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格來源 | 于格的格子鋪(ID: yg_gezipu)
1
你自卑過嗎?
我自卑過。矮個頭,小眼睛,普通的相貌,貧窮的家境,這些都讓我自卑。
自卑心理在上大學時到達巔峯,那時,我是宿舍中唯一沒有手機的人,我還發現身邊的很多同學都能言善辯、多才多藝,我手裏唯一握着的優點是過去十二年自認為的“學習好”,但這也很快被秒得連渣都不剩。
所以,多年之後我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兼心理諮詢師時,每次有來自農村的孩子,向我訴説他們在這個新環境看着那些光鮮靚麗、優秀奪目的同學感到自卑,我會在一旁用力地點頭表示共情,嗯,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2
那麼,我是怎麼擺脱自卑的呢?
我當時分在一個極其牛叉的宿舍,這裏的“牛叉”指的是,除了我,其他舍友都很牛叉——聰明,漂亮,優秀,幹練,還有着那麼一兩項挺吸引眼球的才藝。
而我,啥都沒有。但在一個嶄新的人生起點上,誰都會有一點蠢蠢欲動,想要去打拼和爭取什麼。所以我努力向我牛叉的舍友看齊,跟隨着她們亦步亦趨地參與了很多競選活動,然後接二連三遭遇了許多失敗。
其實,我能理解自己的失敗。我前十八年的生活很簡單,最為首要的關鍵詞只有一個“學習”,而我那些城市出身的舍友,有着良好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的眼界見識,有着遠勝於我的閲歷積累和心態上的從容。
所幸,任何努力都不算晚,失敗過許多次之後,我總算在學生會謀了一個職位,自此進一步昇華了“折騰不止奮鬥不息”的大學生活。
我像個懵懵懂懂的“小白”,在很多個領域從零開始,藉着自卑心理帶來的不甘,慢慢地摸索、嘗試、出錯,再去不斷地糾正錯誤。有一天,在圖書館遇到一位並不相熟的同學,她看着我忙碌的樣子説,沒想到你還挺厲害的。那時我才恍然發覺,從最開始的一無所知,我已經有了一份沉澱和資歷。
在對抗自卑的過程中,我成長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3
回首大學時代的自卑心理,我有幾個感慨。
第一,自信不是憑空而來,自卑也不會憑空消失。
自信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個標籤,而是隨着經驗和閲歷積累的信念,對自我擅長什麼和不擅長什麼的清晰定位。當我們覺得內裏的自己一無所有時,自信又從何談起呢?
所以,自信的提升和自卑的消彌同時需要一個前提——一點一滴地嘗試和沉澱,在經驗和閲歷中不斷提升自己。
第二,自卑心理是變相的自我激勵。
阿德勒在其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中寫道,自卑感並非只有壞處,它亦可促使人去改變自身的處境。
所以,在理性應對的前提下,自卑心理可以化作對個人對成長和卓越的追求,可以引導我們攻克某些軟肋和缺點,可以讓我們衝破重重荊棘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三,也許,自卑的不止你一個。
曾有一個遠房表妹向我傾訴她的自卑心理。與我不同,她漂亮,人緣好,家境優渥,特長鋼琴十級。我脱口而出,你這條件還自卑?表妹笑着説,我知道自己擁有一些外在的優勢,可我覺得這不算什麼,反倒是我看見身邊的很多同學,也許家境不如我,卻擁有一些很過人的特質,而那些東西,我身上都沒有。
表妹的話讓我陷入了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能卸下自己所有的防備和偽裝,也許你會發現,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只是程度的差別而已。
第四,即便在低谷時期,也請學着肯定自己。
沒有誰是十全十美,也沒有誰是一無是處。即便處在低谷期,自卑心理佔據了上風,也請學着找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肯定和激勵自己。
別把“優點”想象得名貴奢華、高不可攀,非得是“萬人之上”的標籤才是拿的出手的優點。真正的優點,往往藴藏於平淡的真實中,也許是一種善於傾聽的體貼,也許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心性,也許是一種虛心向學的態度,這些統統是值得珍惜和認可的優點。
4
課堂上給學生們講到自卑心理時,我喜歡做一個課堂活動——我的十五個優點。
請在白紙上,寫下你認為自己擁有的十五個優點。
首先,關於“優點”的界定,並非只有卓越逼人或者高大上的特質才能稱之為優點,愛笑、善於烹飪、個性温和、勤奮踏實等都是優點。
其次,優點個數可以多於十五個,但絕不能少於十五個,鼓勵多多益善。
我給學生做過許多更加熱鬧的活動,但最愛的卻是這一個,沒有之一。我喜歡他們面帶微笑或者微皺眉頭,絞盡腦汁,想着法兒變着花樣地誇自己。
我很想告訴這些孩子,每個人一生中會遇見很多讚美,有的讚美只是人際關係中的敷衍和應付,有的讚美披着華美的外衣卻只是為了控制你的行為,有的讚美是鼓勵你像老黃牛一樣賣力工作,真誠純粹且毫無雜念的讚美少之又少。
並且,我們要經歷很多以後才會明白,一萬句別人的認可,比不上一句自我認可。
我也知道,在應對自卑心理的歷程中,不會僅僅因為你寫下了自己的十五個優點,自卑心理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閲歷的積累和經驗的習得才是無可替代的過程。可我希望每一個內心自卑的孩子,都能看到自己身上原本就有的光芒,都能學着自我認可和自我肯定,都能用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卑,用閲歷和磨礪給自我帶來真正的成長。
那麼,少年,你能找到自己的十五個優點嗎?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原創:于格責任編輯:一隻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