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中國在衞生和農業領域擁有很大優勢 對發展中國家有幫助

比爾·蓋茨:中國在衞生和農業領域擁有很大優勢 對發展中國家有幫助

(圖為比爾·蓋茨接受中國媒體視頻採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報道

2015年9月25日,全球193位領導人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正式通過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又稱全球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取得三大進展:消除極端貧困、戰勝不平等與不公正、遏制氣候變化。

但這一計劃進展卻並不順利。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9月13日發佈的第六份年度《目標守衞者報告》顯示,目前距離2030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過半,但幾乎所有關鍵指標都無法如期完成。

“目標守衞者”行動由蓋茨基金會發起,旨在推動全球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具體來看,今年的報告名為《全球目標的未來》(The Future of Progress),由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弗蘭奇·蓋茨共同撰寫。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俄烏衝突、也門衝突、持續的氣候危機和糧食危機以及宏觀經濟壓力之下,2030年實現全球目標挑戰重重。

另一方面,雖然全球目標的進展因當前的多重危機遭遇挫折,但報告仍然保持樂觀,強調在加快終結貧困、對抗不平等以及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等方面存在機會。

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弗蘭奇·蓋茨呼籲採用創新的方法實現性別平等和糧食安全,他們提到了全球在扭轉艾滋病蔓延趨勢上取得的長足進步:2020年艾滋病相關死亡人數較2000年減少近60%。這一事實有力地印證,當全世界為長遠解決方案和創新方法加大投入時,一些根深蒂固的難題是可以被解決的。

“我相信我們仍能在本世紀30年代內實現(全球目標)。”近日,比爾·蓋茨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稱,“我相信,只要有創新,即使是再困難的事情——比如根除瘧疾,都非常有希望實現。我認為未來20年就會有相應工具,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在氣候創新方面,我也看到很多很棒的創意,我們接下來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推廣和應用。”

“儘管從短期來看,新冠疫情、金融週期和地區衝突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和挑戰,但(對於世界的未來)我依然樂觀。”他説。

加大投入應對氣候變化

2022年,罕見的極端熱浪席捲了北半球,地球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面對愈發嚴峻的氣候問題,比爾·蓋茨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氣温上升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導致室外工作更加艱難,洪澇和旱災更加頻繁。隨着未來氣温進一步上升,這些情況將更加嚴重。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全球氣温也要到2050年才能趨於穩定,這意味着未來27年氣温還將持續上升,氣候將變得更加惡劣。而實現這一最理想情況的前提是:世界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這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

氣候變化也讓糧食危機愈演愈烈。俄烏衝突已經對全球糧食供應鏈造成了嚴重衝擊,氣候變化更是“雪上加霜”,特別是在非洲。

“我們必須加大氣候適應方面的投入,大幅提高種子研發預算,理想情況是每年投入20億美元。只有這樣,小農户才有可能將產量提高到足以抵禦更加惡劣氣候的水平。”比爾·蓋茨對記者表示,非洲的農作物不像發達國家一樣受益於科技的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改良作物,其中包括對於非洲來説重要的那些作物。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達到淨零排放之前,必須大量投入,幫助非洲適應氣候變化。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比爾·蓋茨表示,農業市場的部分領域湧現了大量創新,例如中國的水稻、巴西的大豆和美國的玉米。大規模的種子市場需求會促進科技發展,從而進一步改良種子。

比爾·蓋茨還告訴記者,在農業領域,如何減少牲畜的温室氣體排放也是個重要問題。“我們是否改變動物的飼料,給它們打疫苗,或者採用完全不同的肉類生產方式,例如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這些利用植物蛋白或其他公司利用肌肉細胞生產蛋白質的方式,這些情況都還不確定。我們需要探索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地消除這類温室氣體排放。”

加強全球合作應對糧食危機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中斷了從歐洲到非洲的糧食流通,在另外一個大陸引發了一場新的人道主義危機。非洲有14個國家從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一半左右的小麥。

為什麼一場發生在東歐的危機能使6000英里以外的數百萬人陷入飢餓?比爾·蓋茨表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普遍提高,農民的收成在增加,但各地的產量增長速度並不相同。在中國和巴西等地,農民收成大幅提高,但老撾和柬埔寨等很多東南亞國家的生產力則落後於全球平均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產量增長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增長都要慢,還遠達不到養活國內人口的水平。

