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服務團:從象牙塔走向泥土地
對於去不去西藏掛職,第19批赴藏博士服務團團長江祥林曾有過不小的“思想包袱”:怕自己沒有太多的高海拔公路建設管理經驗,加之患腦梗的父親尚需照顧,大女兒即將高考,小女兒才1歲多。
但擺在他面前的“誘惑”也很大: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區域,越需要高級技術人才,也越能鍛鍊自己的意志,找到檢驗自身能力的“試金石”。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卸下包袱,儘可能安頓好家事,出發了。此後在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掛職副廳長的一年裏,他圍繞如何解決當地交通技術難題,提交了6份關於規範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調研報告,修訂了3個交通運輸管理辦法,推動交通運輸部行業重點實驗室成功申請與落地……掛職期滿後,他又繼續留任,從掛職幹部變成了在藏幹部。
從1999年至今,“博士服務團”作為中組部、團中央支持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培養鍛鍊青年人才的重要項目,已先後選派20批3816名成員參加服務鍛鍊,其中,到西藏、新疆、青海等民族地區服務的博士佔相當大的比例。在江祥林看來,加入博士服務團到邊疆鍛鍊,既讓其走出象牙塔、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基層實踐的“大熔爐”裏得到淬鍊;也作為一個“橋樑紐帶 ”,為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重點項目的第一線引入資源,解決了當地一些實實在在的發展難題。
“掛職不是去鍍金”
“掛職不是去鍍金,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干預、多聽多做少説”,是江祥林給自己定下的掛職工作原則。在對全區的交通運輸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調查後,他發現,相比內地省份,西藏沒有高速鐵路,公路等級總體偏低、公路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不高、公路交通應急保障能力不足、交通運輸建設與服務人才匱乏。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江祥林選擇的切入點是一條“卡脖子”的路段。
位於西藏昌都市的國道317線珠角拉山段公路修建於1958年,曾因技術標準低,缺乏防護設施,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事故頻發,是國道317線的“卡脖子”路段。
江祥林深入現場調研項目建設進展,指導參建單位注重各施工點的隱患排查、加強對隧道導洞剩餘工程斷層破碎帶的施工管理、加快推進棄渣場及施工現場環保恢復工作。去年9月26日,珠角拉山隧道及接線工程通車,有效破除了類烏齊、丁青兩縣的交通瓶頸,方便了國道沿線羣眾出行。
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入手,往往是掛職博士的普遍選擇。
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掛職黨組成員、局長助理後,北京理工大學博士陳杰浩主抓全區數字政府建設。那時,恰逢召開數字廣西建設大會,盛會之下,他看到了當地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但對比發達城市,廣西既面臨人才、科技、資金不足,又缺乏符合當地發展道路的頂層設計”。
緊接着,廣西全面實施數字廣西戰略,根據安排,陳杰浩牽頭為當地打造數字政務一體化平台。他和團隊成員採取“統分”“統建”“分建”並舉的建設和部署模式,為該區13個市佈設了可自主選擇使用的一體化平台,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目前,該區各政務系統和一體化平台總體打通率已達84.9%,極大地提升了當地的行政審批效率。
在陳杰浩看來,數字廣西建設,要用全球的眼光去看待和破局,納入全球數據發展的大視野、大趨勢中。為了給廣西數字化建設再加把力,同時深耕專業領域,今年6月他一年掛職期滿後,選擇了繼續留任。
當初來掛職時,陳杰浩給自己定下兩個目標:一是帶着先進地區的發展理念和專業眼光,為廣西的發展貢獻才能;二是到西部錘鍊自我,特別是提升自己的行政和組織協調等能力。如今,對他而言,“這一年多時間,我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很多基層問題光靠現場解決是幹不過來的”
