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係未來何去何從,取決於印度的誠意

李紅梅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6月16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就6月15日晚中印邊防人員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的衝突發表聲明,“印軍違背承諾,兩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6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王毅表示,“我們要求印方對此展開徹底調查,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這次激烈衝突是印度邊防軍冒險主義行為的結果,印方卻“倒打一耙”,在輿論上將自身塑造為“受害者”形象。本輪衝突之所以迅速成為輿論熱點,主要源於這是中印自1975年在藏南地區發生衝突以來,45年裏兩國因邊界問題首次出現人員傷亡的一次衝突。

這次衝突是雙方一個多月以來邊界摩擦持續發酵的結果。5月5日,印度邊防部隊在該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構工設障,妄圖單方面改變管控現狀,雙方衝突隨即拉開帷幕並呈升級態勢。為緩和緊張局勢,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進行密切溝通,6月6日,兩軍在摩爾多邊境地區舉行了“軍長級會談”,達成了“要共同努力去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的共識。在兩軍同意繼續協商的情況下,印度卻出爾反爾導致15號的衝突升級。説這次衝突是印邊防部隊的一次意外,不如説是印度長期以來在中印邊界奉行投機主義策略的必然結果。

過去幾十年,印度在中印邊界小動作不斷,向實控線中方一側推行“前進”、“蠶食”政策,通過模糊實控線,達到單邊改變邊界現狀的目的。莫迪上台以來,印度更是加快了在實控線印方一側大規模修建基礎設施的步伐。特別是洞朗對峙以後,印度“吸取了教訓”通過加速與美國的防務技術合作,來彌補印方在邊界上的技術“短板”,其中印美正在談判中的促進地理空間情報共享的《基礎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就具有很強的指向性。

中國從維護中印關係友好的大局出發,長期以來對印度在邊界的投機主義行為採取了比較剋制的態度,目的在於通過戰略示善向印方傳達中方希望和平共處、談判解決糾紛的誠意,但這並沒有換來印度的互惠行為,卻使印度逐漸形成了對中國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一種錯誤知覺,即認為這是中國的“示弱”、中方可無限容忍印方的投機主義行為,印度的這種對華知覺傾向反過來又鼓勵了印方“得寸進尺”,助長其擴張主義行為。

在國際關係中,根據政治心理學家羅伯特·傑維斯的觀點,一國可以通過語言和行為信號向他國投射自己的預想形象。不過一旦該國實施欺騙行為,違反信號採取行動,將嚴重損害其信號聲譽,弱化未來信號接收國對該國的信任。儘管中印建立了邊界特別代表會晤、邊防部隊會晤等系列機制以加強溝通協調,避免戰略誤判,然而印度長期的信號欺騙行為只會為中國塑造一個印度“不可信任”的形象,深化雙方信任赤字。為應對印度的擴張主義行為,對中國需要選擇“以實力求和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印關係未來何去何從,取決於印度的誠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