而當一個地區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養活自己的人民時,唯一的辦法就是進口糧食,為此非洲每年支出約230億美元。

比爾·蓋茨強調,僅靠人道主義援助無法解決飢餓問題,“各國應該慷慨解囊,防止人們陷入飢餓。但也應該看到,這樣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提供更多的糧食援助,而是確保最終沒有援助的必要。”

未來如何解決飢餓問題?比爾·蓋茨認為,農業領域的人工智能或許至關重要,必須對農業研發加大投入。比爾·蓋茨舉例説明了通過種植“氣候智能型”作物和利用人工智能軟件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非洲和印度的小農户得以提高生產力,並讓農作物免遭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

另一方面,全球合作也至關重要。比爾·蓋茨介紹,蓋茨基金會所從事的大部分工作,包括種子改良、低成本疫苗的推廣以及新疫苗和新藥研發,都是為了減少疾病和死亡,並且縮小貧困國家在這方面的差距。不論中美之間還是其他國家,其實這些領域的合作對各方都是有明確益處的。“例如,當研發出一款新藥或者一項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科技時,我們不應該關心它是在哪個國家發明的,而是應該將它推廣到全世界。”

未來中國將在全球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比爾·蓋茨表示,中國在衞生和農業等領域都擁有很大的優勢,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很有幫助。中國的農業組織方式不是資本密集型的,因此可以將相關的經驗分享給非洲農户,幫助他們瞭解最佳生產實踐,其中存在巨大的機遇。中國的農業科技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在育種領域,科研機構和私營部門也有很多機會,擁有很多育種技術。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幫助西非改善水稻體系。在蓋茨基金會的資助下,中國的一些水稻品種已成功納入西非的農業體系,使每公頃產量提升超過30%。不論是在醫療衞生還是農業發展領域,基金會與中國的合作都大有可為。” 比爾·蓋茨稱。

“當前的很多項目則更多地藉助與中國夥伴的合作,將中國創新的方式方法推廣到貧困國家,尤其是非洲。”他指出,“我所指的創新不僅限於實驗室,還包括交付系統的創新,例如教育和培訓農户,幫助農户獲得貸款,用於購買肥料等。”

性別平等可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很多國家常常忽略的是,性別平等對於解決各種危機也至關重要,可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預期終身收入相差172.3萬億美元,是全球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

未來實現性別平等任重道遠。梅琳達·弗蘭奇·蓋茨在報告中表示,全球至少要到2108年才能實現性別平等,比我們所期望的晚了三代人。

更糟糕的是,新冠疫情這樣的全球性衝擊對女性的生計造成了不成比例的破壞,女性受到的影響更大。世界對性別平等的關注還不夠,採取的行動也是治標不治本。

梅琳達·弗蘭奇·蓋茨認為:“無論是性別平等,還是良好健康、優質教育、消除貧困等一系列全球目標,女性的權力可以成為它們的共同驅動力。”

當女性真正擁有權力、能夠掌控自己的金錢和身體時,所有人都會受益。女性能使變革的力量加倍釋放。大量的研究表明,當女性能夠控制自己的金錢時,她們的自我意識會發生改變,周圍人的期望也會隨之改變。她們的孩子更有可能上學,家人會更健康,她們的家庭收入會增加,全球經濟也會因此增長。

為了提高女性在家庭和社區中的權力,梅琳達·弗蘭奇·蓋茨指出了兩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通過擴大數字金融工具的覆蓋,建立經濟韌性。世界銀行發現,從政府獲得移動支付的人更有可能利用儲蓄或貸款等其他金融服務。女性可以用智能手機和移動賬户等數字工具獲取新的經濟機會,例如取得貸款來啓動或擴大生意、獲取有關新產品的知識,以及建立本地和全球市場的連接。

二是建設強大的家庭照護基礎設施,使女性能夠在家庭之外獲得收入。大規模建設兒童照護基礎設施不僅對女性獨立自主甚至家庭生活保障至關重要,對各國經濟來説也是明智之舉。蓋茨基金會數據夥伴弗瑞姆(Fraym)在肯尼亞、尼日利亞和南非開展了大規模、全國性的調查,發現如果政府有更好的兒童照護政策和資金支持,那麼將有近1500萬名女性能夠進入或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76 字。

轉載請註明: 比爾·蓋茨:中國在衞生和農業領域擁有很大優勢 對發展中國家有幫助 - 楠木軒