處殘垣斷壁,每一段顛沛流離,都在講述着戰爭“後遺症”帶來的創傷。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1年3月10日,敍利亞伊德利卜省西北部馬雷特米斯林鎮郊區的一個金屬廢料場上,一個小男孩趴在廢棄彈殼上。
【戰火中蒙塵的“天堂之城”】
阿拉伯諺語有云“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這個世界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曾經既洋溢着現代化的時尚,又保留了歷史的韻味。
然而,這顆中東“明珠”,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裏,卻因戰火蒙塵。
2011年1月,“阿拉伯之春”蔓延至敍利亞境內,反政府示威活動在3月升級,並逐步演變為武裝衝突。
自此,連綿戰火持續多年,讓“天堂之城”傷痕累累。在市中心區的林蔭大道上,不再是散步的市民,而是身着迷彩服的民兵,把守着堆滿沙袋的檢查站。
而位於大馬士革東北部沙漠的古城帕爾米拉,曾經的美名是“敍利亞沙漠的新娘”。往昔,屹立的神廟、氣派的凱旋門、高聳的石柱、精緻的雕刻在金色陽光的渲染下,演繹着這片土地悠久而深刻的過往,令人神往。
資料圖:兩幅分別拍攝於2014年3月和2016年3月的照片顯示出帕爾米拉古城今昔對比。
但這些見證歷史興衰、經歷風雨蠶食的遺蹟,最終受難於戰爭,在紛亂戰火中化為一片廢墟。
家園被毀,敍利亞每一個家庭都難免被波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敍利亞有超過半數的孩子,“沒見過一天的和平”。
死亡的陰影無處不在。2016年,一枚導彈擊中了女子哈姆的家,她同時失去了丈夫、兒子和孫女。“我不想回憶……戰爭太殘酷了”,她説。這樣的悲劇總在敍利亞上演,十年危機中,數十萬人喪生,數百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付出生命代價的離鄉之路】
為躲避紛飛的戰火,敍利亞人民遠走他鄉,等待他們的,是異國土地上語言、文化、社會矛盾等種種鴻溝,將他們阻隔在新家園之外。失去生活來源,更讓他們的日子舉步維艱。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3月,敍利亞遭襲,一名婦女抱着孩子在廢墟上狂奔。
阿馬爾?哈吉帶着家人在2013年離開敍利亞。如今,他和妻子以及五個孩子住在約旦首都安曼郊外簡陋的地下室裏。“為了生存,我做了各種各樣的工作。” 現在他在一家服裝店上班,每月掙不到260美元,“我的收入幾乎維持不到月底。”
聯合國難民署2020年12月發佈的報告顯示,經歷十年危機的敍利亞難民,構成了全球數量最為龐大的難民羣體,總人數達660萬。而敍利亞的鄰國土耳其則是全球接收難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收容了360萬難民。
歐洲是很多敍利亞難民的“首選目的地”。2015年,湧入歐洲的難民數量出現爆炸性增長,超過100萬人,由此爆發難民危機。隨後的社會動盪、政治民粹化、恐怖襲擊等一系列問題,至今影響歐洲。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6月4日,土耳其桑尼烏法,敍利亞難民聚集在土敍邊境等待進入土耳其。
嚴格的邊境管控未能阻止難民們的腳步,為了生存,他們不惜冒險,甚至以付出生命為代價。2015年9月,一名3歲的敍利亞男童小艾蘭在偷渡途中溺亡,伏屍海灘的照片,讓全世界流下了心疼的眼淚。
小艾蘭的父親説,他們的船遇到大浪,船長游泳逃離,“我試圖抓住孩子和妻子,但是已經沒有希望。他們一個接一個死去。”
敍利亞難民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依靠國際社會的大力援助,還需要敍國內和平談判和政治進程的重啓。而在未來重建過程中,其也將成為一道敏感而複雜的“傷口”。
【多方博弈的角鬥場】
多年來,敍利亞不斷捲入大國博弈的漩渦之中,成為多方較量的“角鬥場”。
2012年以後,敍利亞內戰白熱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亂坐大。2014年,美國領導“國際聯軍”,以打擊“伊斯蘭國”為由介入敍局勢,並在4年後,聯合英法空襲敍利亞,炮製出一場“化武危機”。
另一方面,應敍利亞政府請求,2015年9月,俄軍入駐敍利亞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幫助敍政府軍打擊敍境內極端分子。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4月14日,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民眾在街頭髮起示威遊行,抗議美國聯合英法空襲大馬士革。
美俄在敍問題上頻頻“鬧翻”,軍事上,俄羅斯幫助敍政府軍從武裝分子手中收復大片土地;美國則支持敍庫爾德武裝,在敍東部打擊“伊斯蘭國”。
圍繞庫爾德武裝,土耳其與美同為北約盟友,但也齟齬不斷。土耳其將敍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視為恐怖組織,並於2019年10月出兵敍利亞,對庫爾德武裝展開軍事行動。
此外,以色列指責伊朗“在敍擴展軍事力量”,不斷對敍進行空襲。最頻繁的時候,僅在一週之內空襲次數就會多達2至3次。伊朗則指控以色列的舉動是蓄意“挑釁”。
十年艱苦征戰,敍利亞政府目前掌控了全國大部分國土,僅存的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被侷限在伊德利卜一隅。
2021年2月,上任一個多月的美國拜登政府,又對在敍的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發動空襲。這片土地上,硝煙還未散去,明暗中,刀光劍影仍在上演。
【制裁下的艱難前行】
敍國內目前已由持續戰爭向政治重建過渡,敍利亞問題的解決,也由軍事熱戰轉入以政治和談為主的階段。
敍國內局勢日趨明朗,給一些人帶來希望。數十萬敍利亞人冒着巨大的挑戰和危險——如被武器污染的土地和被破壞的基礎設施,試圖重新開始正常生活,重建家園。
資料圖:位於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近郊的雅爾穆克難民營展開清理工作,大型推土機和卡車開進廢墟堆裏清理瓦礫。
但美國的制裁,與其曾多次投射到這個國家的武力干涉陰影一樣,讓敍利亞陷入更嚴重的經濟社會危機。事實上,敍利亞問題,一開始就是美國幕後操控、製造的。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十年前,一些國家受到西方挑唆,想參與或介入敍利亞問題;也有國家為免遭“阿拉伯之春”的波及,選擇“站隊”美國。
十年後,一些阿拉伯國家對敍利亞問題有了重新認識,開始尋求改善與敍利亞的關係。
這一進程遭到美國阻礙。2021年3月9日,也就是幾天前,阿聯酋外長阿卜杜拉表示,美國對敍利亞的制裁,正“阻礙敍利亞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
美國為何如此對待敍利亞?李偉建分析,敍利亞實際是美國與俄羅斯、伊朗博弈交鋒中的“籌碼”。此外,美國也想以此在敍戰後安排、政治進程等問題上,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
而在這一切背後,枕着炮火入睡,含着眼淚離開家鄉的平民,成為遭受最多苦難的羣體。
對於敍利亞目前的形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這個國家需要更多人道主義援助,在物資運輸方面,他呼籲為敍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世界糧食計劃署中東和北非區域局局長弗萊舍説:“十年過去了,所有人都感到疲憊了……但是我們絕不能忘記,無論這些敍利亞人是在自己的國家還是在鄰國,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脆弱的人羣之一。如果他們遭到遺忘,就意味着有生命會消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