“人家都是從高海拔地區往低的地方走,你怎麼還往高原走?”當在西藏一年掛職期滿,多傑東智向妻子表示“想再幹一年”的時候,妻子曾這樣反問他。
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這位西北民族大學藏族教授作為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西藏日喀則市委辦公室副秘書長,負責地方誌編寫和檔案管理工作。
對於這份有點“冷門”的工作,多傑東智卻熱情滿滿。
兩年裏,他和同事跑遍了當地18個縣區,深入調研基層地方誌撰寫、古藏文文獻發掘與保護、地方檔案管理等工作。多傑東智發現,日喀則是西藏重要的宗教文化聚集地,但各縣區地方誌工作隊伍力量薄弱、材料收集困難,許多正規的少數民族歷史檔案及宗教文化資料急需搶救保護。
“散落的經書掛片”,曾讓他痛惜不已。
2016年5月調研薩迦寺佛經庫時,他看到一些經書掛片未能被妥善保管。經考證,那是早於11世紀、有古藏文特點的經書。經詢問得知,工作人員以為經書已殘破,於是沒有足夠重視。
此後,多傑東智和同事對當地不少寺廟的歷史藏書及文獻進行了普查、登記和整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遺憾。”他回憶説。
2016年底,多傑東智原本即將結束赴藏掛職工作,為了讓遺憾再少一些,他主動申請延期。掛職第二年,他整理了日喀則檔案館館藏的18萬卷藏文歷史文獻等,還主持修改補充了《日喀則地區志》(2001-2011年)和《日喀則年鑑》(2016年)的相關內容。
作為博士服務團成員在日喀則掛職的那段日子,多傑東智越發認識到,“很多基層問題光靠現場解決是幹不過來的,需要從制度層面加強指導”。為此,他根據國家政策並結合當地實際,起草了《西藏日喀則市“十三五”時期檔案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推動當地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在邊疆留下暖心故事
2017年12月底,同樣來自西北民族大學的藺國珍接過多傑東智的接力棒,作為第18批博士服務團成員,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畜牧獸醫局掛職鍛鍊。
“一年看似很長,但在充實而緊張的工作中就感覺很短。”藺國珍向記者回憶,第一個月,他參加了畜牧獸醫局與環保、食藥監部門成立的專項審查組,走訪近30家重點畜禽屠宰場;當年4月,他帶隊到鄉(鎮)獸醫站、養殖小區(場)實地調研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動物疫苗管理等工作;同年6月,他又開展了對塔城地區草原獎補資金髮放情況督導核查和網上登記工作……
針對塔城地區畜牧業系統存在人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他在大量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重大動物疫病春季防控等工作督查調研報告》《塔城地區布病防控調研報告》等3份材料,提出了塔城地區畜牧業發展的合理化建議。
那一年,塔城地區的脱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扶貧也是藺國珍的一項重點工作。他生於農民家庭,對農村有天然的親近感。在塔城,他通過參加當地常態化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和“訪惠聚”結親住户主題活動,與當地老鄉結成了“親戚”,特別是瞭解了他們對當地畜牧業發展最新最真實的想法。
其間,藺國珍還記錄下了一個個暖心的故事:2018年2月,他去額敏縣二道橋鄉薩爾巴斯村,與“結對親戚”共同參觀了大型養殖場,還舉辦了座談會、茶話會、送春聯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融情活動。同年4月、6月和8月,3次去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結對親戚”阿爾達克·加那提家,藺國珍給“親戚”炒菜、做手擀麪,還教“親戚”學習漢字和書法,“親戚”帶上他一起放牧,教他學騎馬。
“一年的掛職工作是我難忘的記憶。”雖然已離開塔城,但藺國珍依然時常關注那裏的畜牧業發展和鄉村問題。他感慨地説,與以往在實驗室、教室、圖書館的工作不同,掛職服務更多的是走向泥土地,解決實際問題,對他來説既是挑戰,也是很好的鍛鍊,“艱苦邊遠地區的掛職經歷,增強了我對社會真實運行狀況的認知,提升了科學決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