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英國曾殖民全球,也搞定過愛爾蘭,但日不落帝國沒落的那天,也失去了愛爾蘭。
愛爾蘭在1800年時被英國吞併,而此時的英國也是最鼎盛的時候,在英國一戰後已經不再是全球霸主時,愛爾蘭宣佈獨立。因此,英國搞定過愛爾蘭,但只是這麼久以來,卻沒有同化愛爾蘭。題目問的,“搞定”跟“同化”想來是一個意思吧。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所以,我們需要理解為什麼幾百年以來英國都沒有搞定過愛爾蘭,而這個原因歸根結底的答案就是宗教矛盾和種族衝突,英國一直以來都沒把愛爾蘭當成自己人,他們只是一羣被壓榨的農民。
愛爾蘭大饑荒時期的被剝奪
十九世紀初,愛爾蘭大饑荒爆發,那時候的人只能靠馬鈴薯維持基本的温飽,而超過一半的家庭住着連窗户都沒有的泥巴小屋內,家裏唯一能才稱為傢俱的就是煮飯的鍋。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正是英國幾個世紀的殖民,所以與其説挨愛爾蘭是英國的領土,不如説是英國最早的一個殖民地。
從12世紀英國征服愛爾蘭以來,大量的英格蘭和蘇格蘭人在愛爾蘭東北部的埃爾斯特省安家落户,至於愛爾蘭中南部,他們毫無興趣,但對佔領那裏的土地倒是熱情萬分。經過英國人長期的沒收、掠奪和購買,到1755年時,屬於愛爾蘭人自己領土的面積不到5?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這麼少的土地根本養不活愛爾蘭人,但他們卻無法像英國那些失去土地的農名一樣去城市工作,因為愛爾蘭當時的工業所剩無幾。
在經歷工業革命後,有了先進的技術支撐,不列顛島上的產品哪怕是跨越重洋也可以物美價廉,而愛爾蘭本地的工廠和手工業卻沒有任何優勢,只有北部阿爾斯特省的紡織業因為原料產地的優勢得到了一點發展。而中南部地區則完全成為了英國產品的傾銷地,本地產業蕩然無存,無法去城裏工作的農民最後的選擇只能是成為英國地主的佃農。
佃農的日子過的很艱難,主要還是他們需要繳納80?上的高昂地租,交完租後剩下的糧食不足以養家餬口。在吃飯困難的時候,糧食就是頭等大事,當時的愛爾蘭男人想要結婚,就必須擁有一個快足以養活全家的土地,對於那時候收入低微的愛爾蘭人實在是太苦難了,也導致他們普遍晚婚晚育。
而這種改變是在大規模種植馬鈴薯後,馬鈴薯的高產量和容易種植,也讓愛爾蘭人只需要原先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土地就足以養活全家,結婚的門檻降低了,結婚年齡也提前。被馬鈴薯養活的愛爾蘭人口迅速增長,在1712年是僅有279萬人,而在1841年後,人口數量暴增三倍,達到817萬人。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與人口暴漲相對應的就是被剝削後極端的貧困。據統計,在1835年,愛爾蘭的農業產值為3600萬英鎊,留在農民手中的僅僅六分之一,剩下的3000萬都成為了地主的地租、政府的税收、教會的什一税和商人利潤。那時候的愛爾蘭就是一座建立在馬鈴薯基地上的危樓,大家都靠馬鈴薯產量來生存,但出現馬鈴薯危機時,災難就真的來了。
真菌帶來的危機:死去的馬鈴薯和愛爾蘭人
從1845年開始,愛爾蘭人的災難開始降臨,馬鈴薯晚疫席捲了整個歐洲,田裏的馬鈴薯大片發黑死去,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就是以馬鈴薯為食的愛爾蘭,因為他們除了馬鈴薯就沒有的別的食物可以選擇。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這種讓馬鈴薯發黑死去的真菌一直在愛爾蘭徘徊。
然而,這只是噩夢的開始。1846年,愛爾蘭全境的馬鈴薯幾乎絕收,這一次英國沒有任何的靠譜賑災措施。因為英國人認為自由市場可以解決這種問題,他們覺得只要開放糧食貿易,商人就會把糧食運送到短缺的地方,愛爾蘭的問題就會解決,政府也就不需要去購買糧食援助愛爾蘭。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但他們卻忘記了,貧窮的愛爾蘭根本沒有錢來購買那些商人的糧食,那些商人也知道愛爾蘭的經濟情況,因此那些載着小麥、燕麥和家畜的船隻並沒有開向愛爾蘭。讓情況更為糟糕的是,由於馬鈴薯晚疫席捲了整個歐洲,全歐都出現了糧食短缺的情況,雖然別的國家因為穀物多樣化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饑荒,但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出口了。
為了確實糧食供給,英國只能緊急批准從美國進口玉米,但這些玉米只要第二年春天才能到達,可是家中無糧的愛爾蘭人已經等不起了。英國人的面子與愛爾蘭人的憤怒
面對愛爾蘭的問題,英國政府沒有有效的措施,倒是位於歐亞交界處的奧斯曼的蘇丹邁吉德一世對愛爾蘭的慘狀比較同情,於是提出個人捐款一萬英鎊用來賑災。不過英國人卻並不領情,原因就是維多利亞女王僅僅只捐了二千英鎊,如果一個外國君王捐了一萬,這讓女王的臉往哪裏擱?
