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刊文點評美國“發揚民主”:是一種自相殘殺的誘惑,而不在乎傷害
【環球網報道】“發揚民主:一種自相殘殺的誘惑,而不在乎傷害”,美國媒體“nybjournal”近日以此為題刊發評論文章。
文章從拜登競選之初的承諾講起。
文章稱,拜登競選美國總統時承諾了一項宏偉而雄心勃勃的計劃,即在2021年召開一場全球民主峯會。屆時,“志同道合的領導人可以討論如何從內部強化自身體系,並保護其免受腐敗、選舉安全、虛假信息、專制模式等威脅的影響。”
文章聲稱,拜登當時承諾:這場峯會“的目的是公開表明立場,反對唐納德·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興起的威權主義和民粹主義浪潮,(這)有可能淹沒西方的政治價值觀。”
拜登的承諾兑現了嗎?
文章稱,現在來看,這場峯會似乎是指5月10日至11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一場會議。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會議既不是由白宮召開的,也不在所謂的“民主聖地”——美國舉行。
文章介紹稱,這場峯會被承包給一個小型且不出名的民間組織——“民主聯盟”來執行,舉行峯會的地點則定在哥本哈根。
“如果這是拜登承諾的全球民主峯會,許多人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拜登承諾的規模與那次全球峯會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現實是寒酸且差勁的。”文章稱。
文章接着介紹了現今的情況。文章提到,拜登召集的這次峯會似乎只會有一位真總統和一位假總統報名參加,分別是斯洛伐克總統蘇珊娜·恰普託娃及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其餘與會人員分別是來自白俄羅斯及香港的“街頭戰士”。這場峯會的規模甚至無法與1998年由時任美國副總統的阿爾·戈爾召集舉行的反腐敗論壇相提並論,當時有來自84個國家的約1000人蔘加。
“這一尖鋭而痛苦的差異表明美國的影響力大幅萎縮。”此外,峯會的主題也不再受關注。這似乎不符合當今世界的首要政治議題——主要是新冠疫苗接種和經濟復甦。“美國的自我道德優越感及其對全球體系傲慢統治的舊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文章隨後提到了一個現實: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美國在世界各地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發揚民主。然而,它遇到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根據一些機構所做的調查,自2006年以來,全世界的所謂“自由民主”國家一直在衰落或嚴重衰退。
文章評論稱,不足為奇的是,拜登關於民主峯會的想法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在後特朗普時代作為全球民主和人權領袖所發揮作用的極大擔憂。許多政治分析人士不確定美國是否仍有能力制定路線,並將其強加於其他國家。
文章再次以此次峯會為例,證明上述觀點。
文章稱,通過將峯會外包給民主聯盟,拜登正在將設置議程和決定邀請名單的權力,甚至是美國的全球領導權,移交給民主聯盟創始人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他曾擔任北約秘書長和丹麥首相。
然而,文章稱,拉斯穆森政治生涯的成就並沒有讓人們相信他有能力擔任這樣一個“道德權威”和“全球領導者”。他曾因盲目相信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的可疑情報而遭到強烈質疑和批評。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現在他還將“虛假信息”設置為這場峯會的議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拜登的説法,這次峯會將“把世界上的民主國家聚集在一起”以加強民主體制,制定一項共同議程以應對共同價值觀的威脅。
毫不奇怪的是,文章同時提到,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敍利亞、也門和巴林等中東國家悉數缺席。他們遭受過“阿拉伯之春”的蹂躪,經歷了全面動亂,前領導人下台,國內嚴重分裂和鬥爭。然而,他們卻被剝奪了“民主”的地位和身份。而這些國家恰巧是那些傳統上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國家。可那又怎麼樣呢?
在西方國家的所謂“指引”下,經過十年的過渡,這些阿拉伯國家的民主政權遠遠不能滿足當地人民的願望,包括經濟繁榮和人權。在所有那些遭受衝擊的阿拉伯國家中,有超過140萬人死亡。利比亞、敍利亞和也門是“阿拉伯之春”最悲慘的受害國,它們絕望了……
文章結尾寫道,正如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長羅伯特·戴利所説的: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是確保美國在安全領域不會有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如果他們看起來穩操勝券,無論其信仰如何,我們都必須阻止他們,即使這意味着把他們推回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