為了女王的面子,邁吉德一世只能捐了一千英鎊,但這點錢沒什麼作用,他又在未受災的奧斯曼帝國籌集了幾艘船的糧食從去愛爾蘭。但這個舉動還是讓英國臉上無光,他們派遣海軍攔截了奧斯曼的運糧船,最後還是有一兩艘運糧船突破海軍封鎖抵達愛爾蘭,但這對幾百萬人口的愛爾蘭饑民來説,無疑是杯水車薪。此外,讓人感動的是,美國一個印第安部族—巧克陶族還向愛爾蘭災民捐贈了710美元,相比於英國,這不得不讓人心寒。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然而,英國的民眾不但沒有幫助愛爾蘭人,反而還嘲笑到:“既然土豆絕收了,為什麼不吃小麥和燕麥?”這是典型的飽漢不知餓漢飢。
英國政府不但沒有解決愛爾蘭饑荒,反而在此期間還從愛爾蘭“吸取養分”。《大饑荒:愛爾蘭1845年-1849年》一書中寫道:“無可爭辯的事實證明,在大批愛爾蘭人被餓死期間,大量的食物從愛爾蘭被運往英格蘭。”
利物浦大學克里斯延.金厄利也表示,在整個愛爾蘭大饑荒期間,愛爾蘭出口的牛犢、家畜、鹹豬肉和火腿反而每日增多,這些食物在武裝押運下,從饑荒最嚴重的愛爾蘭各地裝船運往英格蘭。貧窮的愛爾蘭人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能夠救命的糧食被運走,而他們沒錢購買,只能坐以待斃。
19世紀的愛爾蘭詩人珍.王爾德在愛爾蘭《國家報》上寫詩控訴英國當局:“你們播種下了什麼?屍體正在等待復仇....蒼白的母親,為什麼哭泣?我們的孩子比我們先昏倒,我們無法給他們麪包吃。”許多歷史學家表示,沒有一件事比這更能激起愛爾蘭人的憤怒,愛爾蘭和英格蘭由此開始深深結怨。
1848年7月29日,主張停止出口食物和關閉港口的“青年愛爾蘭”運動在蒂珀雷裏郡發起反抗英國統治的起義,後來這場起義被英國鎮壓,但這也開啓了愛爾蘭人爭取獨立的信念。面對沒有糧食、英國政府無動於衷的情況下,愛爾蘭人與其坐以待斃,半道而死,還不如逃亡美國或澳大利亞,遠離這片猶如地獄般的家園。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這場可怕的大饑荒一直持續到了1851年才得以緩解,而此時的愛爾蘭人口從1841年的817萬下降到了655萬,整整減少了162萬人。按照人口普查委員會的計算,如果按正常的增長率,到1851年時,愛爾蘭的人口應該超過900萬人。
可是直到一百七十年後的如今,愛爾蘭島上的居民也不過600萬人,仍然還未恢復到饑荒前的數量。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雖然飢餓已經離開了愛爾蘭,但饑荒的陰影和對英國的仇恨卻從未離開,在經歷了幾年的生死線上掙扎後,愛爾蘭人徹底爆發了對英國的仇恨。他們認識到雖然這場讓上百萬人死去的慘劇,原因是馬鈴薯晚疫病菌,但根源主要是來自英國人長期殖民統治造成的極度貧困。
在面對大饑荒的愛爾蘭人時,英國不但沒有施以援助反而繼續剝削愛爾蘭人民,他們給愛爾蘭人的仇恨加上了沉重的籌碼。自此,愛爾蘭獨立運動愈演愈烈,直到1949年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徹底退出了英聯邦。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所以,面對英國政府的殘酷的剝削以及無情的統治,愛爾蘭憑什麼會被英國搞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何英國一直搞不定愛爾蘭殖民者的殘酷在愛爾蘭土地上暴露無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